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规划设计】
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3月上海市临港某地块海绵城市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
包  涵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
摘 要:本项目位于上海市临港片区,通过分析研究项目情况,确定海绵城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海绵设施,以最终达到最佳运行效果的目的。关键词:海绵城市;建筑与小区;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3-0037-02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图1 建筑小区类海绵城市设计技术路线图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将雨水蓄存净化,需要时将雨水错峰释放或利用的过程。海绵城市通过各种低影响开发(LID)手段,采取“渗、蓄、滞、净、用、排”的各项措施,将宏观的海绵城市拆分为各种小规模的源头控制,使开发后的状态尽量与开发前的自然状态一致,以达到改善整个城市水循环的目的。1  项目背景概况
1.1  项目背景
上海市是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编制了《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而临港片区是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颁布了《上海市临港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并制定了试点区内三年计划项目的管控指标,涉及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新建或改建海绵型建筑小区等一百多个计划项目,相关的计划项目均需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及验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保证规划区域内实现“5年一遇降雨不积水、100年一遇降雨不内涝、水质有提升、热岛有缓解”的总体目标。1.2  项目概况
本地块位于临港地区滴水湖附近。临港地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特征,雨量充沛,短历时设计降雨强度大于上海主城区。另外,临港陆域地势平坦,土壤入渗率偏低,综上,临港地区适合于海绵城市建设。本地块由3栋多层住宅、9栋高层住宅和两栋商业建筑组成,地下为两层,总用地面积89313.7m 2,总建筑面积278599.4m 2,建筑占地面积29653.25m 2,建筑密度33.2%,绿化率25%。本地块的海绵城市设计介入时土建施工图设计和现场地库已建成,地上部分正在施工,在海绵城市设计时既要保证原建筑效果,实现变更量最小,又要满足海绵城市的各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改造建筑的海绵城市设计。2  现状分析
2.1  下垫面分析
本项目硬质场地面积和建筑占地总和为75%,硬化场地占比过大;中间设置一个下沉式篮球场,篮球场采用塑胶,透水性较差,易积水;绿化率偏低,尤其是商业部分,基本无绿化。下垫面情况十分不利,易形成内涝。故本项目进行海绵城市设计具有必要性。
2.2  竖向分析
项目总体起伏不大,高差基本在0.3m 以内;绿地标高高于道路标高;红线外市政道路标高低于场地内标高,场地无客水流入,需要在海绵城市设计时对高程进行局部调整,以利于海绵城市设施蓄水作用的发挥。2.3  排水情况分析
本项目室外雨污水分流,市政雨水接口共计四个,标高和管径满足海绵城市的设计要求;土建阶段雨水管网重现期按P=3年设计,管网局部偏小;各单体屋顶雨水管均埋地排出,未设置断接处理。3  建设目标与原则
3.1  建设目标
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本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的约束性指标为:(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 (2)管渠设计重现期5年;(3)透水铺装率70%;(4)集中绿地绿10%;(5)单位硬化面积蓄水量250m 3/hm 2。3.2  建设原则
设计中遵循先地上后地下、先自然后人工、先绿后灰的原则,尽量多采用雨水断接、下凹绿地等绿、自然的方式,少采用蓄水模块等非自然的方式。4  海绵方案设计
4.1  设计思路
(1)海绵城市设施的选用以保证重点区域景观效果为前提。(2)充分结合景观设计,设置雨水花园及透水铺装。(3)多层建筑局部雨水管断接。(4)复核调整原雨水系统管径和坡度。(5)局部扩大雨水管管径进行雨水调蓄。(6)局部设置雨水调蓄模块。4.2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4.3  海绵设施的选择
(1)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从本质上相同,通过降低
绿化中心部分的标高,将雨水引入其中,利用植被截留和土壤渗透,达到净化雨水径流水质、削减洪峰流量的目的。景观设计单位建议采用雨水花园的形式,雨水花园植被种类更加丰富,植物高度较高,可以弥补绿化地面局部下凹对美观的影响。
在设计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时需注意标高关系。传统设计中路面标高低于绿化标高,道路两侧绿化带中的水一部分直接下渗,一部分由于高差排至路面,而道路雨水直接排放,绿化无法起到蓄水作用。本次设计与景观单位协商,考虑到安全和美观,道路与绿化相接处的标高关系仍为绿化标高高于道路,在远离道路的绿化设计部分下凹绿地,车行道路排水通过路沿侧石,经由连通管排放至下凹绿地内,再经过下凹绿地的蓄存、净化后,排放至雨水管道,如图2所示。
(2)生态树池。生态树池是一种增强型雨水花园,树池留存有一定量的蓄水空间,并在底部设置有排水盲管,可消纳其周边铺装地面产生的部分雨水径流,和雨水花园相比,生态树池占地面积较小,布置灵活,为道路广场等硬质空间的绿化提供了可能。故本项目部分树池采用生态树池的形式。
(3)渗透性铺装。为达到透水铺装率70%的目标,大部分铺装均需采用渗透性铺装,在保持原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雨水的渗透能力。经与景观单位协商,用透水砖铺设人行道,用透水塑胶铺设球场、跑道,跑道附近的沥青采用透水沥青。另外,露天的停车场可以使用植草砖。在住宅半围合的内庭院里,采用汀步形式,其中平整的汀步区域采用石材,其余部分由绿化等填充。石材汀步的采用既保证了住宅品质,也兼顾了排水效果,如图3所示。
(4)绿屋顶。在公建部分的屋顶,可以以当地耐水耐旱植物为主要覆盖物,配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种植土层以及土建所需的防水层保温层等,设计部分绿屋顶。绿屋顶可以滞留净化屋顶雨
2 道路、绿化雨水径流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