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包括天地人、万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中国古代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4.天人合一: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通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
一个独特的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
5、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6.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如高低、长短、大小等)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9.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10、五伦十教.是孟子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1.前兆迷信: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
12.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关系。这一命题是《札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它指出教学活动并不是单项的知识传授过程
名词解释
1、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2、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留存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3、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4、三公九卿:秦朝统一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官吏系统。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分理中央事务。
5、察举制: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这种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举”。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6、九品中正制:在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人士,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
7、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
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8、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试主要是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9、行卷:唐代的科举考试没有后代那样严格,考前的举荐相当重要。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赏识与推荐,士人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称为“行卷”。
10、法律: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11、《法经》: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李悝对诸国的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12、《唐律疏义》: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对《唐律》进行考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公元454年唐高宗颁行《唐律疏议》。它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13、“春秋决狱”:从董仲舒开始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14、“五礼”:是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约定制于周代。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
种。
15、“周公六礼”,古代贵族婚礼的六道仪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6、冠礼是古代的成人礼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
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二、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2、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是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3、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4、三大文明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5、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他们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6、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7、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式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8、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9、西域:狭义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10、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11、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
①孝廉②茂才③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①孝廉即孝子廉吏,是两汉入仕的正途之一。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县的令、长、丞以至州郡一级的太守、刺史,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②茂才即秀才,与孝廉同样重要。举人侧重政治才干,人数较孝廉为少,出路多为地方县令,俸禄较孝廉多,显得更重些。③贤良方正文学科,目的是广开言路,每当有天灾时,便多有此科,意在能选出“究天人之际”的读书人,对朝廷有所明示。
12、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13、十六国: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14、般若学和涅磐学: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磐学为主。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空观”与道家讲的“无”,有相当大的近似,所以特别盛行。般若学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鸠摩罗什的另外一位中国学生道生,则是涅磐学的重要人物。涅磐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
15、目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16、南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南人就是南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17、回回:它是元朝进入中原的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18、孟德高维诺:孟德高维诺是13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各会士。1291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
19、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被忽必烈奉为国师,除“做佛事”,为皇帝及后妃传授佛戒外,
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咨询。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20、儒户: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目“儒户”。这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等同等级,可以免除赋役
21、利玛窦: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明朝时进入中国传教。
22、徐光启:明朝著名科学家,有农学著作《农政全书》。
23、锦衣卫:朱元璋怕受官僚们合伙的欺骗,于是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监视大小衙门是否公正,是否有不法行为等。锦衣卫有自己的监狱,可以直接凭圣旨抓人,用刑尤为残酷。锦衣卫在他的儿子朱棣当皇帝时,丧失了那点保护民众的意味。
24、一条鞭法:它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25、摊丁入亩:它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26、税监:明朝万历皇帝就因贪财而激起南方的民变。他曾派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做“税监”,所到之处,工商业者被弄得断绝生计,在苏州、潮州、景德镇及锦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税监的起义。
27、王阳明:小农意识强烈的朱元璋,把理学奉为教化民众的正统。明初是把朱熹思想定为一尊的,思想界经长期沉闷后,王阳明的心学就作为一种打破沉闷的思想问世了。王阳明的心学还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前一条实际是说人的心觉中含有天地创生万物的至善,发现这点善性可以达到宇宙与吾心相合。知行合一的含义是知即是行,善念一起本身就是“善行”。王阳明学说到李贽那里,就变成以童心冲决礼法了,再发展到颜山农、何心隐,其处世的狂放简直就被当时目为侠贼一流了。
28、乾嘉学派: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一、知识题
1、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前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2、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3、尚忠:对君主忠心无二,尽心尽力做自己的职务。
4、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时间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
5、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
6、周朝,公元前11世纪的中叶到公元前771年。
7、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命”、“近人”而“远鬼神”。
8、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尊神”、“事鬼”,“先鬼后礼”。
9、先秦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
10、韩非子提出法、术、势。
11、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
12、阴阳家以战国时期邹衍为代表。
13、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成长期,也是中国王朝政治第一次强盛期。共经历秦(公元前221~前206年)、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新朝(公元8~23年)、东汉(公元24~220年)四个朝代。14、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15、在地方,秦与西汉是郡、县两级制;东汉变为三级。县以下设乡、亭、里。
16、皇帝之下是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17、汉成帝时,把宰相的权力三分为司空、司马、司徒。
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外,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都是在唐宋之际发明或广泛应用的。
18、民力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使得原有的雕版印刷不能适应需求,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应运而生。它的发明者是毕升。〈梦溪笔谈〉问世于北宋。
16、天主教的三大学者是利马窦、徐光启、李之藻。
清初三先生: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所以在明末清初有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17、清朝时期的文学艺术也有巨大成就,小说如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戏剧如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一、知识题: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2、严格的户籍管理是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
3、科举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汉代)察举制——(曹魏)九品中正制——(唐代)明经、诗赋取士、行卷——(宋代)策论
4、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
5、夏商时期,中国已出现由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度。商朝的《汤刑》,大概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法律。春秋末年著名者有郑国子产著《刑书》。
6、《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7、引经注律的儒家思想影响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
8、祭祀典礼的类别:天神、地袛、人鬼
9、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
10、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11、人神祭祀主要有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等。
12、诞生礼有求子仪式、催生仪式、诞生庆贺仪式、满月礼、百岁礼、周岁礼。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认识“中庸”这一哲学思想?p160
答题要点:(1)中庸思想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亲和力,能求同存异,万流并包。(2)中庸的思想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不偏颇、不怨尤,入情尽理、内外兼顾。(3)中庸如同调和剂,消解了封建社会的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促成了其稳定与平和。(4)“中庸”文化,对中国的民族心理影响至为
深重。在中庸的基础上形成了“官本位”文化,极大催发出中国人的主奴性。(5)中庸扼杀了个体的个性,由于中庸之道讲求传统的延续性和恒久性,因此,中庸往往跟保守密切相关。
2、谈谈你对君子这一文化现象的看法。P162
答题要点:(1)从文化特性上讲,中国古代的君子被界定为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君子必须表现出“谦谦”的风范;在封建法制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的时候,君子被看成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以道德人格感召着社会成员,从而达到稳定封建统治的目的。(2)君子与“小人”的划分被“义”“利”之别,因此,在新的经济生活中,萌生出新的“君子”,他们有经济事例,以融通的观念看待义利,于关键食客,能舍利取义,在精神上与“君子”相通,却又具有时代气息。(3)今天我们谈到君子,不再指那种受过上等封建教育的谦谦君子,而更注重个体的人格魅力和出众的才华。
3、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
答题要点:(1)“和”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基因。特别是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有一种“和”的博大精神,所在才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才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文化,使之称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时的“和”以显示汉文化的亲和力为主。(2)从全球一体化格局来看,“和”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交汇融通的大潮,任何一种古老的文化,想孤立于这大潮之外,已不可能,只有适应这一潮流,不断更新和改造,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不是如何
排外或媚外,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我们文化中“和”的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4、作为一个现代人,如何理解“情”字?p271
答题要点:(1)简单地说,情就是人的思想感情。“发乎情、止乎礼”,被定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2)先秦儒学将“情”与“礼”相对举,情的外延相当广泛,概指一切思想情感。但宋儒明“天理”“人欲”之辩,
情被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于是“情”与“欲”合而为一。到了明清理学家的脑子里,情几乎是人欲的代名词了。(3)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正确理解“情”的涵义,我们反对禁欲主义,但也绝不主张打着“情”字招牌,行纵欲之实。
5、如何理解中国发达的山水文化,其意义何在?p278
答题要点:(1)从一开始山水就作为中国人灵感的源泉而存在。道家主张隐遁山林,儒家则追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合无间。(2)对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代中国人而言,自然山水的美景,不仅仅是其寄情抒怀的地方,而且还可以通过改造山水赋予其人文内涵。于是,文人雅士高道名僧,纷纷隐山遁山,给自然山水以人文特。(3)将自然与人工融为一体,且彼此借鉴,互相映发,如江南园林的建筑中体现出的融人文于自然之中的独特构造。总的来说,中国的山水文化追求着“天人合一”至高境界,与天堂媲美,也不逊。
6、试述中国古代龙凤的象征意义及其所特有的龙凤文化。P313
答题要点:(1)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龙凤都是远古初民部落的图腾,龙主要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凤则为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后来炎黄二帝经过战争合并为一体,结成了炎黄部落联名为主体的华夏族,并形成了共同的图腾——龙。(2)凤作为炎帝部落联盟的图腾,也是南方部落的图腾,为火鸟,行火德,龙飞于天,腾云驾雾,行水德,水火相克,可一旦交合,也就相生,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始。(3)上古时代,中国人即形成了一阴一阳平等对立观念,以龙为阳,以凤为阴,龙凤相配,主要象征阴阳和合,因此,龙凤成了阴阳的象征。(4)从天来讲,阴阳和合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人类社会来讲,龙凤呈祥,也就标志着国运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龙凤对中国人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在至高无上的后宫,皇帝是真龙天子,娘娘则是凤。总而言之,龙凤文化在民间具有较皇室更为广泛的引申和象征意义。他们任何时候都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着中国人对和平、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7、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把握好义与利的辩证关系。P258
答题要点:重义轻利,跟商品经济存在着水火不能相容的矛盾。这种观念至今还有着巨大的影响。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出重利的亚文化特,而在市场经济不够健全而传统文化意识却相对颇浓的内地,仍有着很浓的重义轻利的思想,这极大地阻碍了市场经
济的发展和健全。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唯利是图,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显然与我们的伦理化文化背景相违背(这种背景就活生生地存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周围),背信弃义、为富不仁而被人指脊梁骨,就说明这种行为缺乏文化支撑,因而不能为体所认同。但片面追求义而不取利,也是不现实的。“雷锋精神”之所以有别于雷锋的所作所为,我们对雷锋精神的认识也有着时代意义,就在于雷锋作为个体,其价值实现表现在对社会的奉献上,而他对社会的奉献,又反作用于他自身,使之意识到了个体的存在。一句话,人是自然的人,但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一味向社会索取而不对社会有所回报,在被社会抛弃的同时,他的人生价值也不可能实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质相当丰富的今天,“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然经济已经消失,没有物质利益的追求,几乎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因此,这时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深入认识利的内涵,如何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个体精神的愉悦、个体道德修养的提高结合起来,将私利意识与社会公德结合起来,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才是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评述刘禹锡“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哲学观点。
唐代刘禹锡提出的关于天人关系的哲学观点。所谓“天人交相胜”,就是肯定天与人都是万物中最优秀的部分,但是天与人各有所长,不能相互取代。所谓天人“还相用”,就是指天人能够相互作用。这一理论
观点,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人生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中的主导地位,在中国天人之际的哲学问题上作出了很大贡献。
2、宗法制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a、“人道亲亲”(亲爱自己的亲属)的人伦关系。“人道亲亲”指的是个人和体的关系。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个人的权力则显得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所谓“人道亲亲”。
b、家族本位。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起码要和上下两代人发生关系,各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独立,必须仰赖家庭的共同财产生活,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因此,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正是由于传统文化重家族轻个人,重体轻个体,因而总是强调个人在体中的义务和责任,而忽略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也就使得“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样的道德平等意识仅仅是一种理想,而“法制”在这样的系统之内没有用武之地。
c、修齐治平的政治学说。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其作用是以伦理修养来沟通政治关系和家族关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
而天下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强调从个人修身开始,由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到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最终到天下国家秩序的稳定它以个人的道德实践为基础,以实行道德为核心,从小到大,由近及远。
d、宗法制和“家天下”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在组织结构方面,“家国同构”,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这种模式,形成了忠孝两全的政治伦理和传统,宣扬孝悌为“忠”之本,忠是孝的极致。当然这种学说也形成了中国古代重道德、轻法律的局面,往往以德代法,以人治代替法治,从而影响了法律的效力。
e、专制主义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一方面使中华民族在心理文化上普遍认同整体利益和集体原则,因而成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得以产生的源泉;另方面也培植和强化了国人迷信权利、服从权威的官本位心态。“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
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