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
浅谈杜甫诗歌的海外传播
刘嘉敏
(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之一,其诗歌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甫诗歌传入东方国家的时间为11世纪,传入西方国家为18世纪后期。杜甫诗歌不但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威望,并且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在世界文坛广为翻译流传和接受。对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杜甫诗歌在世界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本文对杜甫诗歌的海外翻译与研究情况作评述。
关键词:杜甫诗歌;世界文坛;翻译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114-02
1 杜甫诗歌在欧美
根据李特夫《20世纪前杜甫诗歌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考论》所呈现的意义来看,他认为在杜甫的作品中,最早被译介给西方读者的是他的诗歌《少年行二首(其一)》:“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玉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1]。其后的杜甫诗歌作品则是出现在1735年由法国译介者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编撰的《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 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中,这本书在法国巴黎出版。其第三卷中就有一首采用散文体来排列的法译杜诗。1736年,在海牙(La Haye)出版的另一个版本中也出现了这首法译的杜甫诗歌。
18世纪后期,法国巴黎出现了一种多卷本的著作《北京耶稣会士杂记》,在其中的第五卷中就译有杜甫诗歌介绍。到了19世纪,法国著名汉学家埃尔维·圣·德尼侯爵(D ’Hervey-Saint-Denys,1823—1892)对唐诗作出了系统介绍,他于1862年完成《唐诗》(Poésies De L’époque Des Thang,1862)一书。该书共翻译介绍了杜甫的诗歌共22首,并且刊有杜甫的法文介绍。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奥菲勒·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2)和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都从中受到启迪。1867年,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的女儿朱迪特·戈蒂埃(Judith Gautier)在丁敦龄(Tin-Tun-Ling)的帮助下出版了一本中国古诗集——《白玉诗书》(Le livre de Jade,1867)。
到20世纪,法国对中国唐诗的介绍和研究逐步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30年代,我国留法学者徐仲年(1904—1981)曾翻译、介绍过不少唐诗,为推进唐诗在法国进一步发展和交流作出了贡献。徐仲年先生曾在法国的杂志上发表过《中国诗人杜甫》,在《交流》杂志上发表过《杜甫诗》等诗歌译作和文章。罗大冈先生亦奉献出了两本著作,其中《首先是人,然后是诗人》(1948年版),译介了中国诗坛7位大家,其中就包括杜甫的诗歌。
杜甫的诗歌最早被译介为英语的是在1738—1741年。由商凯夫(Edward Cave)组织人员并发行了《中国帝国全志》(A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Chinese-Tartary,2vols.)。《少年行二首(其一)》不仅从法语被转译成了英语,还被坡西主教(Bishop Thomas Percy,1729—1811)引用在《好逑传: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Hau
世界大学前十名Kiou Choaan,The Pleasing History,4 vols)中。到19世纪初,出现的几首英译杜诗都是由法文转译过来的,它们分别是埃尔维·圣·德尼侯爵的《唐诗》(Poésies De L’époque Des Thang,1862)、戈蒂耶(Judith Gautier)的《白玉诗书》(1867)、陈季同(Tcheng-Ki-Tong)的法文著作《中国人自画像》(1884)。爱德华·帕克( Edward Harper Parker,1849—1936),中文名叫庄延龄。1887年,庄延龄在香港《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杂志上发表了数首自己译介的杜诗《佳人》《赠卫八处士》《前出塞九首(其六)》《成都府》《石壕吏》等。
英国著名的汉学家克莱默·宾(L. Cranmer-Byng,1872—1945)被誉为“中国古诗词专家”。他的代表性译本是《玉琵琶》(A Lute of Jade)和《灯笼节》(A Feast of Lanterns)。灯笼节中译有《小寒食舟中作》《玉华宫》和《渼陂行》3 首杜诗及《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片段。克莱默·宾所译的唐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较大,促进了当时英译杜诗的传播[1]。
唐诗英译的重心从 20 年代初开始逐渐转移到美国。最早出现杜甫诗歌译介的则在1877年出版的《东方宗教及其与普世宗教的关系:中国卷》(Oriental Religions and Their Relation to Universal Religion:China,1877,1881)中。该书作者是美国学者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822—1882)。他转译法国汉学家埃尔维·圣·德尼侯爵(D ’Hervey-Saint-Denys,1823—1892)的《唐诗》(Poésies de l’époque des Thang,1862),摘择了《春夜喜雨》《赠卫八处士》《兵车行》这几首诗歌片段[2]。美国诗人安德伍德·朱其璜和埃德娜·沃斯利合作译成《月光下的闲吟者杜甫》(1926)以及《杜甫诗七首》(1929)。这其中译有杜甫诗歌300余首,奠定了安德伍德在英语世界确立的最早杜诗专集译者的地位[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唐诗英译数量增加得很快,渐渐突破了历代诗歌合译的局面。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家的译介规模最大。杜诗的选择除了早期的三四种之外,这时又添加了洪业的《杜甫》(TuFu:China Greates poet,共两卷,1952年,坎布里奇)、霍克思的《杜甫入门》、戴维斯的《杜甫》以及库柏的《李白与杜甫》(1971)等数种。
2 杜甫诗歌在日本
最早记录杜甫诗集的文献是其后的11世纪的平安朝末期,日本儒大江匡房(1041—1111)口述、藤原实兼笔录的《江抄谈》。在该书第五《诗事》的《王勃、元稹集
114
第34卷第2期 2021年01月
Vol.34 No.2
January  2021艺术科技
事》中记有“又被命云,注王勃集注杜工部集等,所寻取也,不得求,云云”。另据大江匡房《诗境记》所载:“继‘王杨卢骆、杜甫、陈子昂之属’的文体后,又出现元白二家,自此唐诗形式改变,形成‘元和之体’。”[3]由此可以推定大江匡房当时持有并阅读过杜甫诗集,所以说杜甫诗集是11世纪平安朝时期传入日本的。
杜甫取代白居易在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乃是其后的镰仓幕府(1192)至室町幕府(1338)时代。在这一时代,杜甫的诗歌已迎入日本诗坛。此时,最初深入解读杜甫的诗,是被称为“五山文学”鼻祖的虎关师炼(1278—1346)。虎关以后,对杜诗很有研究的是他的弟子中严圆月(1300—1375)。另一研究杜诗的著名僧义堂周信(1325—1388)到中严处游学,对杜诗作出极高评价。由于他的研究和讲授以
及他们对杜甫的高度赞赏,日本在室町幕府时代初期骤然出现研究鉴赏的高潮。并随着这一高潮的出现,在室町时期讲解杜诗就成为日本禅林中流行的风气。
至江户时代初期,将杜诗作为重要古典而敬重之风气,随着苏东坡、陈后山、陆放翁诗集的传入而偏重宋诗,杜诗的研究有所停滞,日本诗学亦由五山禅僧传入新兴的儒家手中,直到宽文(1662)至元禄(1688)时期,由于明代邵傅的《杜律集释》传入日本,才又出现杜诗研究高潮。至享和三年(1803),日本古文辞派衰退。昌平黉翻印了清朝沈德潜的《杜诗偶评》,该书精选了杜甫古体近体诗300首并附以短评,能容易掌握杜诗精华,因此广泛流行于日本,重新激起杜诗研究高潮。文化元年(1804)释大典的《杜律发挥》出版;天保六年(1835)津阪东阳的《杜诗详解》出版,其中津阪东阳的《详解》对杜甫的七律全部作了详细的解释,并逐句说明诗情的隐意。
总之,明治时期,日本学者是把杜诗作为世界文学的珍品而加以阅读研究的。这一时期的杜诗研究成果笹川种郎的《杜甫》,是用现代的叙述方法所著的日本最早的杜甫传记,在日本收到极高的评价。其次是明末大正初年(1912)著名汉学家诗人森泰二郎缩写的《杜诗讲义》。该书是以《杜诗偶评》为基础讲授杜诗的记录,森泰二郎死后,由其学生汇编出版。该书是将杜甫的诗歌风雅情趣作为重点论述的,成为日本现代杜诗入门的必读古籍,从大正至昭和(1926)年代起到很大作用。在大正六年德富一郎撰写出版了《杜甫与弥耳教》一书,该书长达780页,但内容平淡无奇。再有大正末昭和初年,铃木虎雄所著《杜少陵诗集译解》一书堪称当时杜诗研究之名著。铃木虎雄自幼酷爱杜诗,长年
倾注于杜诗研究,他在该书中逐字逐句推敲注释,在旧注基础上提出许多新见解。该书在日本评价极高,认为他的注释堪称日本杜甫研究的金字塔。
近年来日本对杜甫的关切又高涨起来,积极从事杜诗研究超过了“五山”时代的任何时期。这里列举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有关杜甫诗歌的一些论著及索引:黑川洋一(大阪大学教授)著有《杜甫研究》(《创文社》,1977)和《芭蕉文学中的杜甫》等20多部著作;前述铃木虎雄(京都大学名誉教授)还著有《杜少陵诗集》(东洋文化协会《续国译汉文大成》,1928)和《杜诗》1-8(岩
波书店,1963—1966)等;铃木修次(广岛大学教授)著有《杜诗中的“乱”“欹”“危”》(《汉文学会会报》,1972)等;伊藤正文(神户大学教授)著有《作为诗家的杜甫》(《神户大学文学会研究》,1962)等;安东俊六(岐阜大学副教授)著有《杜甫的思考形态和诗作》(《九州大学文学研究》,1973)等;高木正一(追手门学院大学教授)著有《杜甫参考文献》(《中央公论》,1969)和《评冯至〈杜甫传》》(《东洋史研究》,1954)等;松浦友久(早稻田大学教授)著有《中国诗选——唐诗》 和《耶娘妻子走相送——唐诗中的白话表现和厌战诗思想》(《国文学研究》,1973)等;星川清存(茨城大学名誉教授)著有《关于杜甫的<;秋兴八首>》(《东京支那学校》,1969)等;和田利男(马大学教授)著有《杜甫和书》东洋文化无穷会9)等;神田喜一郎著有《杜甫在日本》(《中国文学报》1962)等;高岛俊男著有《关于〈春望〉》(大修馆《汉文教室》,1970)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已故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毕生从事杜诗研究,堪称日本的古典文学权威。他撰写了许多有关杜甫的著作,如《读杜初签》(《东方学论丛》,1972)、《诗讲义》(筑摩书房,1963)、《杜甫1》(《世界古典文学全集》28, 筑摩书房,1967)、《杜甫诗记》(筑摩书房,1850)、《杜甫诗注》(筑摩书房,1977)、《杜甫笔记》(创元社,1952)、《胜迹》(《飞鸟》2期,1948)、《秦川的杜甫》(《新文学》5期,1948)、《杜甫在东洋文学中的意义》(《文学》30期,1962)、《杜甫偶释》(《改造》34期,1953)、《杜甫小感》(《展望》13期,1947)、《杜甫小记》(《读书春秋》1期,1950)、《杜甫》(《新潮》47期,1950) 、《杜甫和月》(《中国文学报》17期,1962)、《杜甫诗注》、《中国文学和杜甫》、《我的杜甫研究》、《杜甫和饮酒》等等。
3 结语
随着18世纪中西文化的交流,杜甫的诗歌《少年行二首(其一)》于1735年由法国学者杜赫德带进了西方世界,开启了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尽管当时的译介数量有限,对杜甫诗歌的认识也比较笼统和模糊,但也正因为这些译介才引起后来的百家译杜的高潮迭起。杜诗在平安时期已经传入了日本,乃至后来取代了白居易在日本的地位。之后杜甫诗歌在日本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整理杜甫诗歌在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有助于研究杜甫诗歌在海外译介情况的高潮发展与结构梳理。
参考文献:
[1]李特夫. 20世纪前杜甫诗歌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考论[J].中州学刊,2011(6):201-205.
[2]何俊.美国首部杜甫诗歌民间全译本探析——兼及杜诗在美国的翻译状况[J].中美人文学刊,2018
(1):34-48.
[3]冯雅,高长山.日本的杜甫研究——以五山、江户时期为例[J].外国问题研究,2012(4):43-46.
作者简介:刘嘉敏(1995—),女,广东中山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史。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