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中的蕴含之研究
□ 罗积勇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本文从语词、逻辑和语境比照三个方面分析了用典中的蕴含。涉及了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用典时表述典故的方式;二是联结典故和欲说之现实的手段。我们初步分析了这些方式和手段是如何导致蕴含的产生的。
关键词:蕴含;用典;逻辑;语境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023(2002)04-0087-04
作者简介:罗积勇(1961—),男,湖南衡南人,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修辞史究。
收稿日期:2002-03-11
  说出或写出的话有时并不是说写者最终的观点,当其观点可从这些说出或写出的话中推演出来时,修辞学便说这句话有“蕴含”(有的著作把这种蕴含称为“言外之意”[1])。用典,是比较容易产生蕴含的。其产生
的原因颇为复杂,有时主要是因为表述典故时使用的语言单位产生了某种联想意义,有时则主要是因为写说者利用了特定类型判断的特点或三段论推理的特点,有时则又是因为引入或带入的典故语境与当时叙说者所处的语境产生了某种比照关系。下面我们分别分析这三类情况。
在文中说出典故,可以用一大段话,也可以用一句话、一个短语,甚至一个词。我们这里分析用词和短语表述典故时由于聚合的和组合的联想而产生的蕴含。
1.通过词语、固定短语的“双关”来蕴含。
古人在引用典故时,有时也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法,主要是采用意义双关的手法。用典中的意义双关,是由于典故中的某个词语本是个多义词或者由于表达典故义的词语其典故义与其字面义或其它临时修辞义有差距而造成的。
多义词的情况。比如桃花为花名,亦为良马名。庾信《谢滕王赍马启》:“陵源犹远,忽见桃花。”按题目,本只说马,但事实上,“桃花”的上文又有意提到武陵源(《桃花园记》中的地名),则又认作真桃花。其实作者此处有意双关,故作天真,以翻出新意。它的蕴含是:满身花纹的桃花马真如桃花。
兼用典故语的字面义的情况。如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金汤非粟而不守,水旱有待而无迁。”金
汤,典出《汉书》:“蒯通说武信君曰: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可见王文中的“金汤”义为金城汤池,但在文中却按字面与“水旱”构成对偶。这便是所谓借对。
兼用典故语中某个字的临时修辞义的情况。如李商隐《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嗟余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令狐八拾遗指令狐。李商隐当时丧偶,无官,故求婚、求仕心切。“临邛渴”用司马相如典,司马相如有消渴病,一般情况下“渴”指此而言。但在这里,“渴”又指渴望得到配偶或官职。而这个意义只是临时修辞义。
2.通过“藏词”的方式来蕴含。
双关,实际上是利用了人们对词语在独立状态下的同音关系和多义关系的联想;而“藏词”则与人们对词语经常出现于其中的短语和句子的联想分不开。古代诗文中的某些名句、熟句或自古相传的谣谚,只要提到它的一部分,人
们便能想起它的全部。于是,古人在引用这些话时,便有意只引一部分,而让人们自己去补足。这样一方面可使行文简洁,另一方面,还可产生更丰富的蕴含。
这种“藏词”法可分两类。第一类,藏起来的引语片段正是写说者要说的意思。第二类,藏起来的与说出来的一起构成作者所要表达的完整意思。下面分别分析它们的蕴含。
第一类如:庾信《哀江南赋》:“既而鲂鱼尾,四效多垒。殿狎江鸥,宫鸣野雉。”鲂鱼尾,引自《诗经・周南・汝坟》:“鲂鱼(或作,同)尾,王室如毁”句,不过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王室如毁”这句关键的话。鲂鱼
尾,在
《诗经》中不过是即景起兴的话,引入文中,字面上与下文倒也还顺,但其主要作用还是牵出“王室如毁”这句话。
第二类“藏词”在字面上常表现出述典之语与其上下文不顺畅的现象,如《颜氏家训・风操》谈到当时士大夫的家规家礼时说:“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有长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蓬生麻中,不劳翰墨。汝曹生于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孙。”“蓬生麻中”表面上看,与“不劳翰墨”似衔接不上,而实际上,它代表的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整句话,比喻人们身处礼仪的环境,自然懂得礼仪规矩。所以紧接着说:“不劳翰墨”,十分顺畅¹。
3.通过“节取式”实现典故的蕴含。
节取式即完整说出典故语但却只取其一部
分字词的意思,它与藏词式刚好相反。如庾信《哀江南赋》在谈及王僧辩出师勤王,攻剿侯景,但后
来因他事而被冤杀这一段事实时说:“司徒之表里经纶,狐偃之惟王是勤……始则地名全节,终则山称枉人。”地名之全节即河南之全鸠里,乃汉武帝时戾太子自杀之地。枉人山也在河南,乃纣王杀比干之地。虽然戾太子之尽节、比干之蒙冤可比王僧辩之事,但王僧辩之事与全鸠里、枉人山两地却全然无关;从语言表达上看,以地名全节为始,以山称枉人为终,这里只取“全节”、“枉人”以应王僧辩之事,意思是说王僧辩能全大节,然而不免枉死。
有时作者在类似情况下会将如何节取说出来,这可看作是将其蕴含道破了,如:庾信《小园赋》:“有棠梨而无馆,足酸枣而非台。”这里本只讲园内有棠梨和酸枣。但为显示学问,又别生枝叶把它与两个相应的典故“棠梨馆”、“酸枣台”作了比较(似有风趣效果)º。
用典,不仅要说出典故,而且还要使典故与当下要表明的事理或要描述的对象联系起来。这种联系,通常是逻辑的联系,即借判断、推理将二者关联起来。而特定判断形式往往又有自身的蕴涵。这种蕴涵有时受到用典的上下文和背景知识的限定,往往会更明确并变为修辞上的蕴含。至于用推理来联系,并不一定要把推理过程完整地说出来,而且有时故意详此略彼,声东击西。这样便又会产生蕴含。
1.借助判断本身的蕴涵而产生的蕴含。
在特定语境里,用肯定(或否定)这一面来
表达否定(或肯定)另一面的目的,这在一般话语中常见(例见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而在用典中也时见使用。魏晋南北朝的名士喜欢用这种手法,《世说新语》中便多见记载。如《巧艺》篇:“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庾道季看之,语戴云:‘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尽。’戴云:‘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耳。’”“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这个判断的蕴涵为:其他人都不能免卿此语。如果再把务光是已死去的古人这一点考虑进去,则意思为:现今没人能免卿此语,你的要求不切实际。
这就是利用了特定判断的逻辑蕴涵,当逻辑蕴涵借助上下文等因素变成了写说者要表达的意思的时候,便成为修辞上的“蕴含”。
2.以判断的预设作为句子的蕴含。
预设与蕴涵有联系,有的学者把预设看作
特殊的蕴涵。预设虽然也是在话语中没有用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预设不是写说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如前举《世说新语・巧艺》“戴云:‘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耳’”,它的
 2002年第4期 
¹º
汉甘泉宫中有棠梨馆,见《三辅黄图》。汉陈留郡酸枣寺门前有韩王听政台,见晋・孙楚《韩王故台赋序》。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疑“翰墨”为“绳墨”之误。但此处“不劳翰墨”与下文“故聊记录”互相照应,本不误。如果改为
“不劳绳墨”,反与上文所蕴含的“不扶自直”之语意重复。
海子简介预设“有个叫务光的人”就不构成蕴含。预设的内容一般是已知信息或既成事实,预设内容都是真实的[2]。虽然他们表面上说的或问的是另一个问题,但其真实意图却是要将其话语中的预设晓之于人,也就是说,这个预设正是他们的言外之意之所在。这个时候,预设便构成了蕴含。如《世说新语・言语》:“崔正熊诣都郡。都郡将姓陈,问正熊:‘君去崔杼几世?’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陈恒。’”崔正熊与陈某表面上是在讨论崔的世系问题,但实际上二人的真正意思却藏匿在各自的话中的预设之中。这句话的预设是:如果说我是崔杼的后代,明府您便是陈恒的后代。崔杼、陈恒均为春秋时齐大夫,崔杼弑君,陈恒篡国,都被认为是大坏蛋。
判断中的预设有时也因用了特殊的动词而产生蕴含。如李商隐诗《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卞和被刖双足,而自己竟还羡慕他,可见自己比他更不幸(因为自己要受制于长官,终日趋走逢迎,没有丝毫自由)。这个蕴含是因为“羡”字而产生的。“羡”有“羡慕者当下的
地位处境不如被羡慕者”的涵义。
3.暗中以典故作大前提,行文中只说出小前提,而以结论作蕴含。
通常情况下,三段论推理中省略的部分不是作者最终要表达的观点,如《世说新语・赏誉下》“王蓝田为人晚成,时人乃谓之痴。王丞相以其东海子,辟为掾。常集聚,王公每发言,众人竞赞之。述于末坐曰:‘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王述(即王蓝田)的话省略了大前提:“唯尧舜乃能事事皆是”。但王蓝田要说的观点是主上不能事事皆是,它与小前提“主非尧、舜”都一起被说出来了。这句直白的话在修辞上看,已无蕴含。但有时真正要说的观点却要从已说出的话中推出来,这就是修辞学上要分析的蕴含。
从用典中的这类蕴含看,大部分情况是暗以典故作大前提,只说出小前提,而以结论作蕴含。如庾信《哀江南赋》:“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乘渍水以胶船,驭奔驹以朽索。小人则将及水火,君子则方成猿鹤。”最后一句用《抱朴子》之典¹:周穆王南征时,兵将死后,君子化为猿鹤,小人化为虫沙。庾信暗以该典故所说作大前提进行推理:兵将中之君子死后才化为猿鹤,现兵将中之君子化为了猿鹤,所以他们死了。之所以不直接说兵将中之君子死了,大概是因为忌讳。
4.暗中以某项常识作大前提、某一典故作小前提,只说出由大、小前提推出的结论,而以作小前提的典故作蕴含。
李商隐《西溪》诗:“怅望西江水,潺奈尔何。……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所引最后一联是作者叮嘱西江水的话,意思是说:西江水啊!在人间,你尽可以流入大海,但在天上,你可千万不要做天河。根据常识我们知道,只有我们认为不好的事,我们才不希望别人去做。而根据典故,天河阻隔牛郎和织女的相会,做天河是不好的事。所以李商隐嘱咐西江水不要流到天上去做河。天河牛女会的典故有多方面的意义,李商隐挖掘的这一方面,应该说是深刻的。
典故,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或过去说过的话。而这些事和这些话,都是在特定语境中发生的,即涉及特定的人、人之间的关系。同样,现实中说写者的话语也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的(我们把这个语境叫现实语境),也涉及到特定的人和参预者之间的各种关系。用典时,会把典故语境带进来与现实语境构成一个对照。如果这二者从某个角度看恰好有某种同构关系,那么现实语境中的人物就会自动在典故语境中对号入座,从而产生蕴含。有时,人们又可利用现实语境中某人的某一方面与典故中相应的方面的不尽吻合,推导出带责备意味的蕴含。
1.现实语境与典故语境同构,写说者叙述时详于典故而略于现实,从而产生蕴含。
《世说新语・言语》:“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入朝,更相让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简文指简文帝司马昱,他当时还只是抚军
大将军,与宣武公桓温同入朝,桓温走在前面,乃引《诗・卫风・伯兮》描述地位低的“伯”走在地位高的王之前以充先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¹参见《艺文类聚》卷九十五所引《抱朴子》及今本《抱朴子・内篇・释滞》。
的话,通过对号入座,蕴含的言外之意不说自明。下面司马昱引《诗・鲁颂・泮水》中的话,采取是同样的方法。因为对号入座带有某种自动性,所以写说者都是详说典故,略说或不说现实,有时明明是现实的事,也要改头换面,放到典故中去说。
2.用典者没有意识到现实语境与某个典故的语境的同构,便引用那个典故来证明或说明当下发生的事,结果产生写说者意料之外的蕴含。
《世说新语・排调》:“桓玄出射,有一刘参军与周参军朋赌,垂成,唯少一破,刘谓周曰:‘卿此起不破,我当挞卿。’周曰:‘何至受卿挞?’刘曰:‘伯禽之贵,尚不免挞,而况于卿!’周殊无忤。桓语庾伯鸾曰:‘刘参军宜停读书,周参军且勤学问。’”这里刘参军本只想引贵如伯禽尚且受挞事来证周参军并非挞笞不得,但据《尚书大传》和《礼记》,挞伯禽者乃其父周公。这就产生了“刘参军是周参军的父亲”这个他们没有料到的蕴含。可笑的是,周参军一点不知道。
3.引用古语,但其语境也被带入,并通过现实语境与典故语境的对号入座而产生蕴含。
引用古语,往往是用来代替自己要说的话或用来作自己观点的论据。有许多前人说过的话寓有一定的哲理,这样的话自然可以不带原来说它时的语境而进入现实语境;但另一些针对一事一物的话语,却是与说那话时的语境紧密联系的,引这些话,就会带入原来的语境。有些说写者便利用这一点来寓寄特殊的蕴含。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按情理,现时人、事可跟典故对上号,但因当下某一方的表现不符合所对的号,因而产生推理,导致蕴含。
所谓“按情理”的情理可以是当事人的地位、身份及其相对关系。如《世说新语・言语》:“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先生何为颠倒衣裳?’”袁奉高(袁宏)认为自己以太守身份来拜访作为处士的边文礼(边让),就好比尧聘许由。现边文礼受宠若惊,颠倒衣裳,面有怍。于是产生如下推理:如果所聘的人是许由或许由式的人,则所聘的人面无怍,现您并非面无怍,所以您不是许由或许由式的人。
以上从语词、逻辑和语境比照三个方面分析了用典中的蕴含。这三个方面涉及了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用典时表述典故的方式;二是联结典故和欲说之现实的手段。我们初步分析了这些方式和手段产生蕴含的种种复杂情况,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还有许多规律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4.
[2]左思民.汉语语用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The Study of the Implication of Allusion
LUO Ji-y ong
(Sc hool o f H umanities W uhan univ ersity,W uhan430072,China)
Abstract:In this article,w e classify the implicatur e o f allusio n according thr ee view:w ord,log ic and the co rresponding betw een social contex t of literary quotation and present social context.T he thr ee view relate to tw o pro blem:one is the w ay of retelling the liter ar y quotation,the other is the w ay o f binding the literary quotation and the m eaning that w e w ant to tell audience.And all the tw o w ays hav e their im plicature.
key words:Implicature;logic;allusio n;social contex t
责任编辑 陶振民 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