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戏曲人民性和平民性特征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从古至今深得广大百姓的喜爱,这不仅仅是这些戏曲的曲调优美.舞台表演丰富精彩,更多的是中国戏曲的人民性和平民性特征,在每个时代的戏曲作品中我们百姓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引发我们深思和感叹。中国戏曲艺术也是取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戏曲扎根于人民生活
人民性简单来说就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东西,真正具有人民性的戏曲是人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是符合人民生活的戏曲,而不是那种天马行空的东西,戏曲其起源于民间,并在民间流传,是真正土生土长扎根于广大劳动众之中的艺术,是为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戏曲的人民性,就是在于他和广大人民众的精神联系。比如说关汉卿的《窦娥冤》有一个明显的语言特征就是语言的民间化程度高不仅具有宋元时代通俗的文学中的口语,还包括当时民间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等,语言形式丰富,贴近市民阶层的生活,体现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人民性特征,剧中使用大量民间口语:“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小的是念佛吃斋人,不敢做昧心事,这些浓缩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通俗的语言。《窦娥冤》写一
位女子的冤情,在关汉卿的剧本里,有很多对于那些底层女子充满同情之心的叙述和描写,窦娥就是这类女子的典型,关汉卿不仅写他的悲哀人生,更多的是展现出这位女主人公的善良情怀,窦娥在刑堂上违心的承认毒害张驴儿父亲的罪行,是因为他对婆婆的孝心,这是站在中国古代广大无辜受罪的平民的角度上,宣扬的是人民众的传统美德,戏曲作品中流露出的人民的立场以及基于这种立场的对于人民的同情、颂扬的态度。通俗的戏曲语言可以让复杂的剧情清晰化,提升观众的观赏趣味。这就是戏曲的人民性特征之一。
、戏曲映衬出人民生活
元代的爱情婚姻剧精品很多,如《拜月亭》、《情头马上》、《西厢记》、《倩女离魂》等,这些爱情剧讴歌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封建制度和封建观念的斗争。如《西厢记》描写了崔莺莺和张君瑞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及其与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婚姻制度的矛盾冲突,歌颂了青年男女的自由而真挚的爱情。这些爱情婚姻局大多洋溢着自信欢快的情调,有的作品以男女婚姻圆满的大团圆作为结局,表达了人们追求爱情婚姻理想的愿望。这也是在广大人们众的立场和期望中展现的。符合大众的心理,
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今天的社会,这都是可以引发广大人民的共鸣和深思,这样的戏曲反映出人民众的愿望。中国因为地域的广阔,不同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戏曲文化的诞生,各种地方戏的繁华和流传,通过这些戏曲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各个地方的生活百态,风土人情,从宋元到明清,民间戏剧发展迅速,演出遍布全国各地,在农村的村社庙台从事演出的戏班,因民间祭祀活动而产生,其比起祭祀礼仪更具有吸引普通民众的实际效果,乡间演剧的发展,成为中国戏曲发展丰富多彩的契机,也由此形成中国戏曲多元化的格局,中国南方地区出现不同于北方的声腔,比如弋阳腔的演出故事具有很强的民间性,更契合普通民众的趣味,注重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这也是地方民众所注重的东西。这些戏曲也映衬出我国人民对传统美德的传承。戏曲的艺术特性要求它应该拥有一个庞大的观众体,所以当我们大汉戏曲艺术是民族瑰宝的时候,不要忘记那些最普通的人民大众,戏曲作品中反映出我们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女性处于社会的底层,作为时代的反映和文艺的主体,他们成为了元代杂剧的作家们所关注的焦点和投入的热点,充分利用戏曲这一载体把社会形态展现出来。
剧本的特点、戏曲点亮世俗百姓的心灵
平民性是戏曲的一个本质特点,它以市民彩作为其独特的表达,它以市井风格作为其存在的资本,涂抹出彩斑斓、描画出悲欢离合,在灯火明灭的舞台上,点亮世俗百姓的心灵,给他们以精神的愉悦和心智的启迪,中国戏曲能顺利传承,依靠百姓的认同、欣赏传承下来,平民性非常重要。比如说丑角,作为喜剧人物在戏剧中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艺术特点是轻松、诙谐、风趣、真实,或有点酸楚,不管是严肃的正剧,还是明块的喜剧,都有他重要的地位,在戏曲剧有无丑不成戏的美誉,丑角虽然在戏曲行当中位居末座,但是,在中国戏曲绵延千年的历史中,最后能在戏曲行当中占有稳固地位,除了它自身的艺术魅力之外,和他的平民性是分不开的。元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巅峰时期的结晶,他所具有的强烈的平民化彩,有着独特的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元杂剧中的人物从身份、地位来讲,以平民为主,也有出身高贵的人物作为主人公,这些非平民形象则呈现出与贵族化相反的平民化倾向,其心理章台和是想感情和一般百姓是一样的,人物性格朴实无华、天真自然、敢于斗争,让世俗百姓看到自己体的重要性和现实性,精神和心灵上得到了启迪和安慰。戏曲中的人物形象众多,恰如我们的现实生活,包罗众生百态,打破森严宫墙的阻隔,涌进来一大有血有肉、富于生命力的、喧闹而真实的平民百姓。戏曲的人物体系体现出鲜明的平民化倾向。
、平民戏曲顺应民心,通俗易懂
自戏曲起源以来,戏曲就是娱乐人民大众的一项活动,是最贴近百姓生产生活的艺术形式。不论是祭祀还是祭天,人们用这种最传统的艺术形式来抒发情感,有的庆祝丰收,有的祭奠先人。这完全取决于人民的意愿,从而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创作出了不仅顺应时代潮流又为广大人民众所接受的戏曲。
古老的戏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中积淀最丰厚的一个部分,它受众面广、影响大、文化底蕴深厚。许多社会低层的民众就是通过看戏懂得了事理,学会了做人。而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的往往又是大团圆的结局和恶人被严惩好人得到好报。这些在戏曲中也均有体现,如清正廉明大公无私的红脸包公、海瑞、况钟,人民耳熟能详妇孺皆知,他们惩恶扬善最后成为千古佳话。如元杂剧《窦娥冤》、《蝴蝶梦》;明清传奇《珍珠记》、《清忠谱》、《十五贯》、《侧美案》、《大红袍》等,这些都有它的产生背景,元代残酷的种族统治,明代宦官、奸臣当道,清代到明代的包公戏为民请命,直接由包公断案,反映了人民强烈的愿望。好的结局往往能使人反复回味,也更为人所接受,所以古代戏曲往往以大团圆形式结尾,负心汉最后改邪归正,坏人得到其应有的惩罚。清官戏反映了现实又表达了
作者的理想,反映了众的情绪,寄托了他们的希望,这些都是清官戏得到广泛认同并广为流传的关键所在。
、戏曲的功能性是平民化的关键
戏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功能、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戏曲的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它促使广大观众走进剧场走进戏园。戏曲就是一种与观众面对面最终以舞台呈现的一种艺术形式,直观性很强,接受者的层次又及其复杂。因此戏曲要保持娱乐功能才是戏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戏曲的题材也有很多,其中不乏爱情类题材,《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这一幕幕的爱情戏多表现婉转缠绵的男女恋情,包括相思、热恋、离别、怨恨等情感。爱情戏备受欢迎往往是人自身作为感情动物所表露出的情感,这类题材强烈暴露出一般的人性和人们普遍的长期压抑着的自由欲望。这类爱情戏在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门当户对”的桎梏下,年轻男女的婚恋往往成为牺牲品,在当时的封建高压下轻人想冲出束缚的思想就是离经叛道,因而剧作家就只好把这种美好的愿望搬上舞台,通过演员之口讲出人民的肺腑之言,这些戏以“天下有情人终成
眷属”为结局,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的强烈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戏曲的发展也会随之变化,作为世界最早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中国戏曲,经过岁月的沉淀,古老的戏曲艺术将会被更多人热爱和传颂,永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