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展示]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1.世界的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
b
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
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
c
b
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问题导思
知识梳理
1.辩证唯物主义中物质的概念是什么?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2.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4)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易错提醒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
1正确理解物质概念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几种说法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考向1 物质概念
典例1 (2017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科学家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人类打开了异物质这扇未知世界的大门,这些物质拥有假想的奇异特性。从哲学上讲,这里的异物质(  )
A.是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
B.只是一种观念中的存在,并非现实的存在
C.只是哲学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
D.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答案 C
解析 异物质只是哲学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应选C
考向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典例2 (2017·台州中学统练试题)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比较容易,而理解社会的客观性则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  )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不受人的意识的影响
B.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C.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D.社会的变化发展决定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答案 B
解析 理解社会的客观性比较困难,是因为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均错误。
方法点拨 因果优选法。根据题干与题肢的关系,可运用如下口诀进行选择: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选直接原因,外因、内因选内因,根本原因、一般原因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选主要原因。
1(判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否定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答案 F。这句话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没有否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神舟号系列飞船 ②“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七届山东省文博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十六届浙江省运会2018年举行,湖州为主办城市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上物质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哲学上所讲的物质,是指不依
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因而①③⑤符合题意;②④属于意识的范畴,应排除。故选B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体现在(  )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C.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答案 B
解析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内容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正确。
考点二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问题导思
知识梳理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什么?
(1)运动是无条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是什么?
(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特点: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4.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吗?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易错提醒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规律是客观的,其本身无好坏之分。但规律可能给人带来好的结果,也可能给人带来坏的结果。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就能取得积极的效果;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正确认识有关静止的三种观点
类别
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
承认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
否认运动,用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相对主义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