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1.文学观念即人们对文学的认识
“文学”只有一个,但文学观念却是多种多样的原因:
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文学活动与社会文化有广泛联系;文学本身具有各种形态.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形成的文学观念都相当宽泛,所谓的文学几乎包括了一切见诸于文字的材料。
最初的文学观念是一种广义的文学观念、具有泛文学的特点
2.文学观念的多角度阐释
美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通过坐标揭示了文学活动的关系网
世界
|
文本
/ \
作者读者
从文学历史来看,先后产生过四种有影响的文学观:
(世界——文学)感物模仿的文学观
(读者——文学)实用说的文学观
(作家——文学)表现说的文学观
(文本——文学)客观说的文学观
1)(世界——文学):从文学与世界生活关系角度形成的文学观
①西方古代的“模仿说”的文学观
赫拉克利特的“艺术模仿自然”论点,苏格拉底的“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论点,柏拉图的‘理式摹仿说’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
(亚的“模仿说”并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摹,相反,他倒是认为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可然率”,“必然率”)
“由于摹仿及音调感和节奏感的产生式出于我们的天性”。
“它们的差别有三点即摹仿中采用不用的媒介取用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而不是相同的方式。”
“做诗的需要,作品应高于原型以及一般人的观点,就作诗的需要而言,一件不可能发生但却可信的事,比一件可能发生但却不可信的事更为可取。生活中或许不到如宙克西斯画中的人物,但这样画更好,因为艺术家应该对原型有所加工。”
②中国古代的“感物说”的文学观
《春秋公羊传》“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刘珕《文心雕龙》“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之物,心亦遥焉。”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度物象而取其真”说,五代大画家荆浩在《笔记法》中说“画者画物,度物象而取真”
2) (读者——文学)从文学与读者关系的角度形成的文学观
“实用说”的文学观:强调文学是教化和认识的手段
中国古代的“教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不可以,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毛诗序》:“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古罗马时期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虽然中西古代大多数批评家理论家都强调文学的实用功能,但都离不开欣赏者的“快感的本质,需求的源泉”(艾布拉姆斯)
强调艺术的直接教益性功用,这在西方的实用主义批评那里被推到了极致,后来又在注重读者作用的批评流派那里得到进一步弘扬。
3)(作家——文学)从文学与作家关系的角度形成的文学观强调文学是内心世界的表现。
“表现论”的文学观
“表现”文学观在西方兴起于浪漫主义运动。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流露”,柯勒律治认为“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引起的。”
4) 以“作品(文本)”为对象形成
“客观说”的文学观
强调语言形式、技巧和结构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文学的特质在语言
强调文学特质生成于文本的语言形式,文本之外的任何因素都是次要的。
形成多种文学观的原因
⑴文学的历史演变
⑵文学构成的复杂性和文学类型的多样化
⑶理论视野的限制
二、文学文本
“文本”(test)与“作品”(cerpus)指同一个东西,但在20世纪后期以来的文学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多使用“文本”的概念
1、文学文本的含义
“作品”强调从属性,其意义源于作者的意图。“文本”则强调相对独立性,意义来源于“主体间”互文关系和读者。
2、文学文本的意义:文学文本是一个多层次的、含有审美意味的、开放性的语言符号系统。
3、文学文本的结构:文学文本具有多层次的结构
根据英伽登的文本理论和中国古代文论对言、意、象关系的分析,文本结构可分为: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
文本结构小结:
①文学文本是语言层、现象层、意蕴层所构成的统一体。
②上一层次是下一层次的形式显现,下一层次给上一层次提供了存在的依据。
③文学文本的三个层面既互相依存,又有各自独立的审美价值。
二、文学文本的体裁分类
2、体裁分类
从历史上看:
A:二分法:韵文(文)、散文(笔)
B、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
C、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根据文学文本结构三个层面的关系来分类:
诗歌是突出文本语言层的文体
小说是突出文本形象层的文体
散文是突出文本意蕴层的文体
A诗歌
诗歌是“辈分”最老的文学体裁
“诗”因此成为“文学”“艺术”的代名词
一、诗歌与抒情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诗歌最基本的特点是抒情性。因为抒情的需要,诗歌尤为关注语言。
1、诗的含义
诗是一种用讲究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情感与思想的文体。
《尚书·尧典》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2、抒情性与诗歌的内在特征。
A、以情感生活为题材——19世纪的英国批评家赫兹利特说:“恐怖是诗,希望是诗,爱是诗;轻视、妒忌、懊悔、爱慕、奇迹、怜悯、绝望或疯狂全是诗。”
诗歌怎样表现理性
强调诗的特点是抒情,并不意味着诗纯粹感性化,情绪化的东西。
诗言志:强调理性精神对情感的支撑
以诗隐喻、象征的方式,表现对理性精神的追求和思考,而不是概念化的道理。
顾诚《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寻光明
B、追求情感的真挚与深厚——情感的真挚与深厚体现了诗歌对情感质量的要求
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C、丰富的想象力——情感不具形体,想象使情成体
想象和情感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依的互动关系,情感为想象的活跃提供了内在动力。想象力为情感的表现寻外化的形象。
舒婷《思念》
一幅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假如我没有看过太阳
我也许会忍受黑暗
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
照耀得更加荒凉
——狄金森
3、诗歌语言的特点
精致、优美的语言有利于情感的表现,也是对情感的提炼诗歌语言具有“背离”日常语言的特点
卡西尔《人论》中说:“不是感染力的程度而是强化和照亮的程度,才是艺术之优势的尺度。”
字词“背离”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说:“著以‘闹’字而境界全出”
以听觉感受表现视觉感受
句法“背离”
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香稻”“碧梧”是回忆中的丰美影像
香稻之丰,有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之美,有凤凰栖老之枝。拓展视野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诗歌语言应有“陌生化”(反常化、奇特化)的特点,即诗歌语言有异于日常语言或语言的规范用法,能够引起新鲜感,使我们注意诗所表达的情感4、诗歌结构的特点
诗歌结构具有明显的跳跃性
跳跃性是对事件发展的逻辑来说的
诗歌一般不遵循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而是依照情感抒发的轨迹展开,形成省略、伸缩、交叉和颠倒,于是有了对逻辑而言的结构上的跳跃性。
北岛《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颗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B 散文
1、散文的含义:散文是一种以抒发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为内容的文学体裁。以感受的审美性界定文学散文,文学特点不是决定性因素。散文抒发感受与诗和小说的不同:诗歌表现的感受具有情感化、情绪化的特点,
小说表达的感受融于叙事中,散文是对感受的直接表达“寓意”因此成为散文质量的标志。
吴桥“诗酒文饭”——散文与诗在“意”上区别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本形,酒形质尽变。
感受抒发讲究真性情、随意、自由
因为抒发感受为主
所以强调要有真性情
讲究感受抒发的随意性
讲究感受表现自然
2、抒发感受与散文分类:
重感受,取材无限制。在所有文学体裁中,散文取材最为广泛。
重感受,散文的表现方式也极为自由,没有其他文种必有的各种惯例和成规。
散文的要求:承载感受的真性情,表现感受的自然态,升华感受的反省力
根据感受和抒发感受的特点分——抒情性散文、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特点——通过描绘和分析思想感情来抒发感受
余年十七八的时,读摩诘诗最熟,后遂置之者几六十年,今年七十七,永昼无事,再取读之,如见旧师友,恨间阔之久也。——陆游
记叙散文的特点——以记叙为基本表达方式的散文
感受的抒发是组织叙述的主线
记叙散文的叙事成分一般都不复杂
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借助了议论来表达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审美感受和体悟
“文化散文”集叙述、抒情和议论为一体,通过多种话语形成的交替抒发感受。
剧本的特点3、散文的结构
由于感受抒发的需要,散文的表现形式(结构、语言、组织)具有自由、自然的特点——自由是对结构、形式的约束而言;自然是对语言、性情的表达而言;
散文结构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形散”,指散文结构的自由性
“神不散”,指散文在感受表现上的集中性
散文抒发感受的集中性与引发寄托表现感受的材料、结构、形式的散漫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4、散文的语言
为了与感受的抒发相适应,散文语言及其言说范式,都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
C 小说
小说是时下人们最常见、最熟悉,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拥有大量的作者和读者,以至在许多人心目里,小说差不多就等于文学。这个事实反映了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1、小说与叙事
和诗歌的偏重于抒情,散文主要表达人生感受不同,小说最根本的特点是讲故事,用文学理论术语来说,就是叙事。小说具有叙事性。
志怪《搜神记》卷七
永嘉五年,吴郡嘉兴张林家有狗忽作人言云:“天下人尽饿死。”
随着小说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了虚构、叙事、娱乐等特点。并以这些特点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叙事艺术,从而有
了今天的小说。使小说逐渐成熟的决定性因素是对虚构叙事的自觉。
2、虚构和叙事
叙事与虚构,即以虚构的方式叙事,是小说最基本的特性与特征。
虚构与叙事使小说的蕴意不再依赖故事本身而是靠情节的组织、结构开拓和创造意义。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故事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能满足好奇心,但“好奇心”是人类才能中最低级的一种。
故事靠事件本身来吸引人,而小说则靠有技巧地讲述故事来吸引人。
文学虚构的功能:
不仅是对现成生活经验的梳理、修饰,
也不仅是对现实生活得补充和延伸
虚构是对现实经验的提升和超越
通过提升和重现生活经验,产生新的意义。
3、故事和人物
传统小说理论,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素都与故事有着直接关系
4、故事和情节
对小说来讲,故事很重要,即使在现代小说中,故事依然是决定小说可读性的重要因素。
但是一味追求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说寓意的开拓,使小说寓意仅限于故事本身的意义。
“情节吧时间顺序暂时挂起来,它离开故事在自己的范围内尽量发展。”——福斯特
情节与故事的不同:故事凸显的是事件本身,情节叙述的重点在因果关系上。
故事突出事件本身,所以故事的意义和吸引力由事件决定。
情节是对事件发生原因和过程的描述,其意义取决于叙述的编排。
情节叙述的两个特点:
①对事件原因和过程的描述为塑造形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②情节构成的叙述顺序开拓了小说的寓意。
对事件的选择、虚构和安排——形成了情节
事件和情节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示说明
事件ABCDEFG……
情节FEBCAGD……
4、故事和人物
从讲故事、叙述情节到塑造人物,是小说成熟的标志之一。由此形成了小说以表现人物性格为线索的叙事。环境为人物性格、命运的形成提供了依据。
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
特点:以人物性格的发展、表现为基本线索来组织叙事情节成为人物及其性格的展现。
例如《阿Q正传》
典型人物
性格丰满复杂多层面
人物具有立体感
往往有一个核心性格,同时又体现出不同性格侧面和层次扁平人物
有类型化的特点
性格或素质单一,几乎代表了某种性格观念(豪爽、吝啬)静点呈“静态型”即性格没有货少有发展
D 剧本
剧本是为戏剧表演提供的文学脚本,是戏剧艺术的文学成分
剧本的特点取决于戏剧舞台表演的规定
1、戏剧艺术和剧本
戏剧概念、古今念义不完全一样,东西方理解也不同
作为文学体裁的剧本,主要是指话剧剧本。是狭义的戏剧概念
2、戏剧的特点
戏剧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戏剧艺术的表演包含了多种艺术成分。要依赖多种艺术的参与才能完成。规范剧本协作的主要因素是:舞台、表演。
戏剧是演给观众看的,剧本要给表演创造空间,舞台表演是直观的,一次性的。
剧本协作必须适应观众接受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3、剧本的特征
剧本要考虑戏剧表演的特殊要求,如直观性,时间限制舞台时空限制,要给表演的二度创作留下空间等等。
剧本叙事只能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台词来实现
台词:戏剧叙事的主要方式之一
台词即剧中人物的话语。分对白(对话),独白和旁白三种。
对话:人物之间的语言交流
独白:人物内心的语言表达
旁白:假设对方没听到,对观众说的话语。
《哈姆雷特》中著名的独白:
生或死,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什么更高贵?是在心里承受
恶劣命运的矢石标
还是拿起武器面对难题的大海,用斗争去消灭它们
表演:戏剧叙事的方式之二
侮辱台提示的内容之一就是提示表演的动作
剧本的双重身份
既是文学读本,属于文学作品又是舞台演出的脚本
是半成品,属于戏剧艺术的组成部分。
只能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的剧本即“案头剧”
4. 戏剧冲突是剧本的基本特点
戏剧冲突是戏剧性最高最尖锐和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美国戏剧理论家布罗凯特尔:“一个剧本要激起并保持观众的兴趣,造成选仪的氛围,就在要依赖冲突上。事实上,一般对与角的冲突,同一角内心诸欲望的冲突,角与其环境的冲突。不同意念的冲突”
戏剧冲突
“戯”从“戈”表示“三军之偏”是古代战车的一种组织形式“戈”还可以理解为“兵”
“劇”从“(虎的上半边)”从“豕”“豕”指野猪《说文解字》
戏剧的冲突特点
戏剧冲突不同于一般的矛盾冲突的主要特点是:矛盾的集中性和激烈性
要求矛盾的可表现性和矛盾的深度
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
戏剧冲突是意志冲突
德国戏剧理论家弗莱塔克:
“所谓戏剧性,就是那些强烈的凝结成意志和行动的内心活动,那些由一种行动所激起的内心活动,也就是一个人从萌生一种感觉到发生激烈的欲望和行动所经历的内心过程,以及由于自己的或别人的行动在心灵中所引起的影响:也就是一个行动的形成及其对西另的后果。”
对戏剧冲突的内在性和偶然性
“内在”强调引起戏剧冲突的矛盾性质是必然的,深刻的“偶然”“必然”
表现在戏剧中的因双方的意志和对抗而造成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
美国戏剧家布罗凯特指出:①虽然明显的冲突在多数戏剧内占了很重的分量,但也有些剧本并不以此为意。
②“冲突”的观念又可以扩大到包括表面上见不到角间冲突的剧本。如《秃头歌女》通过强调日常生活
的陈词滥调,强迫观众去怀疑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行为。从而在观众的意识里造成一种分裂,一种冲突。
5.戏剧语言的特点:①动作性②个性化③潜台词
1)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戏剧人物语言不仅让观众听,而且让观众看
①语言要和姿势、手势、表情、形体等动作结合起来
②一个人物的语言能引起其它人物的反动作
2)戏剧语言的个性化——人物语言要做到,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话表现什么性格,“三言两语”使人物站立起来,闻其声知其人。(老舍)
3)潜台词——指有些话人物虽然没有说出来,但观众却可以根据剧情意会到其话中有话,另有所指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
三文学的形态类型
文学现象根据文体的特点分为不同的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文体形式划分)也可以根据表现形态的特点,分为不同的文学形态类型:如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等。
文学表现形态比较之一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浪漫主义文学)
文学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表现形态是因为在文学活动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丹纳:“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
a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realism)的三种涵义:
①一种文学思潮或文学运动
②一种审美理想或文学精神
③文学的一种表现形态或形态类型
一、现实主义文学与写实
“写实性”是现实主义这种文学表现形态类型最为显著的风格特征。
“写实性”指现实主义文学所创造、虚拟的艺术世界,具有现实生活相似的特点
“写实性”包括艺术表现的“真实性”和作家态度的“客观性”两个方面
1、艺术表现的“真实性”
要求:①文学在表现形态上近似生活原貌
②揭示偶然现象中的必然
“真实”是“写实性”的标志,也是“写实性”的基本内涵
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的表现
①在表现形态上具有现实生活的原生态
②追求细节的准确
③以平凡的现实生活为题材
④以艺术虚构和艺术提炼为基础
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魅力
使读者忘了艺术和现实的界限,拉近文学和现实的距离,唤起人们对生活再体验、再认识,让读者对生活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作家态度的“客观性”
“客观性”指作家必须忠于生活本身,不把自己的主观态度强加于生活对象,不粉饰生活,不掩盖矛盾。
“客观性”是实现“真实性”的条件和前提
“客观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在规定
福楼拜在进行创作时,同时把自己的心放在纸上,我感觉有一种不可抑止的厌恶,我甚至以为一个小说家没有权力表现他的意见,不管是什么意见。
客观性不是没有倾向,客观性不是说现实主义作家对生活没有自己的判断,不分美丑
现实主义作家相信,在对生活得真实表现中已隐含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判断,无需再以客观的方式
加以表白。
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定义。
二、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19世纪初形成,理论有深厚的渊源。自觉地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形成于19世纪前期的欧洲大陆。
1842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里明确提出“严格摹写现实”
例:法国画家库尔贝与现实主义
“我脱离体系,不带成见的学习古代与现代艺术,我不想摹仿别人,更不想抄袭,我也不打算求取‘为艺术而艺术’的庸俗目标。我只想根据对传统繁冗完整认知,描绘出属于我个人的理性独立意识,认识是为了创造,这就是我的理想,依据我自身的判断,在诠释这个时代的可俗……”现实主义传统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
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就作诗的需要而言,一件不可能发生却可信的事比一件可能发生却不可信的事更为可取。
2、现实主义的典型理论
典型(type)指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这个术语最初的意思是强调形象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康德和黑格尔都强调“理想”,只有通过这个别形象来显现理念的特点。
典型理论
①典型人物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
②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含
③典型人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1、典型人物的“整体个性”
单一与杂多
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2、典型人物的社会历史蕴含
卢卡奇
一个时代最重的社会道德的和灵魂的矛盾——在典型里交织成一个活生生的统一体。
恩格斯
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的含义
个人生活得具体环境
对个人生活环境产生影响的体现为社会发展趋向的历史环境
3、典型人物独特的审美价值
典型具有激发智慧和丰富感受的艺术魅力
典型形象突出地显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马克思
定义:典型人物——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4、典型化与典型性
典型化是一种艺术概括的方式和过程
典型化的过程
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典型性
艺术形象既是个别的,又因为体现了同类现象共有的特点而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即具有典型性的形象。
典型性是指现实主义文学在艺术概括(典型化)上所达到的程度。
b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文学表现形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出现。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文学表现类型,则形成于18世纪后期。
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
作乐,歌舞以娱神。——朱熹《楚辞集注》
一、浪漫主义文学与表现
艾布拉姆斯指出: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或一般艺术的论断,常常涉及诸如“流溢”之类使用内在的东西得以外化的隐喻。表现(expression)就是用的最多的术语之一。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代表了某种具有周期性的企图,它旨在使人的情感生活井井有条。
1750后西方各国艺术最显著地共同点就是拒绝认可现存的社会世界。18世纪后期艺术最强烈的倾向就是拒斥转瞬即逝的事物而向往恒久的本质。对纯洁质朴的追求又常常采取游历邈远之乡的方式。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主要体现在:①抒情性②个性化
1、抒情性
对诗的要求已不再是忠实于自然,而是“它是否真诚?是否纯真?是否属于符合诗人创作时的意图、情感和真实心境?”
高尔基论浪漫主义的抒情性。
“浪漫主义即是一种情绪,它其实是复杂的而且始终多少模糊的反映出笼罩着过渡时代社会的一切感觉和情绪彩。可是,它的基调是队新事物的期待。在新事物面前的惶惑,渴望认识新事物那种烦躁不安的神经质的向往。”
2、个性化
艾布拉姆斯说:人们普遍的用文学作为个性的标志-而且是最可信赖的标志-这是十九世纪初特有的审美倾向的产物。
浪漫主义个性化
浪漫主义批评家米尔认为“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在审视对象时的“心境”之中。
诗必须是忠实大么不是忠实于外界对象,而是必须忠实于“人类情感”。
雪莱把诗人视为“立法者或者预言家”。
“表现性”规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使浪漫主义文学在题材选择主体提炼和艺术表现方式上,都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
对抒情和个性的强调也推动了重视情感分析和个性研究的批评模式的形成。
浪漫主义文学的题材:1、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2、异国风情3、即使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题材,浪漫主义也会以丰富的想象将其描绘成一个理想的世界,或是创造超人英雄,或是描绘淳朴的田园。
意义: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想象的夸张,变异的形象和形态借助于理想化的方式和途径来表现情感、愿望和追求的文学类型.
二、浪漫主义理论的发展
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
朗基努斯的天才论
都对浪漫主义理论形成产生相当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就文学观来说是想像;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文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就西方文学的发展演变来说,浪漫主义的出现是西方从古典向现代的一次蜕变,从摹仿的文学观向表现论的文学观的一次蜕变。
1、浪漫主义论想象
浪漫主义之前理论强调想象的整合左右,浪漫主义理论则强调想象的创造力,即:赋予抽象修改的能力
强调想象可以“造型和创造”即强调想象的艺术概括作用。例:李瑛《黄河落日》最后一节想象构成了诗人对民族历史的一种感怀与象征
2、浪漫主义与自然
(1)、自然即人的本性
要求表现真实情感把抒情视为人的热情和生命力的释放。
(2)、自然即社会的对立物
以大自然作为题材批判社会世俗生活的平庸和奢靡
3、文体风格,象征与神话
浪漫主义的自然观,想象观和象征观是相互关联和相互蕴含的
神话构成浪漫主义想象人类和实在的基础
象征是浪漫主义表现情感的方式和工具
浪漫主义在表现方式上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
两种浪漫精神
由于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浪漫主义有了所谓的“积极”“消极”之分。
消极浪漫主义常常流露出感伤的情绪,甚至透露出晦暗病态的气息。
第四节现在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Modernism)即是一种文学思潮或运动,也是一种文学表现形态。
现代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衰落与20世纪中叶。
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合黑幽默等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对文学传统的破坏,在表现形态上具有一定的抽象和表现性,与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经验相关联.现在主义文学是一种与传统文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态的文学.
例:赫伯特里德论现代派绘画
达利《内战的前兆》
现代主义文学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
现代主义思潮形成于西方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感受和反思
但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人生经验却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都会遭遇的,而这些经验又是传统文学未曾涉足或者涉足不深的
如果说表现前人没有表现过的人生经验是艺术创新的一种标志的话,可以说现代主义文学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
一、现代主义文学与象征
1、什么是象征?
象征(Symbol)是用甲事物代表或者暗示乙事物,但作为象征的甲事物并非乙事物的替代物,甲事物本身同样重要。
象征具有暗示性和寓意性
2、象征表现与现代人生经验的对应关系
“如何表现精神创伤,心理扭曲,绝望情绪和虚无思想等人生经验,称谓现代主义文学面临的问题”
这是传统文学很少甚至从未接触过的经验,题材和主题。从而迫使现代主义去寻,建构自己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同时带来了现代主义在艺术观念合技巧方法上的探索与创新。
象征到了现代主义文学里,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表现的手法或技巧了。
象征由于暗示性合寓意性的特点,因为象征与其寓意之间的含蓄关系,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示意符号和主要表现形态。
二、文学传统的颠覆
以往任何时代都没产生过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新颖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