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北伐军)
    孙中山于1924年在苏联支持下,在广州创立黄埔军校。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名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
由黄埔军校训练的军官组成的黄埔军校校军为第一军,军长蒋介石。
「建国湘军」为第二军,
「建国滇军」为第三军,
「建国粤军」为第四军,
(福军)  为第五军。
初期的国民革命军依照苏联体制,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
1926年1月,改编湖南的「攻鄂军」为第六军,军长程  潜。
1926年3月,改编广西军队为第七军,      军长李宗仁。
1926年6月,湖南的唐生智参加国民革命,部队改编为第八军。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为八个军约十万人。
总司令      蒋介石(蒋中正)  军事总顾问  加伦;
总参谋长    李济深;          总参谋次长  白崇禧;
总政治部主任 邓演达;          总政治部顾问 铁罗尼
第一军:军长 蒋介石;党代表 缪  斌;付军长 何应钦;顾问 切列巴诺夫
第二军:军长 谭延闓;党代表 李富春;付军长 鲁涤平;顾问 预不罗甫斯基
第三军:军长 朱培德;党代表 朱克靖;付军长 王  军;顾问 马赤意利克
第四军:军长 李济深;党代表 廖乾吾;付军长 陈可钰;顾问 巴罗
第五军:军长 李福林;党代表 李朗如;              顾问 叶林
第六军:军长 程  潜;党代表 林伯渠
第七军:军长 李宗仁;党代表 黄绍竑;              顾问 予金
第八军:军长 唐生智;党代表 刘文岛;              顾问 奥依尼其
 
      北伐初期,国民革命军的四、七、八军分别在湖南、湖北击败了吴佩孚;一、二、三、六军则在江西、江苏一带击败孙传芳及张宗昌。1927年4月26日发生宁汉分裂,北伐一度中断。国民党分裂成左派的武汉及右派的南京两个国民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开始进行清党,将共产党人从军队内清除,并且取消国民革命军内党代表及政治部编制。至7月,宁汉复合;蒋介石於8月辞去总司令职。孙传芳乘机发动的反攻被何应钦、李宗仁在龙潭击败。
经过26年冬和27年春的整编扩大,又增加了:
九  军,彭汉章,贵州军阀,顾祝同、上官云湘。
十  军,王天培,贵州军阀,杨胜治,
十  一、方本仁,赣,      陈嘉佑、陈铭枢,
十  二、袁祖铭,贵,      叶琪,湘,
十  三、张定番,          任应歧,
十  四、赖世璜,赣,      刘士毅,
十  五、刘佐龙,吴旧部,  黄绍弘
十  六、范石生,滇,      李韫珩
十  七、曹万顺,周荫人部,
李蕴
十  八、夏  超,          杨  杰、陶  钧
十  九,陈  仪,孙旧部,  胡宗泽
二  十,杨  森,四川
二十一,刘  湘,四川
二十二,赖心辉,四川 
 
    1928年1月,蒋介石复出。支持北伐的冯玉祥手下的国民联军,及阎锡山手下的北方革命军并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国军编为第一、二、三、四集团军,分别由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蒋介石为总司令。至6月,张作霖退出山海关外时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死。国军亦进至北京。12月,张学良在关外易帜,北伐宣布成功。
在1928年7月国民政府开始研究裁兵时,属国民革命军名下的军队,有八十四个军约三百个师,共二百二十万人。当中尚未包括东北、四川及云南等地的部队。而且军队质素非常参差,不少是投诚及收编而成。1928至1929年曾开始编遣工作,计划将国民革命军缩编成六十五个师共八十万人,亦有订明国军最高指挥权在国民政府。但不久国民党内实力军人
即互以兵戎相见,先后发生蒋桂战争(参看李宗仁)、中原大战等多场国民党内内战,加上对共产党围剿及用兵,编遣计划及军队国家化的计划遂无疾而终。
 
      闻名中外的北伐战争分为两期。第一期为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北伐军统一了长江下游地区,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第二期为1928年至1929年,以北伐军统一中国而结束。1928年春夏之交的中原大战,是国民革命军与北洋军阀的最后较量,这场战争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河南省主席冯玉祥指挥的豫北战役(以安阳为主)为拐点,冯军坚持到最后五分钟,死伤万余人,终于使奉军全线退却,退至山海关处,从而统一了中国大部。第二年,张学良易帜,归顺国民政府,北伐战争顺利结束,国民革命军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