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养气篇
即《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 养气篇 [原创 2010-01-21 09:39:01]
字号:大 中 小
关键词:浩然之气;高超;精神境界;培养
孟子的“养气”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甚大,解释甚多,但时至今日,究竟什么是“浩然之气”等一系列问题,人们谈的依然不够深入,本文试图把某些问题谈得更进一步。
《孟子·公孙丑上》云:“(公孙丑问曰:) ‘敢 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在这里,孟子谈了什么是“浩然之气”和如何培养“浩然之气”孟子一共有几篇的问题。
什 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谈了两个特点:第一,“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即最伟大、最
刚强,可以充满于天地之间。这是从“浩然之气”的形态上说的。第 二,“配义与道”。即要用义和道去配合它。这是从“浩然之气”的性质上说的。所谓“义”,即正义。《孟子·离娄上》云:“义,人之正路也。”所谓道,既事 物的规律和符合规律的方法。孟子虽未直接解释什么是“道”,但从其谈到“道”的一些言论可以看出,道就是事物的规律和方法。
怎样培养“浩然之气”呢?孟子谈了两个方法:第一,“直养而无害”。即用正确的见识去培养且不加以损害。“直”:直见,正见。《说文解字》云:“直,正见也,从 ,从十,从目。”徐锴注曰:“ , 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所以,“直”可解作正确的见识或思想。第二,“集义所生”。即一直用正义的积累去产生。在这里,孟子还从反面加以说明,指出 “浩然之气”“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即不是偶然有正义行为突如其来而取得的,只要做了一件有愧于心的事,它就贫乏了。
我 认为,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十分高超的精神境界,这种高超包括高尚和高明两个方面。所谓高尚,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人格修养,一言一行都利 于他人。所谓高明,即洞晓宇宙万物的规律及其运动和变化,一言一行都符合客观规律。既高尚,又高明,才能有十分高超的精神境界。因为既高尚,又高明,所以 要“配义与道”,因此才“至大
至刚”,“塞于天地”。高尚来自“义”,高明来自“道”,高尚而高明,则无所不知,无所不当。《孟子》在此段后面记子贡说: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可见,既仁且智才能成为圣人。而仁就是高尚,智就是高明,圣人就是有高超精神境界的人。
很 多学者强调“浩然之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这是不全面的,这从本文上面的论述已可看出。这里对此再论述一下。我认为高尚与高明互相作用,相辅相成,高 明是高尚的基础,高尚反过来促进高明。洞晓宇宙万物的规律,才能走“人之正路”,才能利他,才能有高尚的道德。有了高尚的道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偏见 的干扰,更好地认识万事万物。可见,高尚与高明缺一不可。这里着重说高明对高尚的作用。《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格物致知是“意诚”、“心正”、“身修”的基础和前提。《金刚经》集注:仙游翁 集英曰:“譬如智慧,能断绝贪、嗔、痴一切颠倒之见。”智慧能断绝贪、嗔、痴,当然也使人高尚。万行《降伏其心》云:“知德者少,知道者更少。道为体,德 为用。如果一个人是真有道者,他必然是有德者;一个人是真有德者,也自然能够入道。”道为体,德为用,
所以有道必有德。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说:“但是 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 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道德是哲学的产物,也说明知识是道德的基础。这种观点外国也早就有。柏拉图《理想国》说:“正义的人又聪明又好,不 正义的人又笨又坏。”又说:“正义是智慧与善,不正义是愚昧和恶。”柏拉图的话,也说明正义和智慧是密切相关的。上面这些论述都说明,高明是高尚的基础。 因此,孟子只说“以直养而无害”,就可使“浩然之气”“塞于天地”。“无害”不但包含无害于“直养”,也包含无害于“集义”。
“浩 然之气”这种高超精神境界的培养,用孟子的话说,是“直养而无害”和“集义所生”,实际就是要用严格的、长期的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来获得。“直养”是知识 修养,“集义”是道德修养;知识修养使人高明,道德修养使人高尚。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是互相包含,互相影响的。知识修养使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有助于 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不但包含对社会、人生的知识,体现着知识修养,而且能摒弃私心、杂念、偏见,使人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人生,促进知识修养。 “无害”,“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都说明了这种修养的严格性和长期性。朱熹《四书集注》云:“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
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显然,朱熹认为浩然之气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错误的,是和孟子所说的 “集义所生”相矛盾的。
孟子之养气篇。
2010-05-17 14:21
孟子养气的步骤有四:第一是养勇,第二是持志,第三是集义,第四是寡欲。兹分述之: (一)养 勇 养勇是培养勇气,能培养勇气,才能不畏怯,不动心。孟子指出,北宫黝与孟施舍,养勇的方法不同,照朱熹的解释:北宫黝盖剌客之流,以必胜为 主而不动心;孟施舍盖力战之士,以无惧为主而不动心;黝务敌人,舍专守己。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故二子之与曾子、子夏,虽不能相比,然论其气象, 则各有其相似之处。(孟子公孙丑篇朱注)论二子之勇,则未知谁胜,论其所守,则舍比于黝,为得其要。不过二人都是血气之勇,虽能不动心,而未必合乎理义。 孟子指出从前曾子告诉他的弟子子襄说:我曾经听到我的夫子说过的大勇是这样的:自己反省一下,若是理不直,对方虽是一个穿粗布宽大衣服的平常人,我应畏避 而让他;倘若自己的理直,虽千万人在前,我也要勇往直前的与之对敌。(参见孟子公孙丑篇)孟施舍虽似曾子,然其所守,乃一身之「气」;曾子反身循理,所守 则在「义」;故曾子所说的勇,才配算作大勇。 (二)持 志 孟子养气的第二个步骤是「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篇)就是要持守其心志,更要使气不致妄发,以免意气用事而不可抑制。志是心的理 智作用所定的行为的动向,气则是一种情感作用,所以应该是「志」为「气」之帅,也就是以「志」为气的主宰。但徒有「志」而无充塞全身之「气」,则又因循退 缩,无进取之勇。所以要志之所至,气即随之,当敬守其志,而使气能听命于志。志动气,则志为主动,气为被动;气动志,则气为主动,志为被动。志出令而气受 令,则心便不为气所动了。 (三)集 义 孟子认为气是配合义与道的,义是人心之当然,道是天理之自然,集义也可说就是积善。无道义,即不能生浩然之正气。若平时所为,事事循理而 行,皆合于义,则集合此义,自能生浩然之正气。孟子认为养气必以集义为事,而且要祗问耕耘,而勿预先期望其收获。其或未充,则当从容涵蓄,不当揠苗助长。 时时以不得于言不得于心者,求诸心,直养而无害,则心勿忘而义集矣。也就是说,一切言行,若能处处时时,循理合义,积义既久,此气自生,便能「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中庸),达到「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篇)的境界。 (四)寡 欲 耳目口鼻之欲,虽人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则未有不失其本心者。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 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篇)这是说要养自己的良心,最好是能减少嗜欲,做人如果嗜欲少,则外物不能诱之,故心存而不放。嗜欲多,则心为外物所 诱,放而不存。集义属养气的积极方面,寡欲属养气的消极方面,人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有不欲而后可以有欲。唯其寡欲,始能安贫乐道,持守本心不失,「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篇)这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