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优秀教案设计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优秀教案设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能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会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2.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3.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情感态度方面
      1.    肯定学生不同答案,教学中鼓励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问题。
    2.    培养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索的精神。
    能力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如何及时处理文中传递出的现有信息。
    重点难点分析
    自读程序分三步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划分本文结构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战演习”。本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适时适度点拨。课后练习一、二应指导学生主要从文中答案,应鼓励学生多开辟回答途径。迁移训练旨在让学生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苏轼《题西林壁》导入:(学生集体背诵苏轼《题西林壁》)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
    (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师: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
    (也可由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墉断乾隆皇帝为一歌妓打死地痞一案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出观点)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含义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汲取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推敲    不言而喻轻而易举    锲而不舍
    2.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括性的语句。(学生默读)
    师: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生答:“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师:对,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4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末段);习题二。)
    三、研读课文
    1..关于本文结构:
    (一)提出问题。(12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二)分析问题。(312段)
    第一层(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69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1013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三)解决问题。(14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应注意下面的三点: 第一,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第二,末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第三,本文是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证的。)
    2..关于本文的开头:
    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放矢” “树的”;与《谈骨气》开头的开门见山作比较。
    3.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第一问答案见第4自然段中的有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