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基础知识
【初入门户】
1、 话剧:以演员的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欧洲各国通称戏剧(英文drama)。中国早期话剧于1907年在日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当时称新居或文明戏。新居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1928年由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后,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中国广大民众所喜爱的剧种。它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产生了众多优秀的剧作家、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舞台美术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戏剧教育家。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艺术才华,共同培育了话剧艺术的鲜花,推动了话剧事业的发展,使中国的话剧以特有的光彩独立于世界戏剧之林。
2、话剧特点:
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是便于
演员表演剧情和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小试牛刀·文本类】
3、 剧本: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指戏剧艺术的文学部分,亦称戏剧文学。它直接规定了戏剧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和依据。它的主要组
成部分是:剧中人物自己的语言(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和唱词;叙述人的语言(舞台指示),包括人物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人物上下场和动作的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经过导演处理,在排演过程中使用的剧本,通称脚本;经过导演处理和演出实践后定下来的剧本,通称演出本。
4、 台词: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是剧作家刻画人物、展示剧情、表达主题的主要手段。
5、 对白:戏剧中角互相的对话,是剧本台词的主要部分。
6、 独白:戏剧中角独自一人所说的台词,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
7、 内心独白:指演员借以表达角思想感情活动的内部无声言语过程。演员在角沉默、思考以及同时对手交流时应充分运用内心独白在形体上所引发的反应,将这种思想感情传达给观众。
6、 旁白:剧情进展中,角在一旁评价对手言行或表达本人内心活动的台词。一般假设
为同台其他角未曾听见,或作为直接同观众的交谈,戏曲中称“打背供”。
7、 潜台词:指角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演员虽未说出,但观众可以意会。
【新起之秀·舞台类】
剧本的特点8、 舞台指示:剧本里叙述性文字说明,多写在幕和场的前面,以及台词中的括号里。内容包括对人物的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动作的规定、提示或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是剧本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段。中国传统戏曲剧本中的“科”或“介”也属舞台指示。
9、 幕: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的段落。按剧情发展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变化、转换而划分。幕又可按情节发展的需要划分为场或景。也常有不分幕而把全剧分为若干场的。舞台撒谎那个的幕布,如大幕和天幕亦称幕。
10、尾声:指某些多幕剧在末一幕后的一场戏,用以交代人物的归宿、事件、发展的远景或表现作者的一些思想愿望。后泛指某些叙事性文学作品(如长篇小说)在结局后面所写的最后一部分。尾声经常同序幕相呼应。我国古代戏曲里大多数套曲中的最末一曲也称尾声。
11、人物造型: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塑造角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即以化妆、服装等体现角的外部特征,或再现角在社会生活中的原型。
12、舞台动作:演员扮演角时,依据剧情的发展而进行的言语、思考、听、看以及行走坐卧等心理和形体活动的统称,是演员进行艺术创造的主要手段。
13、舞台美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其任务是根据剧本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剧中环境和角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14、舞台灯光:简称“灯光”。舞台演出时,根据导演的构思、布景气氛设计图的要求和剧情需要等,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灯具、特技效果灯光、幻灯及控制系统)和技术手
段等,结合布景和其他舞台美术造型手段及音响效果、音乐伴奏等,创造舞台环境的空间感、时间感,渲染舞台气氛,突出中心人物,提供灯光效果(如跑云、下雨、水波、闪电)等。舞台灯光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承担演出时的舞台普通照明,故也叫“舞台照明”。负责舞台上灯光布置设计者,称为“灯光设计”。
15、音响效果:简称音效。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创作手段之一。即在舞台演出时运用多种专用器具和技法,模拟或再现各种动物及其他物体造成的响声,并常常结合其他舞台美术手段,增强舞台环境的生动感和真实感,以烘托舞台气氛,加强演出的艺术感染力。音响效果的创作和创作者称为“音响效果设计”。
16、舞台气氛:指舞台演出中能烘托戏剧情境和角内心的生活气息和心理氛围。如肃穆气氛、紧张气氛、悲壮气氛、童话气氛、原始气氛等。通过导演处理,由演员的表演(如声调的高低、动作的快慢)和舞台调动、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多种因素合成,是加强舞台生活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17、 排演:也叫“排练”,是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作品在演出前的主要准备工作。内容包括演员和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导演的领导下分析研究剧本,确定演出目的;探索和运用适当
的表现手段,逐渐创造出人物形象,体现出整个导演艺术构思,构成完整的演出等过程。一般分初排、连排、总排和彩排等阶段。
18、导演:戏剧、电影等艺术创作工作中,演出、制作的总负责人。职责是根据剧本进行艺术构思,拟订艺术处理方案和导演计划,组织和指导所有演员、职员排练演出和拍摄,协调各种艺术因素的组合关系,把剧本的内容体现为具体而统一的舞台、银幕形象,以达到预定的演出目的。
19、场记:戏剧排练、演出和电影摄制时,专门记录进展状况的一种职务,是导演排练的助手。如在分幕分场排练时,对演员动作及地位的调度、台词的修改、导演的艺术处理要求等及时做好记录,使之有助于排练工作,提高艺术质量,做好艺术总结。此外,如需要复排而导演不在时,场记可根据需要代为指导排练。
20、保留剧目:剧团或主要演员所保留并经常演出的优秀剧目。优秀剧目的保留有助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提高艺术质量。
【一方豪杰·剧类区分】
21、喜剧: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以讽刺或嘲笑假恶丑的社会现象,从而肯定和赞扬真善美的社会现象为其主要内容。西方传统喜剧中,大部分主人公是品质恶劣、行为乖谬的人物,他们随着冲突的开展而彻底暴露出丑恶嘴脸和肮脏灵魂,从而引起人们的笑声。这种否定性喜剧,正如鲁迅所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中国传统喜剧中,很多主人公则是品德高尚、机智幽默的人物,他们常常在对坏人的戏弄中引起人们的笑声,被称为肯定性喜剧。喜剧的构成依靠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并以此引人发出不同含义的笑。由于描写的对象和手法的差别,喜剧一般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滑稽喜剧和闹剧等样式。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好人的缺点、谬误得到克服为结局。
22、 悲剧: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反映作为真善美因素一方的主人公与作为假恶丑因素一方的势力之间的严重冲突,主人公大部分是正面人物,甚至是英雄人物,他们所进行的事业和追求的理想,通常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众的要求,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和自身的过错等主客观原因,往往遭致失败、挫折,直至灭亡。其目的在于肯定和歌颂真善美,
否定和批判假恶丑,激起人们对作为真善美因素一方的主人公的失败、挫折和灭亡的悲痛和同情,从而崇敬和追求真善美。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有些悲剧作品,主人公不是正面人物,甚至有严重缺点,但他们的要求和希望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因此,在假恶丑努力摧残下,他们的悲惨结局也能激起人们为之惋叹和悲愤。
23、正剧: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是悲剧和喜剧两种因素的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所以也叫悲喜剧。西方曾把它称作“严肃的喜剧”和“严肃的悲剧”。它以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多种社会矛盾为基础来构成戏剧冲突,既有对正面人物的歌颂赞扬,也有对反面人物的讽刺批判,最后往往以正面力量取胜,或预示其必然胜利的前景为结局。较之悲剧和喜剧,正剧更便于反应社会日常生活,描绘普通人的命运和像性格,增强戏剧的现实性和众性,所以为近代以来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内容和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24、多幕剧:根据时间的间隔、地点的转换或人物关系的变化而将全部剧情分为若干段进行表演的大型戏剧。它篇幅大、容量大、人物多、情节复杂,宜于反映广阔的生活。剧情
发展的的一个段落称为“幕”,一幕之内又可以分若干场,现今很多戏剧已将场幕合一,统称为“场”,甚至出现了一批无场次大型戏剧。幕与幕、场于场之间必须互相连贯,使全局成为统一的艺术整体。
25、独幕剧:全部剧情只用一幕演完的戏剧。由于篇幅较短、容量较小、剧情的展示受到时间和情景的严格限制,因此要求人物更加集中,情节更加精简,结构更加严谨,矛盾冲突的展开比较迅速。
26、课本剧:一般是以中、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为内容,在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运用话剧、歌剧、戏曲、木偶、皮影等多种戏曲形式,改编而成的小型戏剧。课本剧目1986年以来在中国的兴起,是教育要改革,戏剧要发展两种趋势相遇的产物,是一种熔课本教学和戏剧演出于一炉,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新鲜活泼的教学辅导形式。
27、爱美剧:“爱美”原系法语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爱美剧”指业余的演剧。五四时期在新文学社团和流派迭起的同时,以些进步青年由于受到“民主”与“科学”思潮的激荡,在较系统地移植易卜生、史特林堡、萧伯纳等的剧作的同时,为适应文学革命的要求,反对中国传统戏剧和已经商业化了的文明新戏,便以提倡“爱美剧”为口号,组成了
而许多西湖研究机构和业余剧团体,掀起爱美剧运动。爱美剧运动最早也最活跃的学校爱美剧剧团。天津的南开新剧团最为著名。它于1914年正式成立,本来也是文明戏团体,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五四前后最为活跃。他们演出的剧目如《一元钱》、《一念差》、以及《新村正》等,多为自编自演的剧本,多数为集体创作,由一二人执笔。1921年后,爱美剧运动有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各地纷纷建立爱美的戏剧团体,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民众戏剧社和上海戏剧协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