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欲全部采用直接连接,并保证所有用户不汽化、不倒空、不超压:
由于1、2用户为低温热水采暖,仅考虑不倒空不超压;3、4用户为高温水采暖,需考虑不倒空不超压不汽化。首先考虑不倒空、不汽化:若1、2用户满足不倒空,各用户的充水高度(而非楼层高度)再加3~5mH2O富裕量的静水压曲线高度分别为:
19+3=22m、36+3=39m;3、4用户既满足不倒空(3m富裕量)、不汽化(110℃汽化压力4.6m)后的高度分别为10+3+4.6=17.6m、15+3+4.6=22.6m;同时满足四个用户不倒空、不汽化要求的最低高度应取四者的最大值即为39 mH2O。其次考虑验证不超压:若选在39 mH2O位置,对1、2、3、4用户底层散器的承压力分别为39-2=27m、39-6=33m、39-(-7)=46m、39-(-2)=41m,很明显3、4用户高度超过了散热器的承压能力40 mH2O。若选用39m的静水压曲线高度,需 1、2用户直接连接,3、4用户间接连接,间接连接用户较多,增加了基建投资运行费用。
(2)现仅考虑2用户采用间接连接,而1、3、4用户采用直接连,并保证不汽化、不倒空和不 超压的要求:按照前面计算满足不倒空、不汽化的静水压曲线高分别为22m、17.6m、22.6m,三者最大值为22.6m,现取23m静水压曲线;前述己验证1、3、4个用户底层散热器的承 压均不超过40 mH2O。所以选用23m的静水压曲线是合适的。在水压图中平行于横坐标 的纵坐标为23m的静水压曲线便可以画出来。
(3)然后画主干线回水管动水压曲线,从定压点(也是循环水泵入口处)A点23m处开始画,逆着流动方向上升,B点的静水压力应为A点静水压力23m+回水干管的压力损失12m=35 m,即B点的纵坐标为35m即为最远用户4的出口,横坐标为4用户2000对应上去即可;由己知4用户的压力损失为10m,故C点纵坐标为35+10=45m即为4用户的入口处。然后画供水管动水压曲线,C、D两点供水压力损失高差为12m,故D点纵坐标为45m+12 m=57m,该点为供水管的起点即热源的出口;然后画热源的损失,己知热源损失为12m,便可得循环水泵出口处E点的纵坐标为57m+12m=69m,所以E点与A点的纵坐标高差即为循环水泵的扬程:69-23=46m。
(4)对每个用户支线的画法,以3用户H‐I画法为例,在距离热源1400m处向上画直线与动水压线分别相交于H和H’点,H点到I点是逆着流向画,确定I点包括水平方向位移和垂直方向位移,H到I点在水平轴x轴的距离为200m,H到I垂直方向的位移为H‐I这根支线的压力损失。供水H’‐I’同样道理确定。
(5)水压图的利用:如供水管(回水管)的压力损失为供水管(回水管)水压线起点‐终点的坐标,即供水管的压力损失为H供=y(D)‐y(C),回水管的压力损失H回=y(B)‐y(A),循环水泵的扬程:主干线水压图中最高点纵坐标‐静水压曲线的高度坐标即H泵= y(E)‐y(A),网路主干线的比压降为主干线总压力损失除以主干线的长度,即[y(D)‐y(C)+ y(B)‐y(A)]/ [x(D)‐x(C)+ x(B)‐x (A)]=ΔP/Σl,网路主干线比摩阻为主干线总摩擦阻力损失除以主干线总长,即R=ΔP y/Σl=ΔP/(1+αj)Σl。
(6)系统运行过程中用户底层散器承受的压力(判断是否超压):用户入口回水管压力=水压图
上坐标(测压管水头)-位置高度<;散热器承压能力,如1用户测压管水头为35m-位置水头2m=33m<40m。3、4用户同样方法得底层散热器的压力分别为35-(-7)=42m>40m、35-(-2)=37m<40m。
(7)用户出口回水管处压力(指水压图上坐标即测压管水头)(判断是否倒空):大于充水高度,
如1用户运行时35m<19m,3、4用户运行时分别为35m<10m、35m<15m。
(8)用户供水管的压力:入口供水管的水压坐标-该点位置标高(判断是否汽化)大于汽化压
力。上供式:供水管坐标-顶层标高;下供式:供水管坐标-底层标高;如1用户
40m-19m=21m>4.6m,3、4用户分别为45-10=35、45-15=30>4.6mH2O
(9)用户的资用压力:用户入口供水管坐标-用户入口回水管坐标
如1用户资用压力为:40m-35m=5m
考研压力大怎么办(10)压力工况不匹配时的处理方法
①超压:供水管节流,保证回水管压力不超过散热器允许压力,这样导致用户作用压头
不足,再在回水管上设加压泵。如3用户底层标高-7m,散热器承压35-(-7)=42m,超压。措施:供水管节流,回水管设加压泵。
②倒空:供水管上装止回阀,回水管上加阀前压力调节阀。运行时用户回水管压力大于
用户充水高度;停止运行时,调节阀自动关闭,与止回阀一起将用户与外网隔开。
③汽化:采用下供式系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