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介绍
民间手工艺
1、琉璃制品
博山琉璃
“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街”。琉璃淄之名贵可见一斑,关于琉璃的由来,它是最早由炼丹家发现的。古代炼丹家将各种各样石头放入丹炉中,幻想能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有一个叫路申的人,在丹炉炉碴中发现了一颗颗不规则的发光物体,有的晶莹透亮,有的五颜六,于是路申将其献给国君。欺骗国君说,这是仙丹,放在室内一可避邪,二可长生不老,当时的国君第一次见到这种晶莹闪烁的发光体,就信以为真,如获至宝。并指定以后要进贡琉璃给国君。由此,琉璃生产开始,琉璃生产因技术和原料的限制,自古至今仅北京和博山两处设有作坊。博山的琉璃唐代开始成批生产,明代初具规模。明万历年间,炉行徐应元旦发起建炉神庙,祭祀女娲,以保佑琉璃生产的兴旺。中国山东省淄博市博山所产的玻璃器。清雍正十二年(1734)在原山东益都县颜神镇设博山县治,此后所产玻璃,世称博山琉璃。颜神镇自元
代以来就是北方玻璃的最大产地。明初内官监在该镇设厂生产青帘(以铜丝编缀玻璃条而成的帘子),明嘉靖《青州府志》载,颜神镇玻璃以马牙石、紫石、凌子石、硝石等作原料,所产玻璃光莹可爱。清初孙廷铨《颜山杂记·琉璃》记述了玻璃的配方、工艺、产品及其经销等情况。明末该镇遇灾,玻璃生产遂停顿,至清初恢复生产,并得到空前发展。元明清三代颜神镇博山玻璃的原料就地取材,烧成钾钙玻璃器,分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玻璃器有青帘、佩玉、华灯、罐盒、棋子、簪珥等,空心玻璃器以管子吹成,有泡灯、响器等。清末在博山柳杭设玻璃厂,聘德国技师,传授平板玻璃技术。从此,纯碱逐步取代硝石,对博山玻璃配方与生产的影响较为深远。我市于 1983 年在颜山公园红门建立了第一个琉璃博物馆,各位游客可从中欣赏到博山琉璃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琉璃产品中,花球是最常见的,孩子们经常玩的弹子球就是小的琉璃花球。另有套美术琉璃浮雕器皿,优美别致,独具一格。尤其是鸡油黄雕刻的花瓶、文具等,有 “黄玉 ” 之美称。其它如手镯、料珠、花插、挂瓶、铺丝等饰品,均为国外和我国少数民族所喜爱。内画壶是博山美术琉璃风格独特的工艺品,有人以 “袖里乾坤真正大,壶中日月尽包罗 ”的诗句赞誉。新建的博山琉璃博物馆位于博山西冶街,占地有2600平方,收集各类藏品2000余件,用图片、实物详细展现了博山琉璃灿烂的发展史。
博山内画
博山鼻烟壶内画艺术,是集书法、绘画、料器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豪放粗犷的山左风情、黄河之滨的乡土气息和淳美质朴的审美观念,这一切深深地影响了鲁派内画鼻烟壶的创作,是鲁派内画工艺的代表。鲁派内画鼻烟壶常选用的题材有水浒一百零八将、百骏、百兽等,其作品粗犷豪迈,风格泼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
内画壶是内画工艺的主要产品,后来又有内画花瓶、内画香水瓶等。关于它的历史,据老艺人们传说是在乾隆至嘉庆年间兴起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乾隆未年,有位嗜好鼻烟的地方小官吏进京办事,因为没有贿赂朝廷官吏,致使公事一再拖延,最后被迫寄宿在庙宇里。由于他嗜好鼻烟成癖,但当鼻烟壶里的烟用完后又无钱购买时,只得用烟签去掏粘在壶的内壁上的鼻烟。结果在内壁上划了许多道痕迹。他的这些举动,被庙里的一位和尚看在眼里,并且从中得到启发,使用一很弯勾的竹签蘸上墨,伸入透明的料器壶
内,于内壁上作画。这便是内画壶由来的传说。最初的内画壶是在没有经过磨砂的料器(透明玻璃)、水晶鼻烟壶的内壁上作画。因为内壁光滑,不易着墨和彩:所以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如蝈蝈白菜、龙、凤以及寥寥几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用铁砂、金钢砂在烟壶内来回摇晃、磨擦,使壶的内壁呈乳白的磨砂状,细腻而不滑,易于着墨和彩,基本和宣纸上作画相似。这样,内画壶才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有山水、人物、花鸟等,但仍然没有题词、落款、印章等。
内画就是用自制的竹笔,在口小如豆的方寸瓶内反手作画。作画时,画师须全神贯注,气沉,丹田,发力于腕,行气于笔。将大画之精神溶于方寸天地之间。内画极费目力,内画家工作半小时节稍事休息,每两小时便要闭目养神。为此,只有真正了解内画之难度的收藏家,才会特别珍惜这些艺术品。
博山的内画工艺也有近百年的历史。清光绪十六年传入博山,商人王风诰在北京的周乐元家见到内画用的竹笔,回到博山研习内画技术。后来,经过画师毕荣九等人的苦心钻研,采用以铁砂和沙浆涮磨壶坯内壁的工艺,改进执壶方法,由原来的壶口向里为壶口向外,并尤擅此艺,广传弟子,为博山内画艺术之鼻祖。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博山内画的一度中断。
解放后,内画老艺人张文堂、薛京万重整旧业,使传统技艺得以继承。他们又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绑制了专用毛笔代替竹笔,用陶瓷颜料作画烤花,克服了墨彩画怕水怕潮的弱点,为博山内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光绪年间至本世纪初,是内画壶艺术的兴盛时期,名家辈出,题材广泛,技艺高超。最著名的匠师有周乐元、马少宣、丁二仲、叶仲三、毕龙九、张文堂、薛京万等人。新一代内画艺人经四十余年努力探索,技艺日进,造就出李克昌、张广庆、文向君、孙即杰具有“四大神笔”之称的新一代中国内画工艺美术大师,并培养出高级工艺美术师和工艺师多人,其内画作品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其内画精品享誉于海内外,成为收藏签赏家不惜重金搜求的珍宝。近年来,在国内历次评比展览中多次荣获金牌奖、百花奖,并在国际展览中多次获金牌铜牌奖,为中国争得了荣誉。由于内画创作十分艰辛,一百多功能年来,这门艺术仍为我国所独有。目前,我国从事外画的画家不计其数,然而从事此项工作并有一定水平的画家,历史潮流百年来均不足一百人。
2、陶瓷制品
博山陶瓷历史悠久,据考证,博山陶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朝时烧制青瓷,有
青黄、青褐等,制作粗糙。唐代盛烧黑釉瓷,釉质晶莹滋润、黑如漆。宋代烧制白瓷、黑釉陶等,黑釉陶以“雨点釉”和“茶叶末釉”名传于世。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著称于世。金代产白瓷和白釉黑花、黑釉、酱釉器等,另有黑釉白线纹器,称“粉红”,为金瓷最富特的品种之一。从明清开始窑业复兴,博山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销售世界各地。北宋《薛氏族谱》、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中均有记载。
博山的陶瓷生产,在瓷质、釉、造型、装饰等方面,都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在陶瓷生产中还运用剔花、划花、印花、手绘作装饰,制作手法丰富多彩。产品品种多、质量高。既有普通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又有化工陶瓷、美术陶瓷、园林陶瓷,还有电瓷及各种特种陶瓷等。不仅有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而且还有驰名中外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其中,以釉的创新最为显著。博山陶瓷既闪耀着博山陶瓷优良传统的光彩,又显示出现代工艺技术的成果。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釉面呈半无光,在茶绿的釉面上均匀地布满着针,片状星点,晶体比普通的结晶釉小,比徽晶的无光釉大,表面光滑柔润,制
晶浑厚大方。茶叶末釉的造型特点,多是仿青铜器的比较多,如炉,罐,瓶,艇等,浑厚古朴,气质高雅,有自身的素质美为装饰效果。
雨点釉的专业术语为油滴黑釉,其相貌类似油滴漂浮在黑瓷釉上。雨点釉是山东淄博对此釉的一个专称,在漂亮的陶瓷外衣上,呈现出均匀的放射状的结晶点,酷似雨点坠入水中迸出的水圈花斑,故名雨点釉。
兔毫釉,黑釉名贵品种。结晶釉的一种。亦称“玉毫釉”、“异毫釉”、“兔毫斑釉”、“兔褐金丝釉”等。以铁作呈剂,生坯挂釉。高温焙烧时部分未熔化的铁分离出来,密集结晶,于黑中呈现兔毛一样的丝纹。
兰钧釉,是用含钛、钡、钙、硅等组成的乳浊釉作面釉,用浸釉法施在底釉上,烧后呈翠兰与玫瑰紫相互错纵掩映,泽光润,绚丽浑厚。
博山陶瓷的制作工艺非常难得,具有彩丰富,美妙自然,斑驳陆离,变化万千的特点。博山陶瓷早已引起国内外注目,无论是哪一种陶瓷,都传奇般的撰写着博山陶瓷历史以及陶镇独特的陶瓷文化、风土人情,是我国陶瓷艺术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博山刻瓷
博山历史文化丰厚,地灵人杰,有着众多的人文古迹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山刻瓷,就是在这块丰厚的文化土壤上产生和传承发展的。
中国刻瓷艺术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刻王。清代中叶成为一种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相传,康熙皇帝好瓷器,广采国内名瓷,集于宫中观赏。康熙对他特别喜欢的瓷器或题字为号,或盖印章作记。为使御迹长期保存,宫中御师就用刀子把皇上的题字或印章仿刻在瓷器上,这就是早期的刻瓷工艺。但当时受刀具材料的限制,只局限宫廷艺人在名贵瓷器上刻御笔字迹和简单的绘画。光绪末年有所发展和提高,宫廷专门设存刻瓷技工班,博山的能工巧匠多供职于此,并把这门手艺带回博山。但此时,这项技术在博山并没有发展壮大,建国前,由于战乱等原因,刻瓷濒临绝迹失传。建国后政府积极倡导博山的陶瓷产区发展此项工艺,在工艺美术研究单位的支持下开始进行这种艺术探讨和实践,发展成为高级陈设瓷的装饰方法之一。刻瓷艺术记忆恢复后,艺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根据博山陶瓷的不同材质和釉面彩特性,对刀具和装饰技法不断创新,使艺术的表现力更加丰富,研究出了
堆雕与刻凿结合,喷花,绘画与刻凿结合等工艺。在表现手法上,以平口刀为主,运用捻,转,平,侧等刀法,使点、线、面结合得体,彩搭配得当。不论是雕刻诗文,还是山水,花鸟,人物,既有书法,绘画的神形,又有刀与瓷的“金石味”,在中国自成一派。
博山美术陶瓷千姿百态,形神兼备,玲珑剔透,令人有栩栩如生之感。其中,刻瓷艺术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一绝。刻瓷艺人通过熟练的锤凿就能在瓷盘上刻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不少刻瓷作品被定为国家级礼品,被国家领导人作为高档礼品馈赠外国元首。
博山陶瓷以釉最为著名,其中雨点釉、茶叶末釉等最为珍贵。博山釉彩丰富,最适合表现刻瓷艺术。博山刻瓷在题材上有人物、山水、花鸟和书法等。
博山的刻瓷艺术吸收了我国传统的绘画技艺和他家之长,笔,墨,与刀法融汇贯通。
制作工艺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
一是起稿。即在瓷器上用拍图或直接用笔设计出画面,然后照图刻制。一般初学或绘画水平不高者多用此方法,绘画功底高深者,多在脑中构图,不起稿即施刀。
二是雕刻。所用工具有合金钢制做的凿(尖扁两种),金钢石刻笔、小锤、砂轮片。分线刻、点刻,面刻。线刻即用刻笔划出线条,多用以刻头发、衣纹,胡须,昆虫或轮廓线等,给人以线条流畅、细致入微之感,但因线条太细,远看效果不佳,缺乏气势。点刻,是用凿子刻出大小不同的点,以点组线,点点成面,一般刀痕的宽窄,疏密、排列方向以及线面的结合,应服从于形体结构,,质感和用笔,用墨方法。与凿子的轻重移动快慢有密切联系, “功在其内”,用此法刻出的画面,虚实相生,富有变化,整体效果和远看俱佳。面刻,是用平口凿铲出较大的面。有的则用砂轮磨。
三是赋。乃刻瓷最后一道工序。所用颜料大致有三种,即油画颜料,发光油和陶瓷釉,应根据瓷器釉面调,用协调,配合得当。
3、淄砚
淄砚是传统名砚。山东博山区所产石砚。砚材细致,极发墨。以淄石制砚北宋已很盛行。明余怀《砚林》载:“宋熙宁中尚淄石砚,神宗亲择共尤佳者赐司马温公。”淄石在北宋时就有韫玉、金星、青金、墨玉等名称。淄地多山,石可制砚者很多。
有着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淄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端砚、歙砚、苴却砚一起,并列全国四大名砚之一。《淄州志》以及历代诸多名家权威的砚石录著均有记载,中国故宫博物馆也有收藏。2006年3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砚台全书》也充分论证,淄砚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因古称淄州而得名。起始于唐,盛于宋,苏东坡称其为“淄石砚”米芾称其为“淄州砚”,唐彦猷在《砚录》评述:“淄石可与端歙相上下”。陆游《蛮溪砚铭》:“龙尾之,临韫玉之伯仲也。”所以淄砚又有韫玉之称,古人评砚有端石尚紫,淄石尚黑之说,由于淄砚金星遍体,又有“金星砚”之称。北宋末,金兵入侵,文化中心南移,在以后的二百年间,淄砚一度沉默。明清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时期的文化繁荣,淄砚复为世人所重,乾隆年间,盛百二任淄川县令,对淄砚的历史、现状和石质进行调查研究,编《淄砚录》并引用宋人邵康节的《金雀砚诗》:“铜或常有,未尝见金雀,金雀出何所?必出白云岳……”后经实地考察,所产砚石每不如从前,砚石出现的并非金星而实为金雀斑,因而淄石又有“金雀石”之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