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陶虹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
〔摘要〕服装除了时代赋予她的个性,每一个行业甚至每一个事件
都会对其重新定义。艺术行业中服装更是以变幻的法则和精确的比例美
感呈现在大众眼前。综艺这一特定风格的节目具有综艺性、娱乐性、观
赏性,决定了综艺节目中的服装具有的特定方向。
〔关键词〕综艺节目;服装设计;服饰搭配;作用力综艺节目中的服装由款式、彩、面料三个要素构成。中国的综艺节目始于1983年2月12日的第 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迄今已三十余年。随着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观众对综艺节目中的服装设计和造型 搭配要求越来越高,在各大贴吧中常常能看到网友对时下流行的综艺节目服装的热议。一组服装穿搭的
好坏甚至可以影响到节目的整体质量,服装设计也可视为一档节目的整体包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舞台服装面临着许多外在因素,如台本因素、导演因素、演员因素、表演因素、时代因素、市场因素等。 综艺节目具有综艺性、娱乐性、观赏性,这也决定了综艺节目中的服装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一、 台本因素
综艺节目服装设计的外在因素有很多,但最先考虑的应该是台本因素。综艺节目中的服装是运用于 已有的台本和规定的场景当中的,除了化妆、头饰、造型以外,服装是对综艺节目中人物扮演的角、 年龄、身份等方面的外在表现。
目前活跃在荧屏前的综艺节目大致可分为九类:一是游戏类节目。如《快乐大本营》《我爱记歌词》《天 天向上》《勇往直前》等;二是选秀类节目。如《快乐女声》《快乐男声》《加油!好男儿》《花儿朵朵》等; 三是婚姻速配类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四是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背后的故事》 《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等;五是音乐类节目。如《中华情》《同一首歌》等;六是文艺类晚会。如《欢 乐中国行》《综艺大观》等;七是饮食类节目。如《天天饮食》《爽食行天下》《顶级厨师》等;八是女性 时尚类节目。如《天天女人帮》《美丽俏佳人》《我是大美人》等;九是真人秀类节目。如《爸爸去哪儿》《偶 像来了》《花儿与少年》等。
每一类节目对服装的定位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节目需要根据台本草拟设计稿,选择布料、打版;而 有的节目只需要依据其内容在市面上选购已有服装进行搭配就好。不同的方案,有不同的服装预算,根 据台本决定。
二、 编导因素
综艺节目中的服装是根据台本和编导对节目的内容和角的设定开始计划着装方向,按照人物表演 的类别、发展而进行设计的。不同的编导制作的综艺节目风格是不一样的,对服装的要求也会不尽相同。 编导在整个服装外在因素当中起到了初步决定权作用。一档综艺节目当中的服装,一般包括几个方面:服
装设定、采购与制作、按节目需要搭配。综艺节目的服装设计不同于生活服装,也与传统戏剧舞台服装不同, 它讲究潮流性、时尚性和实用性,也更加追求服装显示在荧屏上的即视感。设计依据就是新近的潮流元素, 节目编导会依据节目的类型观摩一些类似的表演、服装秀等,成功的服装设计能让表演者的角属性一 目了然,是丰富节目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综艺节目角服饰的构建应该是高于生活服装的,但又没 有传统舞台服装的夸张。为了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在节目服装设计上,编导应该算 是第一设计师,首先由他们做出服装定位、甚至设计初构想,再拿给设计师以及采购者去实行。所以一 个好的服装设计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是为节目内容而服务的。好的服装造型,能提高整个节目的观赏度, 对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 演员因素
综艺节目的服装设计分为主持人服装、嘉宾服装以及表演服装三大类。设计师需要面对的是如何通C H U A 2M E I L U N D A 0 传嫌论道|84
CHUANMEILUNDAO 传媒触
过服装区分人物属性,满足节目情节的需要,实时增减其实用性、特殊性。
综艺节目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主角,如何区分他们与嘉宾以及普通演员之间的区别是关键点。一档节目中的人设,有主次之分,服装设计需要突出个人的特点,展现其形象魅力。因为主持人在一档节目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起到一个节目的转承作用,着装往往需要往正式化靠拢,不宜过度花俏。
嘉宾的服装如何与主持人区分开来,其中有很深的学问。首先,嘉宾的服装正式感应较弱于主持人,再根据他们的职业与表演类别细分,以突出个性为主,服装的彩与面料方面选择面更广。
演出人员的服装应弱于主演,总之在一期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嘉宾、演出者的服装搭配应遵循主次、强弱以及颜的区分。突出人物特为主,扬长避短。
四、表演因素
在很多节目当中,演员经常会需要变装、换装,这就要求综艺节目中的服装设计具有实用功能,可 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且安全地变装。
舞蹈类节目《舞动奇迹》在服装造型方面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其表演全程都是以明星嘉宾的舞蹈表演
为主,在语言与声音为多数主打的综艺节目中,此类节目完全靠视觉吸引观众,所以服装的含金量相当高,在整个节目中为了把演员的肢体语言表述得淋滴尽致,服装设计师们可谓下足功夫,对每套服装的处理不仅展现服装之美,更展现了人文,标新立异,加强节目服装的特,引起观众注意。
五、彩因素
舞台和灯光的彩对综艺节目中的服装映衬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灯光彩运用在服装材料上向我们传达的震撼,远不可用言语来表达。不同度的彩可以唤起与人们生活经验相关的各种联想。穿着者能够很好地通过颜的不同内涵烘托出不同的人物情感。所以服装配,是衣着美的重要一环。服装彩搭配得当,可使人显得端庄优雅、风姿卓著;搭配不当,则使人显得不伦不类、俗不可耐。要巧妙地利用服装彩神奇的魔力,得体地表达角的内在精神,就要掌握服装配的基本原理。服装彩的搭配,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
一是同种相配,这是一种简而易的配方法,也是在一些冷调节目中常用的搭配手法。因为这种方式会给观众整体、利落又冷淡的视觉感受。
也更便于观众将视觉焦点集中在故事情节本身。
三是主调相配,以一种主调为基础,再配上一二种或几种次要,使整个服饰的彩主次分明、相得益彰。这是常用的配方法,也是一部出彩的综艺节目吸睛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观众首先看到的是块,如果块所表达的情感和传达的价值符合观众的口味,那么这个彩搭配可谓就非常成功了。
六、时代因素
法国著名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曾经说:“假如我死后百年,还能在书林中挑选,你猜我将选什么?……在未来的书林中,我既不选小说,也不选类似小说的史籍。朋友,我将毫不迟疑地只取一本时装杂志,看看我身后一世纪的妇女服饰,它能显示给我们的未来的人类文明,比一切哲学家、小说家、预言家和学者们能告诉我的都多。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服装审美,站在今天的时空交汇点看2004年的第一季综艺节目《超级女生》,我们会发现那时的服装带有2000年初期的分裂感,服装的整体风格是破碎又张扬的,服装中优雅、奢侈、整体和秩序的感觉很弱,夸张的细节和故意分割的结构使服装变成一个极度渴求表达自己的扬声器,这就是21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的解放相较之今日是刚刚
打苞的花蕾,综艺中的女孩子都急切地、热烈又“非主流”地表达着自我。如果我们从宏观上看中国近现代女子服饰的变化,便能更有力地感觉到时代对服装的影响。晚清的旗袍、废除帝制后的改良旗袍、列宁装和布拉吉、当代时装,在时代的面前,2018年综艺节目中的服装在2028年的眼中会是怎样的彩呢?我们身处在时代的洪流中就不得不被时代所裹挟。
七、市场因素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我们在《中国好声音》里看到那英一件接一件地换天价服装。从年轻玩味的Givenchy到端庄优雅的Dior,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优秀且流量巨大的综艺节目很多时候,不是制片人和设计师在规划服装,更多的时候是品牌在为其赞助服装,一个优秀的服装品牌更能嗅出其中
85
的商机也就更能挤占市场。在《中
国好声音》第三季里那英至少换了
十几套造型,全部来自品牌赞助。
那英自己也透露说:“每一季《中
国好声音》开赛前的三个礼拜,我
们家门口就开始收到各种快递,还
有各大品牌的公关带着一批批时装
来到家里,在地上摊一长排,每天
就让你不停地试,不停地穿……几
季好声音下来,每一轮都能穿些新
的、不一样的,最后我就攒了‘好
声音,的各种衣服,此生无憾了。”
虽然她有时时髦死人,有时又让人
实在看不懂,但不得不说这些服装
赞助本身就是综艺节目的一部分,
一开始它独立于综艺节目之外,但
是当那英的裙摆在舞台上被灯光点
亮,谁能阻挡服装融人综艺节目本
身的化骨绵掌?这时的服装烘托着
角,也承托着综艺本身的定位。
市场的喜好是被大量的数据检
验过的,我们大概很难想象一个综
艺节目中演员的服装会超越市场的
眼光,从而引起电视机及手机屏幕
前的大多数人的不适吧,那这个综
艺岂不是也违背了商业规则?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 郑军、刘沙予.服装的彩[M].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12(08):144
[2] 李莉婷.服装彩设计[M].北京:中国纺 织出版社.2015(07)147
[3] 潘向荣.浅谈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J].职业
技术2005(07).
[4] 张晓丹.数字化时代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 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0(31).
随着电影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的画面创作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电影构图美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非均衡电影构图电影摄影创作一直是以一种特殊的构图方式而存在,这种构图方式对于电影摄影的意义何在?对电影作品的艺术创作有哪些影响?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一、空间位置的非均衡构图
说到电影的空间处理,首先要明确的是电影画框的限定性, 这种限定性带来了一种与绘画艺术迥异的空
间处理方式。电影构 图也需要在这样的限定下进行,非均衡构图之所以产生非均衡的效果,是其与画框相对而言而出现的非均衡感。在画面结构上, 在镜头的框架内,又分为几何中心、趣味中心、意味中心和边角等,这些元素在非均衡构图中同样受到重视,在空间处理上却不尽相同。
非均衡构图,实质上是对传统均衡构图的一种反叛,传统的构图原则讲究“黄金分割定律”以及规则的几何形状的构图原则, 以使电影画面达到分布上的均衡和重力上的均衡。而非均衡电影构图则是一种反平衡的构图取向,创作者主创上让构图发生倾斜、偏移,或将人物置于画面一角,造成一种失衡的视觉感受,从而达到相应的艺术效果。非均衡的构图并不比均衡构图拥有更多的构成元素,而是通过建立画内和画外的空间关系,使观众意识到画外空间的存在,随后把想象画面叠加在表象画面之上去获得新的特征,具有独特的造型功能和很强的表现力。在 影视拍摄中,非均衡构图和均衡构图怎样合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
影片《黄土地》就单个画面来看,似乎是不完整和非均衡的,但是从总体来看却是均衡的,例如犁地的一场戏,翠巧爹蹲在犁垦的地垄旁,在画面边缘,将人物放置到这里,和翻开土地的线条进行对比,加上前后镜头的衔接,形成了构图上的注意中心。这样的构图方式,使得画面本身具有一种堵塞感,但是,如果将上下镜头连接起来,单个电影画面的堵塞感就消失了,因为对于整场戏来说,这种构图之间的蒙太奇关系是均衡的。这个堵塞感将这场戏所负载的情绪,如实而有力地表达出来,因此,它 是完整形象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组独特结构的电影画面之所以是电影的,就在于它在规定
情景下给予观众视觉上一个均衡构图所表达不出来而又无法代替的美感。” [1]这样的构图方式前后出现了两次,应该说,这种重复的蒙太奇方式,也是影片《黄土地》的空间处理手法之一,使得这些单个的非均衡的构图, 通过蒙太奇关系而达到了一种意义表达上的均衡和恰当。这种非均衡的空间处理方式,传达出黄土地对民族历史的养育和控制,形成一种既温暖又冷酷的精神氛围,表达了中华民族走过的漫长、艰难的历史,颇具历史的穿透力,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封闭和压抑的社会对渴望自由发展的人性的束缚与制约,面对这样深远、辽阔而又无比厚重的黄土地,人显得那么渺小而又无助。
非均衡构图往往在均衡构图的映衬下产生一种空间奇观化。首先,这种空间的奇观化表现在于它强化了画面的信息量,以大量的符号图案来突出画面的意义。其次,空间的奇观化还体现在电影画面空间中各种物质形态所展现的大型化和规模化倾向。
C
H
U
A
2
M
E
I
L
U
N
D
A
传
嫌
论
道
|
8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