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2023年6月份“深聊合作•链接新动能”2023聊城(粤港澳)双招双引推介会在深圳举行,会上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的现场签约  (péng pài)的动力,聊城人民得知这个好消息都  (rěn jùn bùjīn)。
2.(2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黄河颂》选自光未然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阿长和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最苦与最乐》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D.成语“吴下阿蒙”“出淤泥而不染”“扑朔迷离”分别出自《孙权劝学》《爱莲说》《木兰诗》。
3.(4分)
按要求答题。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优秀的对联往往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充分体现出了汉字的奥妙、魅力和传统文化的意蕴。
下面这副对联选自聊城光岳楼——
泰山东峙黄河西邻岳涛声凭栏把酒无限好
层台射书微乡明志人杰地灵登楼怀古有余馨
(1)(2分)请使用“/”将上联正确的停顿标示出来。
(2)(2分)下联“层台射书”是发生在聊城的著名历史故事,请在横线上填上该故事主人公的名字。  射书救聊城。
4.(2分)名著阅读
以下部分影评选自《人民艺术家杂志》,请根据影评内容判断这部电影改编自老舍的哪部经典作品。
A.该片在尊重老舍原作的基础上,通过主人公的悲剧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了鲜明复
杂的人性,写出了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到的种种苦难,传递了对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B.影片的成功不仅是新时期中国电影在人物塑造上的一大突破,而且为中国电影的发展
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演员的精湛表演,还在于地道的京味儿方言的再现,以及以京韵大鼓为主要元素
5.(2分)老舍的这部名著也被改编成畅销的连环画,如图选取了其中的一则。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请结合如图和主人公的相关奋斗经历说说他的“幸福”何在。
会当凌绝顶的下一句自从有了自己的本,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他心里舒服,对人和气,拉了丰年,他的希望更大了:再干上二年,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于了。
6.(每空1分共10分)按要求填空。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刘禹锡《陋室铭》一文的主旨句是:  ,  。
④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
生  ,  。
⑤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运用一个小小的动作描写,生动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怅惘、
无奈心理情态的句子是:  ,  。
⑥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儿童生活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
句:“  ,  。”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7.(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一首诗歌可以从多个角度品读,对于《望岳》这首诗品读错误的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品句式:首句“岱宗夫如何?”运用设问的方式,写诗人最初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所以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B.品用词:诗人用一个“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和力量,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C.品手法:“决眦”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因使劲睁大眼睛观望美景,而感到眼眶要撕裂的感觉,从侧面鲜明地表现了泰山景的迷人。
D.品情感:最后两句诗,写诗人亲自登上山顶后一揽盛景,雄视一切的的心情,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8.(6分)阅读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分)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见往事耳 
(2)(2分)翻译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2分)请结合划线句子分析吕蒙说这句话时的内心情感。
9.(6分)阅读回答问题。
傅永列传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①之而不为报②。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皆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③,唯傅修期耳。”
【注释】①让:责备。②报:回信。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2分)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自青州入魏 
②涉猎经史 
(2)(2分)翻译句子。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2分)吕蒙和傅永才略长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10.(13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
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材料二:
2020年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文献外借量894.71万册次,文献归还量700.03万册次。深圳居民各种类读物(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和数字化阅读)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呈现逐年运增的趋势,2020年为99.15%,比2020年发布的“第十七次国民阅读调查”中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单(79.3%)
2021年深圳居民人均年度阅读纸质图书9.15本,比全国水平(4.70本)多了近一倍。从2021年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数据来看,达114.01万人,占持证读者总数的33.36%,也是“80后”人数最多,达21.27万人
(图文均选自《深圳晚报》或《深圳特区报》)
材料三:
我高中时期的语文老师是国学大家黄侃的弟子,满腹经纶,连给作文写评语都富有文化意蕴,就能使文章归题。古诗词大家叶嘉莹回忆她的老师顾随先生上课的情形,也说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意无穷。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的学生写文章讲,袁先生教白居易的《琵琶行》,眼里充满了泪光。这些先生们学问渊博源于读书,内心柔软也和读书紧密相关。读书,才有精神的丰富和优美。
教师是给学生点亮人生明灯的,当然首先要自己心中有太阳。诗人冯至曾经讲过:“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这是很了不起的追求。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水涨船才高。每个人的一生,都要迎接各种挑战,读书是从多种多样的人生正反经验中获得启迪,获得智慧,能让人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锻炼出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富有感受力的心,辨世事人情,就常常有精神的震撼与喜悦。
——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