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虽逝,世界已改,但只要歌声响起,我们便禁不住热血涌动,心中泛起无可争辩的波澜,因为这些旋律裹挟着我们一段宝贵的生命,承载着我们青春年华的无尽悲欢。朋友,你是否也曾从歌中的那段岁月走过来......
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通过了一个决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1950年《二泉映月》,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以研究保存民间音乐为目的,委派著名中国音乐史家、民族音乐家杨荫浏为首的采风小组,慕名到了当时贫病交加且荒废音乐已达三年之久的阿炳,为其录制作下三首二胡作品和两首琵琶作品,《二泉映月》得以流芳后世。
1951年《歌唱祖国》,1950年《大众歌选》第三集在首篇的位置发表了王莘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这是这首歌第一次面世,逐渐在华北地区的工人和学生中间流行开来。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规定在这一年国庆节时,除唱国歌外,以《歌唱祖国》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为全国歌唱的基本歌曲。
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1950年11月25日由新华社所发的电讯稿中,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部队连政治指导员麻扶摇所写的一首出征诗《打败美帝野心狼》。而当时的作曲家周巍峙受到其中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也迅速根据这首短促、铿锵的诗,谱写下了同样激昂、豪迈的曲,并最终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这首歌成了忠实再现那段历史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的记忆里。
1953年《敖包相会》,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而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据影片编剧之一的玛拉沁夫介绍,他将《敖包相会》的歌词写好后,著名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来到了他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成。
1954年《我是一个兵》,新中国成立后,众歌曲创作十分踊跃。这些作品大多继承了革命音乐的传统,以反映新中国建设面貌、鼓舞人民劳动热情为目的。《我是一个兵》荣获新中国举第一次优秀众歌曲评奖活动一等奖,反映了建国初年的军旅热潮。它以音乐的形式,为新时代的中国军人树立一个相当鲜明和典型的形象。
1955年《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没有人想到,就是这
么一首当年为电影《祖国的花朵》量身定造的电影插曲,竟然能传唱半个世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并在他们成年后,又将接力的火种,传播给更新的下一代。
1956年《我的祖国》,(故事片《上甘岭》插曲)乔羽词,刘炽曲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最真挚深沉的情感,加之优美动听的旋律,这首歌是中华儿女歌颂自己“美丽、英雄、强大”祖国的真实心声。又请郭兰英演唱,并在当时录音条件最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间塌台当时就把它作为一般歌曲(非电影插曲)播了出去,没想到立刻就流行起来。后来到电影《上甘岭》播映时,很多人都会哼唱了。
1957年《婚誓》,《婚誓》由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创作,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年摄制的《芦笙恋歌》的插曲。作曲者雷振邦,来自我国满族。从小接触京戏的他,在成年后因为有感于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因此开始大量采集各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可以说,在中国民族音乐世界化、现代过的过程中,雷振邦是继王洛宾之后,又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1958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发表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因为其流畅动听的旋律与优美柔和的
意境,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如今,这首歌曲已成为许多少年合唱团校内校际演出活动必选曲之一,但实际上它当年问世的背景却仍然和政治大环境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文艺政策下的命题作品。
1959年《唱支山歌给党听》,“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每当才旦卓玛深情的歌声响起,我都不由驻足倾听。60年代初,歌唱家才旦卓玛曾因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而红极一时。
1960年《红娘子军连歌》,1960年,梁信编剧,谢晋导演,祝希娟、王心刚、陈强主演的电影《红娘子军》公映后,举国轰动,海南的蕉风椰雨,洪常青、吴琼花的飒爽英姿深入人心;《红娘子军连歌》也不胫而走,“向前进,向前进”的旋律响彻大江南北。
1961年《洪湖水浪打浪》,1961年,改编自歌剧的电影《洪湖赤卫队》公映,而片中的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因为在当时革命歌曲的时代主题之外,还拥有非常优美的抒情旋律,也很快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并在1962年获得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1962年《白毛女》,1962年,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
由舒强导演又组织排了一次《白毛女》,周恩来总理亲自观看指导。而由郭兰英演唱的一曲《北风吹》,不仅为整部歌剧奠定了一个好的开头,更因为其借鉴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而为中国民族歌剧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1963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视剧《冰山上的来客》,邀请作曲家雷振邦之女雷蕾来担任音乐创作,雷蕾希望保留电影版中的经典歌曲以唤起大家的回忆,主题歌仍然使用了《怀念战友》,片尾曲则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版中的7首歌曲都将保留在电视剧中,而雷蕾在老歌的编曲中加入时尚的音乐元素。男声由塔吉克歌唱家阿洪尼克演绎,女声则是青年歌手张芯。
1964年《英雄赞歌》,《英雄儿女》是广大众熟悉并喜爱的故事影片《英雄儿女》中的主题曲,也是中国电影音乐史上的经典歌曲之一。这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杰出作品,剧本由毛烽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而成。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1965年《长征组歌》,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后,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随后,
作曲家晨耕、生茂、唐河、迂秋等人选用了其中的10首谱上旋律,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1966年《我们走在大路上》,它是周恩来总理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1966年,他还亲自在天安门城楼上,边打拍子边指挥百万演唱这首斗志昂扬,并让人意气风发的红经典。
1967年《大海航行靠舵手》,1967年11月29日,林彪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次学习著作积极分子大会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思想。”同年12月26日,正值74岁生日,这句题词经万维生设计,被北京邮票厂印成了面额8分的邮票。而“大海航行靠舵手”正是中最经典的歌曲之一,甚至成为的一种音乐记忆点。
1968年《红灯记》,1968年,中国京剧团和中央乐团根据它改编创作了钢琴伴唱《红灯记》,由殷承宗演奏钢琴,庚金打鼓,由于中西结合的大胆尝试,在当时经济上正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也引起了相当大的艺术轰动。
1969年《黄河协奏曲》,《黄河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
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黄河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了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1970年《东方红》,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继美国、法国、日本和前苏联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发成功人造卫星的国家,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而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核心部分的电子乐音发生器,通过20MHz短波发射系统反复向地面播放的音乐,就是《东方红》的前八个小节。
1971关于祖国的歌年《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1971年,刚刚调入总政歌舞团的李双江,就以一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而广为人知。在那个艺术都被政治化的时代,他和这首歌曲的走红,除了预示着当时政治大环境的松动外,也说明了人民众对政治歌曲当道的审美疲倦,以及对旋律优美、歌声深情之音乐作品的一种渴望。
1972年《北京的金山上》,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赴西藏录音,为了表达西藏人民对
主席的歌颂之情,在为1964年版《北京的金山上》新增加一段歌词后,由当时年轻的女歌手才旦卓玛重新进行了这首歌曲的录制。
1973年《我爱这蓝的海洋》,“同志们,大海也有平静的时候呀!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唱点抒情的歌曲呢?”这是周恩来总理在期间一台排红晚会后发出的一句感叹,也是对当时文艺发展状况不满的肺腑之言。正是有了这样的批评和指示,时任海政歌舞团独唱演员的胡宝善,很快就在一次出海拉练的过程中,以西方圆舞曲的作曲技巧,写下了一首极具抒情彩的军歌《我守卫在海防线上》,后在改名为《我爱这蓝的海洋》后,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深情,很快在全国范围传唱开来,成为期间红歌曲盛行的那个时代,一道独特的蓝音乐风景线。
1974年《红星照我去战斗》,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在全国公映。而电影中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则因为李双江悠扬和深情的演唱,也和那个时代许多的电影歌曲一样,迅速地在众中间传播开来。
1975年《南京之歌》,此歌是期间流传最广的一首知青歌曲。它反映的是江苏南京知青下乡之初万分复杂的心情,是对当时社会思潮最直接的一种呈现,具有广阔的社会心理
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南京之歌》的出现,也是当时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抗。而歌曲也因为触动了当时无数知青内心暗涌的潜流,一时间以口口相诵的形式传遍大江南北.
1976年《绣金匾》,《绣金匾》是一首在甘肃庆阳民歌基础上改编的歌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流行于陕北,随着全国的解放,又很快地流传到全国各地。在1976年庆祝粉碎四人帮文艺晚会,和1977年纪念周总理逝世周年文艺纪念会上,经由郭兰英的重新演绎,一时间也再度传唱于神州大地,至今仍不绝于耳。
1977年《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提起草原歌曲,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由阿拉腾奥勒作曲、火华作词、德德玛演唱的草原赞歌创作于1977年,1979年开始风行全国并且多次获奖,1980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世界优秀歌曲选入教材并收入《亚太歌曲集》,这至今依然是内蒙古自治区歌曲创作中惟一的一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