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
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    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
2.学者葛剑雄认为,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行政中心有严格的统治,但对边远地区统治松散,所以先秦时期不存在确定的疆域边界,只有到了秦朝,才有了真正明确的疆界。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秦朝(   
A.重新完成国家统一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修筑了长城与驰道    D.以秦律治理地方
3.周厉王在位时,奢侈专横,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借以剥削人民。国人(自由民)公开议论其过失。厉王严厉镇压,王室重臣召公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厉王不要限制民众舆论。后厉王被国人逐奔于彘。这表明西周时期(   
A.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B.国人对王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C.实行仁政,重视舆论    D.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动摇
4.春秋时期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各不相同的。有投降的国家被兼并为县的,有投降国家被灭国的,有投降国与战胜国之间议和并完整地保存战败国社稷的。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分封秩序遭破坏    B.南北地域文化差异明显
C.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D.战乱频仍导致社会动荡
5.唐随隋制,实行州县两级制。唐太宗把三百多个州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坐卧恒看,得其事迹,必书于名下,以备赏罚黜陟”。对此,当时就有大臣说,汉代得一个好的二千石(郡太守)已经不容易了,何况如今得去三百多个州刺史?据此可知,唐初(   
A.注重提高地方官员的素质    B.行政区划改革非常必要
C.重视州县官员的选拔任用    D.中央集权强化达到高潮
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这反映了(   
A.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B.秦始皇非常勤政事必躬亲
C.皇帝权力未形成高度集中    D.秦分化相权加强中央集权
7.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8.宋太祖时选练禁军作为作战的精锐,全国有禁军193000人。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6000人,军队规模空前庞大。这种急剧变化最有可能(   
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出现冗兵、冗费
C.增强对社会的控制力    D.消除了周边政权威胁
9.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欲召王安石到中央政府来工作,“安石屡引疾乞分司”(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任职者,称为分司)一而再,再而三请病假;神宗提拔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司马光多次推辞,最后神宗“诏以告置光怀中,光不得已乃受”。可见北宋时期(   
A.士人普遍孤傲清高    B.君主权威日益下
C.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臣结党制约皇权
10.汉族大臣许衡给元世祖上书说“考之前代,北方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后卫”,许衡主张(   
A.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B.学习魏辽金的制度
C.在地方实行行省制    D.治国需要因地制宜
11.在对西南民族地区管理方面,元朝实行土司制度,对土官的职类、承袭、贡赋和征发等形成一定制度。清朝雍正时,政府推行“改土归流”,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并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这一演变体现了(   
A.因俗而治的统治理念    B.内地化的治理倾向
C.西域的不断扩展    D.华夷观念逐渐淡化
12.明初严禁宦官干政,但明朝中期开始皇帝把繁重的批答奏章事务交给了司礼监。由此推知,明代中后期(   
A.宦官权力完全失控    B.宦官加入中枢决策
C.内阁票拟职能改变    D.皇帝决策权力弱化
13.唐朝柳宗元(773~819年)在《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他的这一论述(   
A.具有针砭时弊的现实意义    B.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C.说明郡县与分封各有优劣    D.旨在彰显秦朝历史功绩
14.明永乐年间(1403—1424),内阁制度初现端倪。但直到万历朝(1573—1619)修订的《明会典》中,内阁职掌仍附于翰林院条目之下。内阁公文来往盖的是翰林院之印,而各衙门送内阁的则称“行翰林院”。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行政效率不高    B.未取得法定的地位
C.服务于翰林院    D.与司礼监相互牵制
15.北宋出现了“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政治传统,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朝野的共识,宋神宗时期“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原则: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宋朝士大夫政治地位的提升(   
A.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B.反映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C.有利于以制度约束皇权    D.根植于传统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16.中央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创立和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
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集思广益打一国家——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三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元朝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直接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3)与北宋相比,指出材料三中元朝的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初,面对各个部门之间出现严重分歧,政令难以得到顺利贯彻的问题,朝廷设立了政事堂制度,每遇到需要颁下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到了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并在政事堂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包括皇帝诏命在内的一切政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方能生效颁行。随着盛唐时代政事堂工作重心向分理行政倾斜,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正式在皇宫内设立了翰林学士院,选任擅长文学的亲信充任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属员,不计官阶品秩,主要负责起草任命将相大臣、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并承担起了参与决策机务的工作。此后,宋辽夏金元明清各朝都设有翰林学士或学士,在政治权力结构中居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唐初至盛唐中央决策机制的发生的变化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初至盛唐中央决策机制调整的作用。
1.C2.B3.B4.A5.B6.A7.C8.B9.C10.A11.B12.B13.A14.B15.C
16.(1)直接原因:周王室衰落,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破解: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
(2)共同点:都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都注重对前代政治经济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都加强了对官员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强化皇权。
(3)变化:元朝在中央废除三司和中书门下,设立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等地的事务;地方上实行省、路、府、州、县五级制代替北宋的路、州(府)、县三级制;元朝进一步精简机构,初步缓解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官僚队伍膨胀等问题,提高了行政效率。(任意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