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及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剧情,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
    3、分析人物形象,欣赏人物语言
    4.分析并体会两个世代结仇的家族最后握手言和的思想意义。
    二: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纯真的感情,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品味饱含激情的语言,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读。通过朗读、品味、讨论和教师的适当点拨达到教学目的
    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方法:
    这篇戏剧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戏剧剧本的一般特点已经了解,而这篇戏剧除戏剧的一般特点外,和前两篇比较起来不同之处就在戏剧语言激情四溢,诗意盎然,另外还有二人爱情悲剧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要突破第一个难点就要引导学生多读,在朗读中体会语言中所饱含的感情,体会人物疾风暴雨般的内心活动。突破第二个教学难点要结合课本练习一,而练习一只介绍了人文主义思想,要理解这种思想就要给学生介绍文艺复兴,再结合戏剧的有关情节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设想
    让学生先熟悉情节,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语言,披文以入情,通过语言的欣赏体会人物的感情。在欣赏人物语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二人爱情悲剧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最后设置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让学生以学过的相同题材的课文来反观这篇戏剧,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学生的思维。在比较中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语言欣赏除练习二外让学生自己选择欣赏的对象,在作品主题的把握上让学生自己能表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关情节。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简介莎士比亚及剧情
    2、梳理情节,理清思路。
    3、品味戏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2分钟
    爱情题材历来被文学界称为“永恒的题材”。我国古代从《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到乐府诗中的《孔雀东南飞》到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无不体现这一永恒的题材。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部以爱情悲剧为题材的戏剧。以前我们已学过了《孔雀东南飞》,了解了乐府诗中的爱情悲剧,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近莎士比亚,学习他笔下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二)解题5分钟
    1、作者介绍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他幼年时就对戏剧
产生了兴趣,他曾进过文法学校,接触到古代罗马的诗歌和戏剧。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曾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登台演戏。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三个时期。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步成就时期,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主要作品有喜剧《仲夏之梦》《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五世》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1601~1607),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一般称为悲剧时期。这时正值英国社会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的转折时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作者悲观失望,因此作品的基调悲愤、阴郁。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期(1608~1612),可称为传奇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居住乡间,从事传奇剧的写作。在这些作品里,对现实的黑暗还有所揭露,但不再是抗议、批判的态度,而是和解、宽容的态度。主要作品有《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
    2.剧情简介:让学生看课本注解一20分钟
    (三)初读课文: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达到识字并梳理情节,理清思路的目的。
    1.正音识字:出示以下练习
    a、给下面的字注音
    坟茔;踉跄,唿哨,窥伺,骨骼,殓衾,蛆虫,巉岩,骷髅,冗繁。
    b、辨形
    茔,莹;携,镌;聘,骋;殓,敛。
    2、.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讲故事,在此基础上梳理情节,理清思路
    A、让学生结合课本注解概括戏剧故事
    B、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后明确:课文节选部分是全剧的最后一场。前半部分(由帕里斯出场到朱丽叶死去)写朱丽叶殉情。后半部分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两个家族的家长,痛悔不已而终于和解。
    四、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二品味饱含感情的如诗语言。15分钟
    教师点拨: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剧作创造了语言的奇迹,让每一位读者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魅力。他的语言就是上帝,在塑造着人物性格,也在改变着人物命运;他的语言充满诗一样澎湃的激情,屡屡掀起读者情感的波涛。请细细品读这篇文章的语言以及蕴含的情感。
    1、品读经典,我们不能去做空洞的分析,要全心地深入到作品内部去,用自己的心灵、思想去感应它、体验它,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学有所得。学习戏剧,最好是能把它搬上舞台,通过表演去理解作品,即使不能,我们也应通过反复品读,去理解它。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同样感召着我们,吸引着我们,那就让我们走进戏剧,去结识罗密欧与朱丽叶吧。
    A、师: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文中三处朱丽叶的对白,并谈谈你的理解?
    读完讨论后明确:
    第一处刚刚醒来的朱丽叶,第一句话便问夫君,寻罗密欧,反映了她渴望与爱人重逢,充满了对爱情的幸福的向往。第二处罗密欧已死,朱丽叶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陪伴罗密欧,选择了殉情,这充分表明了她对爱的无比忠贞。请你再谈谈对第三处的理解。
    第三处当听到有人来了时,朱丽叶果断地寻求速死,进一步表现了她对爱情生死不渝的忠贞。
    B、我们再回头看看罗密欧。刚才,我们的两位多情的罗密欧虽然读得不错,但在表现罗密欧内心情感及其性格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面我们听听名家是如何读的,请大家在听读的过程中,想想这些对白表现了罗密欧怎样的心情或性格特点?(用媒体播放名家
朗诵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
    师:听了这段朗诵,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来谈一谈你对罗密欧的心情或性格特点的理解。学生可能谈到的有:
    1、罗密欧与仆人刚出场时罗密欧对仆人说的一段话。在我的印象中,罗密欧应该是一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青年,但在这一段台词中,我却读出了一个暴躁狂怒的罗密欧。使他变成了一个暴躁的人?:因为他认为朱丽叶死了,这给了他很大的打击,甚至失去了理智,所以变得暴躁了。
    师:很有道理。请同学们再谈谈其他几处。
    2、文中“我要掰开你的馋吻,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和“年轻人,不要激怒一个不顾死活的人”,还有“我爱你远过于爱我自己,因为我来此的目的,就是要跟自己作对。”这几句话,都表现了罗密欧殉情的决心。
    3分钟小结:同学们,通过以上的阅读与交流,我们清晰地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生死相恋的情人,都对爱情充满执著与坚贞,他们对爱情怀着至高无上的忠诚与迷狂之情。他们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几百年来,一直感动着世人,鼓舞着世人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生活,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名字,也成了忠贞的爱情的象征。
    五、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朗读罗密欧的第六段独白并欣赏人物的语言,下节课检查。
    板书见后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二人爱情悲剧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
    2、理解作品的主题
    3、比较鉴赏《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第一课时的课后练习15分钟
    学生欣赏的可能有下列句子
    1、文中“我要掰开你的馋吻,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和“年轻人,不要激怒一个不顾死活的人”,还有“我爱你远过于爱我自己,因为我来此的目的,就是要跟自己作对。”这几句话,都表现了罗密欧殉情的决心。
    2、我们再体味体味罗密欧临死前的这一大段台词,揣摩一下罗密欧的内心世界,比如,为什么罗密欧说这是“一个胜利的坟墓”?又说“这是一个灯塔”、“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
”应怎样理解?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1:我认为,罗密欧可能是觉得能冲破一切阻碍与朱丽叶在一起这就是胜利。
    生2:我想,把“坟墓”喻为“灯塔”,可能和灯塔指引航向的作用有关。
    师:是它指引着帕里斯和罗密欧到这里与朱丽叶同死,这实际上是说朱丽叶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太高了。
    生3:对“华堂”的理解,我觉得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理解,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她的美貌使墓窟变成华堂”,可见强调的是“她的美貌”,把“坟墓”喻为“华堂”,是因为朱丽叶太美了,即使为她而死,也是愉快的。
    师:这位同学很会理解句子的含义。通过提取句子主干法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看来这位同学很会学习,平时很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与活用。
    3、“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她的吗?”老师怎么读出一股“醋”味来?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我认为这是嫉妒!他嫉妒死神夺走了朱丽叶,这还是来写罗密欧内心的悲痛和对朱丽叶深深的爱的。
    师:理解得很深刻。正是这种“嫉妒”性的语言,反衬出朱丽叶的美来,同时写出罗密欧对朱丽叶深沉的爱。
    师:“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指什么,这儿用了什么修辞?
    生:应该是指毒药吧。因为后面说:“我干了这一杯!”且跟着一个舞台说明(饮药)。如果是这样,那这儿用了比喻修辞。
    师:是的,这儿用比喻表现了罗密欧的痛苦与绝望,这是罗密欧义无反顾地走向死亡之前所表达的最后的心声,我感觉和大家在一块儿学习,真的很长见识。 剧本的特点
    二、我们欣赏了戏剧的语言,下面我们结合课后练习一讨论二人爱情悲剧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15分钟
    教师点拨:这部戏剧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14至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兴起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
    1、让学生阅读练习一中人文主义的介绍,然后结合人文主义的内涵讨论二人爱情悲剧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
    学生以同桌为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表看法。
    明确: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人文主义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用“人权”与“神权”相对抗;反对封建思想,提倡个性解放,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冲破世仇恩怨,追求真正的爱情;反抗封建制家族观,秘密举行婚礼,为爱而双双殉情;两个结怨很深的家族的握手言和等都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2、.作者为什么在结尾安排了结怨多年的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和好呢?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悲剧,但无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风格,都和这一时期的喜剧接近。这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由于双方家族是世仇,两个青年无法结合,终于殉情。两个原本武斗不断的家庭,在各自失去了心爱的儿女,得到了复仇的最惨痛的结果后,两个家族却没有再像过去那样发生大规模的械斗,而是显得非常冷静。亲王适时地劝导后,凯普莱特说:“啊,蒙太古大哥!把你的手给我。这就是你给我女儿的一份聘礼”看来凯普莱特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这血的代价。蒙太古也说道:“但是我可以给你更多的。我要用纯金替她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
任何塑像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两家的握手言和说明,第一,年轻的一代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举动已冲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且取得了胜利;第二,这一结果象征了人文主义理想与封建思想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3、提问:如何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
    明确:剧本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深刻地体现了它的社会意义,即鲜明的反封建倾向。莎士比亚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人文主义思想的封建贵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巧妙地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三、研究性学习15分钟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同是爱情悲剧题材,试比较鉴赏两篇课文的异同。
    1.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梳理。
    明确:相同:这两篇文章都是歌颂青年男女对纯真的爱情、美好的生活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封建社会的反抗精神。
    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观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朽的封建意识。而悲剧的结尾,两个世仇之家面对儿女的尸体幡然醒悟,握手言和,这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人文主义的胜利。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本是一对恩爱夫妻,但却双双自杀殉情,他们的爱情悲剧说明在封建礼数的束缚下,人们不可能获得自由幸福的婚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首叙事诗的写作意图:一方面是揭露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指出它是婚姻悲剧的根源;另一方面是歌颂焦仲卿、刘兰芝忠于爱情的崇高品质以及以死抗争的反抗精神。四、课文总结
    学习莎士比亚的剧本,应首先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特。他笔下的悲剧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他的戏剧以语言丰富著称,有人说他的用词是“千古独步”。另外莎士比亚戏剧的重要特点是各种戏剧因素的有机结合。在莎剧中“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和古怪混合在一起”。在他的一些喜剧中有悲剧的成分,而在他的一些悲剧中又有喜剧的因素,特别是他的早期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个典型。
    五|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讨论写一篇比较赏析的文章,下节课检查。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课时:
    追求爱情
    决斗为爱假死人文主义
    家族和好
    殉情
    家族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