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七下诗歌鉴赏-备战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
一、(2022甘肃武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题目。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从“空山不见人”“深林人不知”“涧户寂无人”三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王维的    心境。
2.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你最喜欢上面哪首诗中的“诗画”之境?请简要分析。
二、(2022广西百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峰和塔的高度,古代八尺为寻,“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写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进一步渲染塔之高。
C.第三句用典来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品德高尚的人。
D.这首诗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登上飞来峰,触景生情,抒发豪情壮志。
4.有人评价此诗有“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之妙,请结合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2022四川宜宾中考真题)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下列对两首宋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紧扣“登”字,详细讲述登山经过:乙诗紧扣“题”字,简略描写登山所见。
B.两诗内容均与“山”有关,甲诗重在突出山高耸之势,乙诗重在表现山变化之形。
C.两诗所写角度一高一低,但都巧妙蕴含着“境界高低则见识不一样”的生活哲理。
D.两诗感情基调略有差异,甲诗于清醒中含自得之喜,乙诗于清醒中寄寓孤独之忧。
6.下列对两首宋诗艺术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侧重写景抒情,乙诗侧重咏物寓理。
B.甲诗侧重咏物寓理,乙诗侧重写景抒情。
C.甲乙两诗都侧重写景抒情。
D.甲乙两诗都侧重咏物寓理。
四、(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小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晚春二首·其一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下列对两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里馆》中的“幽篁”“深林”“明月”以幽静的松林,明月的光影,勾勒出一幅空明澄净,清幽寂静的画面。
B.《竹里馆》“人不知”与“来相照”相互对照,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如知己朋友般时时照耀自己”的意思。
C.《晚春》中“知”“斗”“解”等词将花树拟人,表现出它们各逞姿,争芳斗艳的情境。
D.《晚春》中花树知“不久归”而“斗芳菲”,因“无才思”而“作雪飞”糅人与花于一体,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
10.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里馆》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隐者宁静、淡泊的心情以及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B.《竹里馆》塑造了一个独处者的形象,他内心充满孤寂与愤恨,只能以“长啸”来宣泄。
C.《晚春》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诗人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
D.《晚春》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①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类容多叙离别之情。②故园:故乡,家乡。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B.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C.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句诗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
1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题目
逢入京使
岑参①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会当凌绝顶的下一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①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此诗作于作者赴任安西节度使幕府书籍一职的途中。
13.下列句中的“望”与“故园东望路漫漫”中的“望”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篱门迎凉有感》)
D.遥望洞庭山水,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4.《逢入京使》中诗人的感情是流动变化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乙】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这两首诗的作者都借“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怀。【甲】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_____的姿态,从花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春天的热爱和不舍;而【乙】诗中诗人以“落红”和“_____”自喻,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却_____的情怀。
16.《己亥杂诗(其五)》立意高远,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富有积极意义。以下诗句同样体现诗人胸中豪情壮志的一项是(     )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九、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7.下列对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
C.选文第三句写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能够让人联想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诗人在接连受挫之时,登上此楼写了本诗。
1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主题角度看,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的失意境遇以及寂寞苦闷情绪。
B.从艺术表现角度看,这首诗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
C.诗人“独怆然而涕下”主要是因为时间的消逝与空间的广阔。
D.全诗语言苍劲奔放,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十、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20.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千古名句,请你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