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家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1、国家财政收支引起银行信贷相应收支
2、不同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相同
(1)财政收支平衡对货币供应量无影响
(2)财政结余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财政结余——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货币供应量减少
(3)国家财政赤字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财政赤字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取决于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A、向银行借款或透支——银行信贷资金运用规模扩大——货币供应量必然相应增加——导致通胀。
B、发行国债弥补财政政策——国债购买人不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不同。
居民、企业用闲置资金购买——货币供应量不变
银行用信贷资金购买国债,或企业单位购买国债挤占了银行信贷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第五
节货币均衡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与标志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货币均衡指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在总量上大体相等,结构比较合理。
Ms=Md
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量上绝对地相等是不可能的。
2、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必然要在社会经济过程中表现出来——动态的平衡。
3、货币均衡还要求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结构上平衡。货币的含义
(二)标志
1、物价水平变动率
2、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3、货币供给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
二、货币失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
(1)通胀指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而并非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上涨。
(2)通胀是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上涨,而并非一次性的、暂时的上涨。
(3)通胀指的物价上涨必须超过一定的幅度
2、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求量。就我国来看主要有:国家财政原因、国民经济结构、国际收支和银行信贷。
(1)国家财政原因
国家财政赤字,如果挤占银行信贷资金来弥补——银行信贷投放和信贷规模扩张——货币供应量超过货币客观需求量——通胀
(2)国民经济结构原因
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货币供应过多——结构型通胀
——通胀
(4)银行信贷原因
银行自身信用膨胀导致的货币供应量过多。如贷款过度、贷款不当、发放无物质基础的贷款等。
3、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通用产生的原因分:财政赤字型、经济结构型、国际收支型和银行自身信用膨胀型。
(2)按照通胀的表现状态分:开放型通胀、抑制型通胀(隐蔽型通胀)
(3)按通胀的程度分:爬行式通胀(温和式通胀)、跑马式通胀(奔腾式通胀)、恶性通胀(极度通胀)。
(4)按通胀预期分:非预期通胀、预期型通胀。
(5)按西方通胀学说分:
需求拉上型通胀
成本推动型通胀、包括:工资成本推动、利润推动和其他成本推动。
供求混合型通胀
(二)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的概念
通货紧缩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
按通缩的程度不同分:轻度通缩、中度通缩、严重通缩。
2、通缩的原因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2)经济周期的变化。
(3)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4)结构失调。
(5)国际市场冲击
[习题]
1、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发行主体是(B)
A、印钞厂
B、银行
C、财政
D、政府
2、现代经济中,国家必须通过中央银行来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使货币流通符合客观的流通规律,保证信用货币的正常流通,所以,西方经济学中把信用货币称为(D)
A、准货币
B、第三代货币
C、电子货币
D、管理货币
3、广义货币的投放发生减去回笼后的结存额为(B)
A、货币投放量
B、货币供给量
C、货币发行量
D、现金发行量
4、(C)是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的总渠道,
A、现金发行
B、现金回笼
C、银行信贷投放和回笼
D、现金归行
5、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是(B)
A、Md=n’+P’+v’
B、Md=Kpy
C、Md=f(y,w;rm,rb,re,1/p(dp/dt);u)P
D、Md=L(y,r)
6、已知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1000亿元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120亿元,到期应支付的总额20亿元,相互冲销的总额90亿元,在原货币流通速度9次不变的条件下,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要量为(A)亿元。
A、90
B、80
C、70
D、50
7、如果其他情况不变,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将(D)
A、增加
B、不变
C、上下波动
D、减少
8、下列关于货币需求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DE)
A、货币需求量通常是一种存量指标
B、考察货币需求量需把存量与流量结合起来考察
C、货币需求量的研究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D、货币需求量是一定时期内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E、研究货币需求量时,需做静态与动态的全面分析
9、下列关于现代货币量的层次划分,正确的有(CDE)
A、M0=活期存款货币
B、M1=M0+现金货币
C、M0=现金货币
D、M2=M1+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存款
E、M1=M0+活期存款
10、按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量同下列各因素的关系正确的有(ABCD)
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恒常收入越高,货币需求越多
B、在总财富中,人力资本比重越大,对货币需求量越大
C、存款、债券、股票等资产的收益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少
D、物价上涨,则货币需求量减少
E、货币需求量受未来利率不确定的影响,因而是不稳定的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2 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
调控机制的一般模式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也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它是指中央银行为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其他宏观金融变数而掌握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然后再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达到其政策目标和各种重任的完整体系。
无论哪一个国家采取何种社会制度和何种经济管理体制,尽管各国中央银行调控力度和广度有异,但就其调控体系的一般模式而言,有其明显的共性,可用图示。
但必须指出,就这个一般模式而言,还不能区分不同类型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模式的具体内容和不同特点,甚至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不一定采用相同模式。从大类上划分,可分为直接型、间接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
直接型调控模式
货币供应量
当一个国家对宏观经济采取直接管理体制时,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就只能是运用指标管理和行政命令的调控形式,通过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直接控制现金流通量和银行系统的贷款总量,以此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月标。前苏联、东欧一些国家以及我国在1979 年以前均采用过计划指标控制这种模式。
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都采取过这种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与高度集中型经济模式下以实物管理为主的直接控制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这种体制下,中央银行在全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由此各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有根强的依附性。在此情况下运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可以收到预期效果的。因为指令性计划一旦制定,中央银行就运用行政手段来强制地贯彻执行。所以,只要中央银行不突破计划,不增拨信贷资金,不迫加货币发行,那么,全国的货币供应量就不会突破预定的指标。但是,随着经济体
制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轨的当今世界,这种直接型调控模式暴露的缺点越来越明显,它不利于充分维护广大基层银行的自主权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充分发挥信贷、利率杠杆有效调节经济的作用;因为管理办法僵死,时而会造成经济的波动和决策的失误,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容易出现“一刀切”、“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等弊病。
间接型调控模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大多采用这种模式。依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经济运行主要由直接
控制向间接控制过渡已是历史的必然。
货币供应量
间接型调控的特点是:它所依存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相当规模和发育健全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在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并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直接控制的可能性;比较好地尊重微观金融主体的自主权;较好地起到抑制经济波动的缓冲作用。
过渡型调控模式
过渡型调控模式一般指由直接型向间接型过渡的模式。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这种模式。有些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但因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金融市场不发达,加上财政、外汇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等,还有必要对经济采取一些直接控制手段。
货币供应量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已从传统的直接管理体制过渡到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国家既运用经济手段,也运用计划行政手段。特别在宏观失控的情况下,采用一些直接控制手段会收到较快的成效。但从长远观点看,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中央银行采用间接型金融宏观调控模式已是必然趋势。由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在宏观经济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愈来愈明显。
资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组成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是一个由内在诸因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为说明问题,它的组成可用以下三个层次剖析:
1.调控主体。整个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主体有三个:一是中央银行,二是商业银行,三是非银行经济部门。
货币供应量
依据各主体的不同功能,我们不妨把中央银行称之为发动主体,因为由中央银行供应给商业银行基础货币(也称始初货币)的多少,决定整个调控机制运转的规模。这里,它是以最后贷款者的身份出现的。把商业银行称之为放大主体,因为中央银行将基础货币贷入商业银行后,通过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倍数放大效应,会创造出多倍于始初货币的存款货币,以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这里,它是以直接贷款者的身份出现的。把非银行经济部门称之为目标主体,因为由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始初货币随即在商业银行系统内产生倍数放大效应的整个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向非银行经济部门供应适量的货币,当然不能否认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行为对整个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运转的影响作用。
2.基本因素。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超额准备金,三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