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有三课四篇文章都是阐述求知与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这方面的不少教益。这个单元又是全套书惟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包括立论文章三篇、驳论文章两篇,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从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以及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从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入手,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批评“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最后提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谈读书》一文,篇幅虽短小,论述的范围却相当广泛。先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用书的智慧;接着阐述读书的方法,提倡读书与讨论、作文结合起来;最后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全文运用排比、比喻、对比说理,名言警句比比皆是。
《不求甚解》一文,先摆出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解释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正面主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从两个方面批驳对方论调。一方面,揭露“一部分人”,即国民党当局,“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另一方面,用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最后从立场观点上作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一般来说,初中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给阅读议论文带来一定难度。然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实一直在议论、思考着一些问题,像求知与读书问题,与学生密切相关,自然在学生关注的视线之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所谈的自信力问题、“中国的脊梁”问题,也是学生的热门话题。因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来学,应该是可以学好的。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学生学习这个单元,能够达到这个要求,在三个维度上都得到提高,应该说教师就完成任务了。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与阅读部分相照应的,尤其与《短文两篇》关系密切。这部分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指导学生选做。
第13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2.能力目标:培养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活思维,激发想像力,崇尚科学。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的《题西林壁》 大家一定不陌生,谁来谈谈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个事物,角度不同,答案无穷。美国实业家罗迦.费.恩格由四个几何图形引发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请大家阅读,看看能否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
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A、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A、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
下去。
三、阅读3-6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当你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
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
三、阅读3-6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当你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
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
个的话,当你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四、小结: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著于你的感悟,因为你用善于感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一定能获得丰富的答案。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四、小结: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著于你的感悟,因为你用善于感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一定能获得丰富的答案。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
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9.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0.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1.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2.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9.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0.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1.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2.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3.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4.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4.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