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走进杜甫学生作文(通用27篇)
走进杜甫学生作文 篇1
  唐朝,自古便被称为诗的国度。多数优秀诗人吟诵出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佳作,使唐诗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峰。在星荟萃的诗坛上,最刺眼的应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而在这四人中,杜甫沉韵的诗风、精简的语言、以及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非常宠爱。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忧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到后来,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后期七律,沉郁顿挫、精切而毫无斧凿痕、凝炼却又挥洒自如,被称之为唐诗最高成就。故后人尊称他为“诗圣”。又因为他的诗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三十五岁进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门楣。可是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这也就使他渐渐接触社会下层写下了揭露当时天宝弊端的《兵车行》、《丽人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浪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叛军攻入长安后的一副社会缩影,包含诗人的切身哀思。杜诗成为一代诗史由此起先。之后接连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皆反映了斗争的残酷、时代的悲剧。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以《秦州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而是自叹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如:《登楼》、《白帝》、《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叹、忧国、伤时与悯民。
  公元770年,巨星陨落,一代“诗圣”杜甫病死湘江走完了他孤独、坎坷的一生……
  走进杜甫学生作文 篇2
  “锦城丝管月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当我走进杜甫草堂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首诗。
  在浓浓文化与乡土气息中,杜甫草堂让人感到古典又淡雅,到杜甫草堂内更让人的心特别静,从南门走进不远你就会看到用青花瓷碎片镶成的“草堂”两个字特别的引人注目。
会当凌绝顶的下一句  在杜甫草堂还有两个地方让我最为喜爱。
  杜甫的故居。是由一个四合小院组成,小院外有一个醒目的名字“柴门”,这就是小院的代名词,也特别符合小院的特征。外面种着许多树与竹子,还有一条小溪,院中心还有一组石桌,看到它我们自然就会想起当杜甫坐在石凳旁或独自或与友人饮酒作诗的场景。所大部分游客都会到这里坐一坐,感受一下大诗人的风范。走进屋里,入眼的便是客厅,客厅里的摆设特别简洁,渐渐走入寝室,室内只有一张床与一个柜子,杜甫的生活让我看到他对生活的追求和淡薄。
  还有一个地方是杜甫塑像馆。入眼首先看到的是杜甫悠然的躺着,又有一股大诗人潇洒的大风范,这座塑像把杜甫刻化得像一朵云一样,它让人琢磨不透,而且还有敬而远之的感觉。塑像后面是一幅壁画,壁画主是大红,雕刻精致且气概磅礴,与全部雕塑显得相得益彰,还有几座塑像,都是我国的大名鼎鼎的诗人或词人。有一座我听别人说摸了它的胡子才有福,原来就是杜甫的塑像,发觉塑像的胡子都被摸得发亮发光了,但愿我也能沾沾大诗的光慧。短短的巡游,可能我不能尽兴,但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走出塑像馆,我就打算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告知自己:“我走进了杜甫草堂,心也走进去了!下次我还会来的。”
  走进杜甫学生作文 篇3
  我本是个爱词远胜于诗的人,但杜甫这个诗人,我是打心底敬重他的。
  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杜纵使一生潦倒,但不忘国家人民。“大蔽天下寒士”又怎是一隐遁世俗之人、一贪利忘义之人所能为?
  杜本是一个上天降来扭转盛唐转衰的大将,但他和李白力挽狂澜也不济。两个天才生不逢时,才华无法施展实是一憾事。杜少与李同游,练就一身胆,但入仕后一生潦倒。杜居无定所,能有稳定的生活也是住在茅屋里。夏不挡雨,冬不避风,床头无干处,家人互抱取暖,岂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