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商品进而分析货币的本质,得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基本结论。
1、货币是商品;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又是和其他普通商品相区别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3、贮藏手段:如果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那它就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信用货币含义: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
1、现金货币;
2、存款货币;
3、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规定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
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4、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5、金准备制度。
我国的货币制度:人民币制度:
1、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
3、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稳定人民币价值的最基本保障是商品;货币的含义
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和经济发行原则;
5、人民币是一种管理货币,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
6、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
7、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当前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根据货币流动性因强到弱的变化,货币的范围也由小到大,不同的货币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我国中央银行从1994年开始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并按照货币层次对货币量进行统计。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
1、M0=流通中的现金;
2、M1=M0+银行的活期存款;
3、M2=M1+企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第二章:信用与利率
信用的特征:
1、信用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2、信用是有条件的,即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4、信用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商业信用含义: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它可以直接用商品提供,也可以用货币提供,但它必须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是它与银行信用的主要区别。
银行信用含义: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形式,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一种信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之上发张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它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了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含义: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券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消费信用含义: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形式。
利率的种类:
1、按照利率的表示方法,可以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2、按照计算方法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
3、按照利率决定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4、按照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5、按照利率的制定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
6、按照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7、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利率的决定,西方学者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2、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4、IS-LM框架下的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1、平均利润率;
2、预期通货膨胀率;
3、银行成本;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5、税收;
6、借款期限和风险;
7、国际利率水平。
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宏观调节功能:
1、积累资金;
2、调节宏观经济;
3、分配收入;
4、促使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
微观调节功能:
1、激励功能;
2、约束功能。
第三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的含义:
金融市场就是通过各种交易方式,促使金融产品在供求双方达成交易的场所,或者说是金融商品的供求双方运用市场机制,通过交易进行融资活动的流通领域。
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交易期限的长短不同,可以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2、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3、按证券发行和流通的顺序不同,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4、按交易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白银市场等;
5、按地理范围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金融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功能:
1、有效聚集和转化资金;
2、优化资源配置;
3、分散风险;
4、是经济运行的指示器和调节器。
形成金融市场的基本条件:
1、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十分活跃,社会上存在着庞大的资金需求和供给,这是建立金融市场并能有效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2、完善和健全的金融体系;
3、金融交易的工具丰富,交易形式多样化,能满足社会上众多筹资者和投资者的多种多样的需求,充分调动社会资金的流动;
4、健全的金融立法;
5、合理的市场管理。
金融工具的含义: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它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具有法律效力。
金融工具必须同时兼备三个要点:
1、有规范化的书面格式;
2、有广泛的社会可接受性或可转让性;
3、具有法律效力。
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期限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
4、收益性。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调剂暂时性的资金余缺,另外货币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贯彻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其特点有:
1、融资期限短;
2、融资的目的是为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3、参与者主要是机构的投资者;
4、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又称中长期资金融通市场,是指以一年期以上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媒介的市场。
其特点有:
1、资本市场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
2、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
3、资金借贷量大,以满足长期投资项目的需要;
4、作为交易工具的有价证券与短期金融工具相比,收益较高而流动性差,价格变动幅度大,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第四章:金融机构及其体系
金融机构的功能:
1、降低交易成本;
2、改善信息不对称;
3、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4、风险防范与管理。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业经营、相互协作的格局。
第五章: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
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4、信息中介。
商业银行的业务:
1、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归纳起来,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自有资本以及吸收外来资金两大部分。在吸收外来资金中,存款占有较大比重,是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另外还有商业银行的其他借入款。
2、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其资金运用的业务,资产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现金资产、贷款和投资。
3、中间业务。
4、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尽管各国商业银行在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业务经营上,各国商业银行通常都遵循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
第六章: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性质:
虽然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状况不同,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同,金融环境也有不同,但就中央银行而论,都毫无例外地成为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并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是统领全国货币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全国信用制度的枢纽。中央银行负
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调节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并对国内整个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实行管理与监督。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从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出发,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以表述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三个方面。
中央银行的类型:
中央银行制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和准中央银行制度。
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它是货币政策制定者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
具体含义:
1、稳定物价;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5、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也叫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具体内容分为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再贴现政策;
2、存款准备金政策;
3、公开市场政策。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2、直接信用控制;
3、间接信用指导。
第七章:外汇、汇率与国际收支
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指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广义的外汇还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使用的债权,包括外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其他外汇资金等。
汇率的决定因素:
1、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因素;
2、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因素;
3、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
外汇的作用与影响:
1、对国际贸易及进出口的影响;
2、对资本项目的影响;
3、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国际收支含义: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主要反映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经济结构性因素;
3、货币性因素;
4、国民收入的变动。
国际储备含义: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可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并维持本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储备的构成:
1、黄金储备;
2、外汇储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