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调研成果:关于完善城市基层党建联建共建机制的思考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适应当前城市党建工作要求,健全城市基层党建联建共建机制,整合区域内各方力量,转变城市基层党组织管理方式,已成为当前加强城市党建工作值得探析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推进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向纵深拓展,市委组织部有关同志通过面上调研、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就完善城市基层党建联建共建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制度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整体、开放、融合”的城市大党建工作理念,把城市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驻区单位党组织的资源优势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服务、整合资源,构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联互促的城市党建工作格局。
一是推进区域化党建。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历史文化渊源、公共设施配置、人
员流向、管理幅度等因素,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区域“大党委”,由党员人数多、资源丰富、影响力大的驻区单位主要领导兼职“大党委”副书记或委员,实行党建联席会、轮值主席制度,以社区和驻区单位为成员成立区域性协商议事会,较好地解决了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联系不够紧密问题。西大桥街道华溪社区党委成立党建联合会,把驻区8家单位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纳入大党委兼职委员,实行轮值主席制度,建立“爱心彩虹驿站”“文化大联盟”,开展“四心医疗服务”,实施“平安家园工程”,有效发挥了驻区单位作用。
二是强化街道统筹功能。突出街道党工委的“龙头”作用,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原则,探索整合街道职能和内设机构,赋予对县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建议权、街道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对区域内事关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解决“机构多”“效率低”“职能弱”等问题,让街道党工委专心致志抓党建、抓服务。江安街道探索街道内设机构整合,在街道设立党政综合办公室、社区服务中心和社会化服务指导中心“一办两中心”,在社区服务中心设民政事务、劳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城建环保、社会稳定“五个办理处”,在社会化服务指导中心设综合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三个受理处”,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管理服务格局。
三是促进新兴领域党建融合。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明确街道党工委抓辖区“两新”组织党建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直接责任,实行行管部门党组织“双重”管理,成立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建立社区“两新”组织党活动中心,街道、社区每半年对辖区“两新”组织入户排查一次,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党组织组建工作,扩大“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推进街道社区与“两新”组织、新兴领域党建融合。正阳街道永青社区党委开展商圈党员“双”行动,发挥党建办公室“孵化器”作用,将辖区77户非公企业、500多家个体工商户划分为互联网、金融、餐饮等10个行业,选派党建指导员5名,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5个,引导“两新”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共驻共建。
(二)坚持优势互补,拓展联建共建内容。立足整合驻区各类资源和实际需求,打造联建共建平台,推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
一是组织生活联过。实行“支部主题党日”制度,将每月第一个星期五确定为“固定党日”,依托社区党组织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把驻区单位、行业领域、楼宇商圈、在职党员联结起来,形成各领域党组织和党员融合互动的常态机制。龙沙区五龙街道红星社区党委打造红展馆、红展厅、红长廊、红广场、红楼道 “五位一体”社区党员教育基地,年初
以来,通过寻“老兵”,整理“老兵故事”,挖掘“红文化”,传承“红精神”,共与驻区单位联合开展组织活动26次,参加党员324人次。(弘利遴选)
二是组织阵地联用。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所用”,推动驻区单位和社区场地资源联用,实现活动阵地相互开放、党建资源互补共享。充分利用社区现有场地资源,建立区域性党活动中心,提供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教育管理、行业协会党建咨询指导等一站式服务。龙沙区、讷河市、龙江县、克东县通过建立社区区域性党活动中心,有效解决了部分驻区单位及“两新”组织党员人数少、活动开展难等问题。
三是服务众联做。以满足众需求为导向,在市直机关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基础上,开展“双报到、双报告、双考评”活动,组织党组织关系在我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校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每年向社区党组织和其所属党组织报告工作情况、接受双向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评先晋优的参考,促进部门资源、区域资源、社会资源融合,服务社区建设和社区众。目前,全市有3.1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574个,服务众13.4万人次,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了众的“幸福指数”。
(三)强化统筹联动,激发联建共建活力。坚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进一步压实联建共建责任,组织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确保联建共建任务落地生效,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完善联动责任体系。市委坚持把方向、管全局、抓大事,总体谋划、统筹协调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构建市、县(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县(市)区委实行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党建工作2次以上,全程影像留痕。街道(乡镇)党(工)委每半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协商通报城市党建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社区党组织每季度向街道(乡镇)党(工)委书面报告具体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完成,形成了上下贯通、有序推进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局面。
二是实行清单管理。街道社区通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联建共建协议书,亮明工作责任,依托智慧党建系统,建立联建共建数据库,对各类信息实行数据化管理,制定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和党员众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明确联建共建内容,压实联建共建责任。由街道(乡镇)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主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各界联动协调,每半年至少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规
划和推进措施,动员和组织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区域性、众性、公益性活动。
三是完善基层治理。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区级层面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在街道层面成立由食药监、城管、安监、环保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执法办公室,由社区专职人员、社区网格长和社区信息员作为信息采集点,搭建畅通民情、民意反馈的渠道,按照“受理、分析、解决、反馈、评议、监督”六步工作法,将发现的问题逐级上报,由信息管理平台统一调度办理,跟踪督办反馈进展情况。“e网通”平台年均搜集民情民意3万余件,解决各类问题2.9万件,有效破了基层治理中“有权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无权管”的难题。铁锋区实施“两下沉、两代办”模式,将部门行政审批和服务职能向基层下沉、依法管理城市权限向街道下沉,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办、为项目和企业服务全程代办工作机制,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三级城市管理体系,实现了众办事“大事不出区、小事在社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