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教学观(精选5篇)
孟子一共有几篇第一篇:《论语》中的教学观
浅谈《论语》中教与学的观点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的大教育家,他打破了之前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枷锁,开办了私学,让平民百姓也能接受教育,他的很多理念至今还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他提出了很多教育观念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问”、“学以致用”、“终身学习”诸方面。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论语》
孔子
教育观
学习观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论语》是儒家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我们研究孔子教育观念的典籍,一下是我对《论语》中孔子教育观念的一些简陋的总结。
一、有教无类。孔子之前教育 “学在官府“教育的权利全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只有少数贵族子弟能接受教育,春秋战国后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孔子创办了私学,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把接受教育的权力带给了普通民众。孔子的学生中,有地位显赫的孟懿子,南宫适,有地位底下的子路,仲弓等。有“家富千金,结连驱马”的子贡,有一担食一壶浆而不改其乐的颜回。而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在《论语》中很少看见孔子哭泣,而颜回死的时候孔夫子痛哭流涕,组建孔子对颜回有多喜欢,当然这可能是颜回“不二过”能“以一知十的缘故。可以看出孔子收弟子不论贵贱、贫富、智愚、长幼、地域。《论语》中有言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只要愿意亲自送来十条干肉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这正是老师有教无类思想的体现。
二、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名胜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因材施教最早的实
践者是孔子。孔子的弟子中贫富不一智力不一,关于相同的问题孔子给的回答相去甚远。如同样是问孝孔子给的回答是这样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关于孝的问题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是基于孔子对每位学生性格,生活背景不同的了解之上的回答。《论语》中像问孝这样的列子还很多。时至今日因材施教的理念还在指导这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是今人想要努力实现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传承并发扬这一教学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教学相长。《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在《论语》一书只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有一次,子贡引用《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说明做事应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很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晚期的学生子夏是孔门四科教学中的文学人才,有一次,子夏引用《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请教孔子。孔子说,“绘事后素”。子夏由此引申到礼乐产生的仁义之后。孔子听后高兴的说,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和你进一步讨论《诗经》了。从《论语》里记载的这些故事可以看出,教学活动并不只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发现不足,受到启迪,继而使自己的道德,学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有所思,有所悟,真正建构自己的知识。
以上是我对《论语》中关于教学方法的总结,下面是关于学习的总结。
一、学思问相结合。《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讲究学、思、问并重,把学习、思考和问人请教这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孔子重学,曾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仍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
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又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在这里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是排斥思考。《论语·季氏》中曾写道:“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处理学与思的问题中孔子主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成为后世教育者一直尊奉的法则。孔子不仅善学、善思更加善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教育子由的一番话,孔子提出“不耻下问”的思想,同时孔子自己也实践这一理念《论语》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问是获取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论语》中有着大量的弟子向孔子问仁、问孝、问政、问礼的记载,孔子都一一作了回答。从《论语》中可以看出教学生途有三:曰学、曰思、曰问。
二、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益之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以为?”孔子治学的内容设于向往来世的宗教趋向,也不同于观察自然的科学之道,而是着眼于论理道德政治社会的实际,其治学就为“务实致用”。孔子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孔子五十一岁时,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相,掌握地方的行政事务,颇有改质。五十岁时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其执政时,将扰乱政事的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整顿社会秩序,使百姓各守礼法,路不招遗,四客都列照顾,仅三个月就把鲁国治理的有声有。可见孔子是力
行学以致用的。不仅这样,他门下的弟子在他的指引下,大多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学以致用的思想在当今仍然有主要的意义。
三、终身学习。孔子的一生是为实现仁义王道而苦苦奋斗的一生,也是学而不厌的一生。孔子自称“十五志于学”。离开鲁国创齐国时,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并深入学习境入断列“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方。曾说过“加我对而学《篆》可无丈过关”。真正达到了“进闻道夕可死”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根据为八个字即:学而不厌,终身学习。孔子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影响了他的弟子。其子弟子夏曾经说过:“百居肆以成其事,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以致期道”。《论语》里的这些记载告诉了每个治学者一个道理,求学要持之到恒,要终身学习。
《论语》是儒家经典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但先贤留下的生命智慧却仍旧灿烂生辉。孔子的教育理念至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推陈出新。我相信我们将站在巨人的肩上将他的理念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篇:论语中的教师观
浅谈孔子的教师观在《论语》中的体现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对教育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改革。此后,漫长岁月里儒学垄断了教育,重学必崇儒,崇儒必尊孔,儒学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儒家的教育思想成为封建教育的指导思想。尤其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更是深刻阐述了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师德、师道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论语》中的教师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孔子在近三十岁时就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创设儒家“私学”,相传其弟子达三千余人,成名者有七十二人。虽然他在晚年还专注于整理国故,对《诗》、《书》、《礼》、《乐》、《春秋》进行了编纂和阐释,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但他始终忠心于教育事业,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是更多、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令万世景仰的伟大教师人格。在《论语》这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中,主要记录了以下几方面关于孔子的教育观点。
1.关于教师的品质
孔子认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孔子一生当教师,但从未停止学习。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他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也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无论什么人只要向孔子请教,他都毫无保留地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在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绝粮,“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当学生把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称之为圣与仁的时候,他却自谦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正是这一点是弟子学不到的。子贡更进一步解释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已乎”(《孟子·公孙丑上》)。
2.关于师生关系
孔子教学,从不以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答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进一步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高兴的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若诸往而知来者。”(《论语·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