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嫉妒恨”于2010年流行于港台,说出了人们不满情绪的递增:由“羡慕”起始,由“嫉妒”推渐,再由“恨”结局。本文就“羡慕嫉妒恨”的来源、结构特点、句法功能、流行原因进行了阐释。
标签:网络流行语 羡慕嫉妒恨
如同“给力”“杯具”“童鞋”等风靡网络一样,“羡慕嫉妒恨”在网络上也有极高的使用频率,甚至走出网坛,出现于传统纸媒,成为2010年网络流行语。
一、“羡慕嫉妒恨”的来源
考察作为流行语的“羡慕嫉妒恨”,就要探求其流行语义的来历。目前网上通行的说法是“羡慕嫉妒恨”2010年流行于港台。第一次被媒体广泛引用是由于2009年张艺谋贺岁喜剧电影《三拍案惊奇》,说低俗、像二人转、像小品、就是不像电影的,说美术风格陈旧、全靠摔跟头博取笑声的,说“二张”用最简单的场景、便宜的演员“抢钱”的……不一而足。张伟平说,以前拍那些所谓的有品位的电影并非张艺谋所愿,所谓精英们的评论也不会影响他们以后拍片
的方向。他说,电影圈的很多人对他和张艺谋就是5个字:“羡慕嫉妒恨”。
二、“羡慕嫉妒恨”的结构特点
“羡慕嫉妒恨”不是一个词,而是三个形容词以联合方式组成的短语,在结构上互不包含。它通过紧凑、复沓的形式,表达鲜明、强烈的情感,追求一种奇特、夸张的效果。羡慕——嫉妒——恨,层层递进,由“羡慕”起始,由“嫉妒”推渐,再由“恨”结局。在程度上可谓愈演愈烈,形象地展现出人类某种特定情感的发展轨迹。
三、“羡慕嫉妒恨”的句法功能456什么意思网络流行语
联合式短语“羡慕嫉妒恨”把三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而且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嫉妒”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羡慕嫉妒恨”既增加幽默诙谐的效果,也能更准确地表达人们复杂的情感状态。它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也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比如:
(1)“羡慕嫉妒恨”流行折射网络文化“漏斗效应”(《文汇报》2010年12月18日)(充当主
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