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2021.3|壁垒,实现性别的流动性。泥塑文化的内在矛盾性已经
引起相当一部分泥塑粉的关注(见表2)。
五、结语
泥塑既是对传统性别规范的突破,
又是这一规范的缩影。泥塑有助于改变性别刻板印象,
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反抗性。泥塑创作者利用性别转换这种游戏般的消解方式,缓解了女性在现实中处于被凝视地位的焦虑。不过,大多数泥塑爱好者只是将泥塑当作一种愉悦的感官体验,而非探索性别议题的工具。她们对泥塑的
认识仅停留在娱乐甚至猎奇的层面,
并不会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性别政治。
泥塑粉自身没有强烈的出圈意愿,
不了解饭圈文化的圈外人也缺乏对泥塑的兴趣。在社交媒体与创作平台的同类推荐算法下,这两部分
人越来越难产生交集,也就更谈不上产生影响了。泥塑最稳定的存在状态就
是这样一种小众体的围城,
外面的人进不来、也没想过进来,里面的人守着“快乐老家”
不愿意出去,而迭代的推荐算法则使城墙越来越厚。
然而,2020年引发饭圈和同人圈大地震的“227事
件”让泥塑第一次被曝光在主流文化的审视之下,
也就是所谓的“出圈”。由此引发的对创作自由的思考,更是让泥塑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227事件”之后,泥塑在饭圈内不再是某种禁忌或癖好,而是被越来越多的粉丝体所接受和包容,与此同时,它也被更多饭圈以外
的人所知晓。泥塑虽然因粉丝的娱乐消费需求而诞生,
但却在“227事件”后被推上主流文化舞台的一隅,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泥塑对社会
性别议题的现实影响力,
彰显了它的反抗性。注释:
①CP 粉:自行将动画、影视作品中角配对为同性或异性情侣的粉丝。
②腐唯:只喜欢某一个明星,并且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给该明星拉郎组成腐向CP 的粉丝。
参考文献:
1.雷雨萌.中国粉丝体中的逆苏文化探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9.
2.漫士呓语.肖战AO3风波:饭圈体何以“侵入”公共领域[EB/OL].2020-03-02.mp.weixin.qq/s/Ub561s8DWHo-dPdqf86P-A.
3.李静.泛CP 文化:“我可以单身,但我的CP 一定要结婚!”[EB/OL].新京报书评周刊,2019-02-02.mp.weixin.qq/s/p7CliZF6xHosLN8DzI1gug.
4.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5-25
5.
(作者均系厦门大学学生;
指导老师:杨玲,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一、“狗粉丝”文化概述
提及“狗粉丝”,众多的言论均与网名为
“带带大师兄”的孙笑川有关。然而,“狗粉丝”
这一称谓其实在网络直播诞生之初就已出现。2013年,协警李赣是最早活跃
在斗鱼直播间的网络主播之一,为博人眼球,他在直播中时常使用“钓鱼”与“互喷”
等手段。此类行为使其粉丝体在壮大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分化。他把支持自己的人称为“嗨粉”,对其进行反击或抹黑的则称为“狗粉丝”。“狗粉丝”通过加工工作室内主播的日常言行来制造网络话题。随着体的不断扩大,狗粉丝们逐步吸纳其他网络亚文化元素,如川渝方言、东北方言、emoji 表情等,充分利用符号、表情、谐音来替代一些敏感或粗俗
的词。特殊的话语体系不仅增加了表达的幽默性,同时
还避免了因使用敏感、低俗词语而遭到封禁。
“狗粉丝”们或进入直播间与
“偶像”对骂,或转移至微博等社交平台,在各种热点丑闻下跟帖,
将丑闻的元凶安置在主播孙笑川等“偶像”身上,让不明真相的人对其进行攻击,引发各种骂战;
或是借“偶像”之名,恶意中伤或散布对公众人物不利的言论引起网络风波,
比如曾引发广泛关注的“蔡徐坤激光笔事件”
和“孙笑川、陈冠希隔空骂战事件”。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孙笑川”们不仅不会同抹黑自己的“粉丝”
决裂,反而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与他们频繁互动,借助流量资本谋一己之利。资本与低俗文化的合流势必会对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
响,只有对“狗粉丝”文化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才基于原型理论的“狗粉丝”亚文化研究
□黄婷婷
雷永嘉
摘要:“狗粉丝”文化源于斗鱼6324直播间产生的一套恶搞、造梗的话语体系,
现已发展成一种极具代表性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狗粉丝”文化已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分析“狗粉丝”文化形成的心理动因,
并为消解这种阴影型人格提供了理论指引。关键词:“狗粉丝”;原型;阴影;人格面具;自性;网络人
格
153
能获取对其进行抵制的有力武器。
二、基于“原型”的溯源:“狗粉丝”文化形成的心理动因
(一)原型理论概述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曾提出一系列原型意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原型理论。他认为,“人格面具”“阴影”及“自性”是实现人格整合的三个重要原型意象①。“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对理想自我的描绘,代表着人们希望公开展现的“自我”的一面;“阴影”揭示着个体意识中的阴暗面,代表了人性中被否认和掩盖的部分;而“自性”则是人格发展和成熟的最终目的,它统摄和整合着“人格面具”与“阴影”,使二者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在“狗粉丝”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中,阴影型网络人格起着主导作用。
(二)典型人格“阴影”投射对象的形成
在荣格的理论中,“阴影”潜藏于意识中从未被认识的“自我”部分,它代表了人性中阴暗的、未被意识到的激情和欲望②。阴影的存在是一个人内心不能接受的东西,按荣格的话说:“阴影能够使很有秩序的自我感到震惊并压倒自我。”③当意识受到威胁时,它就会把“阴影”的内容以一种强烈的、非理性的方式投射到他人身上,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仇视,甚至是集体的偏见与迫害。孙笑川成为人格“阴影”的投射对象,原因在于他聚合了大众人格“阴影”的众多特征。从孙笑川的个人形象和人生经历中可提取出一些关键要素:他相貌平凡,工作态度消极,事业不见起,脾气较急躁,感情受挫……然而,以上这些
要素并非孙笑川所特有。在当今社会,这些负面的要素也或多或少地击中了其他青年的人格阴影。“狗粉丝”体从孙笑川身上看见了自身的“阴影”,但却不敢承认,于是以语言攻击的形式将“阴影”投射到孙笑川及其他人身上,以获得一种病态的心理平衡。
(三)阴影型人格网络再社会化的过程
荣格认为,“人格面具”代表了个体和社会之间在“一个人应该表现为什么样子”这一问题上调和的结果④。人格面具往往经过个人的设计与美化,目的是展现心中趋于完美的理想形象,是人格理想的自我实现。孙笑川却反其道而行之,在网络媒体上以自身的负面形象去迎合受众。孙笑川初入直播间时因木讷、呆滞而招致观众的辱骂。在逐渐适应这种辱骂的过程中,他掌握了直播行业的一些运作规则,也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直播理念:他在迎合观众的需求的基础上,主动把握直播间里的话语走向,能够灵活地造梗和接梗。本作为“阴影”投射对象的他却在这种互动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因此,他更加肆意地将自己人格的“阴暗面”向观众释放。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孙笑川在网络交往中逐渐到了一条完全放弃人格面具,以“阴影”融入社会,在网络上实现再社会化的路径。
肖战227事件怎么回事(四)阴影型网络人格的扩散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展现他的“人格面具”,在网络上亦如此。“人格面具”所展示出的道德感和价值观通常也成为人们评判他人的依据。网红“凤”的
网络“表演”曾遭致骂声一片,是因为人们认为她毫无自知之明。人们对她的评判符合传统的价值观,尚属理性的范畴。但如果我们了解孙笑川被“狗粉丝”们“追捧”的始末,便会发现人们对他的辱骂常常毫无来由。
“狗粉丝”们常把一些与孙笑川无关的负面新闻与其进行强行关联。他在微博上发布任何内容都可能招来直接的人身攻击,即使是支援防治尘肺病的公益事业或是为时事做正能量发声也能招来谩骂。
由于在与“狗粉丝”互动的过程中孙笑川的热度逐渐上升,甚至从中获利,因此,“狗粉丝”将孙笑川作为泄愤的工具,释放自身人格“阴影”的对象的同时,也将其作为以阴影型网络人格融入社会的典范,并纷纷对其进行效仿。
荣格认为,“阴影”原型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⑤。在物理空间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人格“阴影”经常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挑战,因而时常处于被压制的状态。而网络的匿名性则使人们误认为到了一个可以肆无忌惮释放人格“阴影”的场所。人们沉湎于狂欢式的发泄中,深受其害而不自知。
三、“狗粉丝”亚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新型网络暴力的形成
近年来,网络上有不少审丑现象,它们本质上是具有成功的“人格面具”的人对携带着不成熟、不成功“
人格面具”的人的抨击和打压。这类网络审丑现象很容易就会转化为网络暴力,比如大量网友对“网红”庞麦郎、凤的批判。在网民眼中,他们对“人格面具”的经营是失败的。庞麦郎希望展现出自己富有才华和创造力的一面,这是他自身对“人格面具”的理解和呈现。但是在大众看来,他所展示的“才华”和“创造力”并不符合主流的审美,遂鄙夷地认为庞麦郎不自量力。
“狗粉丝”对孙笑川的抨击与网民对凤等的唾弃则有显著的差异。孙笑川塑造“人格面具”失败,则转而放弃“人格面具”,彻底以阴影型人格活跃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在网络上以言语攻击凤、庞麦郎等人,是出于自身拥有正常“人格面具”的一种带着“自上而下”意识的道德审判或是价值判断。而“狗粉丝”对孙笑川的攻击则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较为理性的批判,而是运用纯粹的具有攻击性、羞辱性的话语,有意将自身也拉低到与批判对象孙笑川同一道德层次甚至更低的层次,对其实施网络暴力。为了对孙笑川之类的“偶像”进行恶意攻击,他们不惜牵连其他毫无关联的公众人物,因此有了前文提到的XX明星事件。“孙笑川”们和“狗粉丝”们在网络空间中彻底失去了“人格面具”的制约。他们散布着完全不经过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话语,随心所欲地释放“阴影”,毫无底线。
(二)网络阴影型人格对现实的入侵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其缺少了现实交流中必要的约束机制。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狗粉丝”们出离传统的道德体系,以其独特的话语体系肆无忌惮地通过戏弄和诋毁他人寻求乐趣,并实现自身的身份认同。部分“狗粉丝”以“别把抽象带进现实”为口号,割裂现实空间与
网154
|RADIO&TV JOURNAL2021.3
络空间,以保护自身的合理性。但网络人格其实是现实人格的拓展,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徐子连认为:“网络人格是人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同时也是在网络亚文化圈内塑造成与普通社会人格相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人格特征。”⑥
荣格认为:“心灵是整个人格的体现,它由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部分组成并包含一切意识和无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且主人格和次级人格相互并存,各自保留一定的自主性。”⑦“狗粉丝”的网络人格是在网络这个特殊的交往环境下形成的次级人格,这种次级人格总是希望通过“另一个主体”,即以孙笑川为代表所形成的阴影型个人无意识来确立自身的独立存在。呈现在孙笑川身上的“阴影”也正是狗粉丝们内心“阴影”的无意识投射。由于意识和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关联性,这种网络人格必将影响现实中的主人格,这种影响最明显地表现为语言使用上的变化。“狗粉丝”在网络环境中习惯性地使用“黑话”体系,且由于目前网络交往行为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狗粉丝”们在网络上的失范行为很少受到惩罚,长此以往,这套“黑话”体系便很自然地迁移到现实社会中,从而影响健康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四、荣格原型理论对消解阴影型人格的启示
荣格的原型理论不仅帮助我们洞见了“狗粉丝”亚文化形成的心理动因及其消极影响,还为我们尝试消解其负面影响提供了理论指引。荣格指出,“人格面具”和“阴影”这两个普遍存在的心理原型共存且又相互对立。一个人要融入社会,必须借助“人格面具”。相应地,在“人格面具”之下被压抑的“阴影”也会随之产生,它代表着人潜意识中丑恶、卑劣的一面。一个社会化的人不可能仅仅保持着“人格面具”而消灭“阴影”,反之亦然。所以在此基础上,荣格提出了“自性”这一原型来调和两者的矛盾。“自性”在荣格看来是人格发展和成熟的一条途径。
“自性”是统摄和整合“人格面具”与“阴影”的一种原型,人格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自性”。但“自性”并不是人格成熟发展的成果,而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自性”在集体潜意识中是一个核心的原型,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它把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节中的显现都吸引到它的周围,使它们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它把人格统一起来,给它一种稳定感和一体感。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是充分的“自性”的完善和实现⑧。
根据上文对三种原型的阐释,“狗粉丝”体的行为体现了对“人格面具”的抛弃和对“阴影”的完全释放,而大众的日常呈现则更多的是对“人格面具”的展示和对“阴影”的压制。依据荣格的原型理论,以上两种倾向都是对人格的错误认知。
现代社会不仅把人拆分成一个个原子化的个体,还将个体的生活置于多维的空间中。人们将自己的生活拆分为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两个维度,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不断切换自己的角,以多样化甚至碎片化的姿态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建人的“同一性”和“整体感”则显得十分重要。学者埃里克森(Erikson)认为,是否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并由此感受到整合感是判断个体人格是否健康的一大标准。这种整合感能够让一个人成为由社会、生物和心理三方面因素形成的统一体⑨。自我同一性使人拥有自主的内在一致和连续感,有了同一性带来的完整和连续性,自我才能够拥有明确的方向和意义感。个体同一性割裂的原因在于自身无法正确处理“人格面具”和“阴影”的关系。荣格的“自性”原型便提供了一种整合的方法。自性化要求达到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要求人们不对“人格面具”过于执着和依赖,不对“阴影”过于否定和压抑,接受心灵的自然呈现。
五、结语
荣格原型理论帮助我们深入地洞见了“狗粉丝”亚文化产生的心理动因,并为抵制这种低俗消极的亚文化现象提供了理论参考。“狗粉丝”亚文化带有显著的解构性和污名化倾向,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后现代彩。然而由于互联网的流量逻辑,“孙笑川”们却借着这股热度与资本合流,成为另类网红,甚至逐渐摆脱失败者的形象。虽然对“孙笑川”们和“狗粉丝”的声讨不绝于耳,但趋利而往的也不乏其人。要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交往空间,我们尚需对“狗粉丝”文化的成因、传播逻辑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王明惠.基于荣格原型理论的大学生网络人格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6.
②张日升,邓小龙.荣格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56-
58.
③施春华.心灵本体的探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79-80.
④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4.
⑤郭燕燕.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阴影及其对人格发展的意义[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03):4-7.
⑥徐子连.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异化及其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07-109.
⑦范红霞,高岚,申荷永.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人”及其发展[J].教育研究,2006(09):70-73.
⑧吴和鸣.分裂与精神发生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8):575-576.
⑨王明惠.基于荣格原型理论的大学生网络人格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6.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直播伦理失范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YBCB061。
(黄婷婷:重庆文理学院讲师,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雷永嘉:重庆文理学院学生
)
155
视听2021.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