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感悟(精选5篇)
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感悟篇1
8月29日上午,施秉县人民法院组织学习了_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并认真聆听学习了李培生、胡晓春主要先进事迹。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李培生、胡晓春,一位是悬崖放绳工,工作环境凶险异常,但却几十年如一日在岗位上坚守与付出;一位是守松人,一年365天有300天住在山上,常年与松为伴,忍受常人无法体会的枯燥与乏味。8月13日,_在给他们的回信中说,“‘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这句话给人心灵以鼓舞,给精神以引领。让人深深的体会到,通过坚守诠释着的平凡中的伟大,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精神的火焰,生生不息。
院长陈秋月表示,学习李培生、胡晓春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们坚韧不拔、不畏艰难、主动担当的精神,动员全院干警深化思想道德建设,牢记_的殷殷嘱托,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发挥身边好人的榜样示范作用,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党的_立根铸魂、凝心聚力。
会后,参会干警纷纷表示,学习了李培生、胡晓春在工作中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精神,深受感动和启发,坚守每一个平凡岗位,就是在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要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感悟篇2
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和城乡基层干部众举荐身边好人好事,定期推评“中国好人榜”。中国文明网《身边好人故事》专栏,晚间为你讲述“中国好人榜”入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好人、宣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8月13日,_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的敬业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继续发挥好“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李培生、胡晓春在黄山风景区分
别从事环卫保洁和迎客松守护工作,20XX年和2021年先后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让我们走近李培生、胡晓春这两位“中国好人”,了解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敬业奉献的故事。
绳索一头以“8字扣”系在崖壁边的护环上,另外一头系在腰间。打好结、扣上保险,待搭档踩稳绳索后,李培生便手拉绳索,顺着崖壁向下滑去……
这一套流程,李培生每天要操作四到五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23年来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
今年,是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第二十五个年头。从最初的检票工作,到后来的路段保洁,1999年6月,李培生转岗到了放绳队,成为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一名放绳工。
放绳工是景区环卫里的一个特殊工种,需要在悬崖峭壁上捡拾垃圾和塑料袋……这项工作既辛苦又危险,胆识、技术、体能,缺一不可。
“我是安徽无为人,从小在水边长大,胆子不小,但第一次放绳对我来说仍感到很害怕。悬崖垂直落差有十几层楼高,身体直打哆嗦。”李培生回忆说。
李培生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暗下决心:“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
经过刻苦专业训练和长期实地操作,如今的李培生对这个工作已是驾轻就熟。凭借一根绳索,他在悬崖峭壁间行走自如。
翻越、攀爬,再翻越、再攀爬……23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近1800公里,相当于攀爬了大约20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做了这么多年放绳工,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在悬崖上捡垃圾害怕吗?一个月才能下山回家一次,是否想过调换岗位?……类似的问题,李培生曾被问过无数次,但不论是23年前,还是现在,他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去做,这个工作,我不去做,就得别人去做。”
“每次放绳回来,就会有游客围过来拍手叫好,那种感觉很棒。”李培生说,尤其是听到一些家长以此教育孩子不能随手乱扔垃圾时,他感到很欣慰。
眼下,李培生已经49岁了,是黄山风景区里较为年长的放绳工之一,但他内心很坚定:“只要体力允许,我会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用实际行动保护景区的一草一木,让文明旅游成为风尚。”
23年山崖攀爬,23年默默坚守,李培生的敬业奉献,也赢得了无数人的点赞。20XX年,李培生当选“中国好人”,20XX年,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8月13日,李培生收到了_的回信。在他看来,这份巨大的鼓舞,不仅属于他和胡晓春,更属于所有黄山人。
据了解,在黄山风景区,像李培生这样的放绳工共有18名,他们肩挎绳索,穿行在陡峭悬崖间,只为换来黄山风景区的干净整洁。在他们看来,维护好景区的绿水青山就是最大的心愿,也是坚守的初衷。
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感悟篇3
梦见爬悬崖峭壁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胡晓春——一人一松十二载
下玉屏索道,拾级而上300米,在距离迎客松仅25米的小房间内,记者见到了刚刚巡查归来的胡晓春。只见他拉开抽屉,拿出《迎客松日记》,熟练地记录:7:05,查看迎客松躯体、枝干、各枝丫、支撑架、拉索、防雷系统及周边,无异常。
今年42岁的胡晓春,是黄山风景区第十九任守松人。为加强对迎客松的保护,1981年,黄山风景区确定了守松人制度,由专人对其进行24小时“护理”。
20XX年,退伍后的胡晓春脱下军装,穿上护林服,成为黄山风景区的一名防火员。20XX年,经过层层选拔,他成为第十八任守松人徐东明的徒弟,担任迎客松守松人B岗。20XX年6月,胡晓春从师父手中接过望远镜和放大镜,正式成为第十九任守松人。
“对我来说,迎客松不单单是一棵树,守护好它,就如同守护好家人一样。”在胡晓春看来,12年的守护,让他和迎客松、黄山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密关系——“你守着山,我守着你”。
从部队军人转变为防火员,再成为迎客松守松人,改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使命和责任。
一年365天,胡晓春有300天住在山上,与迎客松朝夕相伴。约14平方米的工作室里,一张简易床、一套桌椅、一台监控电脑和一些检测工具,这就是他在山上的全部家当。
每天早上7点,胡晓春便开始了巡护观测工作。监测松树枝丫、松针和树皮的细微变化,
检查支撑架、拉索、防雷设施情况……“白天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如遇雷暴等天气,每半个小时就要巡查一次。夜间则启动红外线防侵入报警系统,随时随地查看迎客松情况。”胡晓春说。
“没有变化,是最好的变化。”这话听上去比较拗口,但胡晓春的理解是,“只要巡查无异常,就说明没有白白守护”。
每次巡护工作结束后,胡晓春都要回到小屋,拿出《迎客松日记》,详细记录迎客松生长数据,以及当天的气温、风力、湿度等信息。12年来,他已经写下70多本、累计超过14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久而久之,他自己也成了半个林业专家。
什么时候要注意梢头长势,遇到大风天气该如何应对,大雨过后怎样确保土壤不流失,季节更迭需要加强哪些防护……对于这些问题,胡晓春早已熟记于心。
“一个人,一棵树,确实有点单调。最初两年,也有过调换工作的想法。”胡晓春坦言,白天人山人海,晚上夜深人静,静到只能听到风吹草木的声音,好在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坚持至今。
说起_的回信,不善言辞的胡晓春难掩喜悦地说:“接到回信时,我整个人都很激动,每读一遍心里都热乎乎的,久久不能平静。”
“守护好迎客松,就是守护好黄山的绿水青山,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胡晓春充满信心地说。
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感悟篇4
8月13日,_给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回信在全省上下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众一致表示,_的回信情真意切、催人奋进,将牢记_殷切嘱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每一位“中国好人”都是拥有大志的凡人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辉煌的事业。“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争做社会好榜样。他们用平常心做不平常事,用
小爱凝聚人间大爱,为广大人民众树立文明典范、精神榜样和行动指引,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将榜样的力量转化为我们生动的实践,在拼搏奋进的道路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