学院概览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学院。2001年四川大学进行院系及专业调整后,组建了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既保持了学院的传统学科优势,同时又突出了理工结合及新兴交叉学科的特。学院现下设材料科学、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等4个教学系,设有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等5个专业教学实验室,拥有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及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校级研究所、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20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0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23名。设有本科专业5个,已培养本科生1000余名,目前在校本科学生近800名;有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工程硕士招收领域2个,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余名,目前有硕士生、博士生100余名。近10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近百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项目以及一大批省部级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获国家发明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研
究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达200多篇次,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学院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也日益频繁。
当前,全院师生正齐心协力,积极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研究所、中心
太阳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成立于2001年10月。主要从事新型太阳能薄膜电池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即从事该研究,先后研究过非晶硅、二硫族化合物薄膜材料,现正从事二硫族化合物半导体薄膜材料的产业化研究。
电子信息陶瓷研究所。 成立于2001年10月。主要从事电子信息陶瓷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研究了介电陶瓷、压电陶瓷、铁电陶瓷材料体系,现正从事铁电、压电陶瓷及薄膜材料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先后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成都天科川大纳米材料研究所(四川省纳米科技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立于2001年3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教授系主要学术带头人。
该所在低钕纳米晶稀土永磁粉末、粘结纳米晶NdFeB稀土永磁材料与器件、纳米金属粉末制备与应用、纳米化工催化材料与应用开发、纳米材料在纺织合成面料中的应用、传统材料的纳米化改性、纳米无机粉体与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已做出突出成绩。
工程材料研究所。 成立于1995年6月。主要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其中包括耐磨耐热腐蚀新型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近年来,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优秀新产品奖2项,并有1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型无机材料研究所。 成立于1994年5月。主要从事功能陶瓷、功能薄膜、超微粉体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在金刚石薄膜光学窗口、类金刚石超硬材料、类金刚石功能梯度材料、氮化钛超微粉体、碳化硅晶须、氧化铝、氧化锆、Sialon陶瓷、软磁锰锌铁氧体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荣获国家级技术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超微粉体材料研究所。 成立于1994年5月。系由四川大学和攀枝花钢铁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共同组建的研究机构。主要从事亚微米和纳米级超微粉体材料研究、精细化工产品开
发和湿法冶金过程研究。近年来,已成功研制出能替代进口的电子陶瓷专用高纯、超细TiO
2 、SiO
2 、CaCO
3 、SrCO
3 、BaCO
3 、ZnO等粉末;开发出食品级TiO
2 、催化剂用纳米TiO
2 、化妆品用肤ZnO、钛彩系列颜料及纳米级Fe
2 O
3 ,部分研究成果已由攀钢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组织生产,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成立于1994年5月。主要从事无机生物材料、复合生物材料、生物材料表面界面、人工器官、生物力学、医用仪器及医学图像处理研究。近年来,在生物碳素材料、磷酸钙系列生物陶瓷、复合人工骨材料、复合人工骨水泥、金刚石薄膜葡萄糖传感器、人工机械心脏瓣膜材料、创伤敷料、超声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四川省稀土材料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成立于1999年7月。主要从事室温磁致冷材料、稀土储氢合金、稀土磁性材料、镍氢动力电池及稀土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等研究。近年来,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并有2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成立于2001年10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多元化化合物晶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先后研究过碘酸锂、铌酸锂、、硒镓银等多种光电信息晶体材料与室温核辐射探测器非线性光学器件的研究,现正从事CZT(碲锌镉)、Cdte(碲化镉)、硫镓银晶体的应用基础与器件的研究。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部省级一、二等奖4项。
四川省纳米粉体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系由四川大学、成都海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
科院有机所、成都宏鼎新材料公司联合发起,经四川省科技厅批准于2001年6月正式成立。主要从事各种纳米粉体材料的研制、开发、工程转化及纳米材料理化指标检测、技术人员培训、信息技术交流并为全省纳米材料项目提供孵化基地。获得了四川省惟一纳米项目(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研究)招标。
本科专业及其培养目标
材料物理专业。 培养掌握较系统的材料物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学、物理、化学及计算机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科技法规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有关规定,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在材料科学工程及相关领域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到电子、光电子、信息、半导体、微电子、光通讯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及管理部门从事新材料研究和开发工作或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 培养掌握较系统的材料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纳米材料等制备与性能检测,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就业方向:
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电子、信息、半导体、微电子、光电子、光通讯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分析、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培养系统掌握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解决金属材料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电工电子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到机械、冶金、轻纺、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企业及科研设计、外贸、商检、物资部门从事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理化检验、失效分析及热处理、金属材料的技术管理和引进等工作或到高等院校从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力、电子、计算机和外语基础,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过程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到科研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生产企业从事新型无机材料、生物材料、电子材料、磁性材料、建筑材料、陶瓷及玻璃材料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或教学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力、电子、计算机和外语基础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能够从事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系统仿真及生物医学软件、生物医学仪器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到研究院所、医院、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生物材料、生物工程、人工器官、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信息、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新型诊断和治设备、康复工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工作。
硕士专业及其研究方向、主干课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研究方向:介电功能材料与物理、光电子材料与物理、新型能源材料;主干课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分析表征科学技术导论、材料制备原理工艺、高技术新材料、光电子材料与物理、晶体学理论、非晶态物理学、固体物理化学、铁电物理学、晶体生长技术、半导体超晶格、表面分析技术、无机材料化学等。
材料学专业。 研究方向: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制备与机理研究、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新材料在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材料表面界面、材料设计、纳米材料、智能材料;主干课程:固体物理、材料热力学、材料动力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现代研究
方法、低维材料、高技术陶瓷、计算材料学、生物医学材料、新型无机材料、功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离子体化学与材料等。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信息及仪器、生物医学图像、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主干课程:生物医学数学、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生物医学材料导论、生物医学材料评价、人工器官、生物力学、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生物电子学、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生物医学材料表面界面、生物医学传感器、解剖生理学、生物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凝聚态物理专业。 研究方向: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薄膜材料与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计算材料(光电)物性;主干课程:固体理论、现代物理分析方法、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电介质材料与器件、薄膜物理与技术、固体波谱学、固体表面分析、半导体超晶格、铁电物理学、晶体场理论及其应用等。
博士专业及其研究方向、主干课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研究方向: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薄膜材料
与器件;主干课程: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选论、功能材料物理化学前沿、功能材料物理化学概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概论、新型无机材料化学与物理、高等生物医学材料、材料制备技术基础、材料分析表征技术概论、新材料设计与表征、现代陶瓷科学技术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