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教学目标定位
(一)课标分析
1.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2.课标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共分为三个学习要点,第一个是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第二个是东欧的建设、改革和剧变,第三个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课标所提出的是要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探寻建设社会主义之路。
(二)教材分析
1. 本课主要内容:
本课下设三个子目,分别是“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东欧的建设、改革和剧变”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三个子目在时间上呈现线性关系,在逻辑上也有着清晰的关系:苏联在改革过程中始终没有摆脱僵化的斯大林模式,东欧各国依靠苏联模式发展,恢复了战时损耗的国民经济,但是也落入国民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东欧发生巨变。同样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重要成就,指出中国特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2.本课地位:
本节课是《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的第三节。本单元共有四课,前两课介绍了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本课主要讲述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发展与变化,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问题,社会主义面临的问题并不一样。本课通过对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问题进行探究。
3.教材处理:
第一子目“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主要讲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概况,以及苏联解体的过程。第二子目“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主要讲述了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改革和剧变的概况。第三子目“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建设成就,叙述简明扼要。其中第一子目和第二子目是本课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1. 知识方面
本课类型为新授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在经历初中阶段世界史板块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都有着基本史实层面的认知。同时,经历本书中第15课的学习,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和冷战的相关知识都有了系统性的学习,在本单元第15课的学习过程中也深入了解了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史实。上述知识背景为本课知识的讲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现阶段
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旺盛的探索欲,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进行知识学习。这为本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 能力方面
现阶段的学生对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尚待提高,对多个结论之间联系的梳理能力不强,需要教师出示相关史料,并引导学生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与解体,东欧的剧变以及中国的特社会主义的开创。同时学生在了解相关史实后进行的结论概括能力也不强,需要教师加以讲解,以提高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学生课外知识储备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史料补充与对比,以呈现本课内容中苏东社会
主义改革与中国对比的相关内容;学生时空观念尚待加强,需要教师进行背景分析,以帮助其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的大框架下进行分析;学生对唯物史观的原理认知尚待深化,需要教师结合相关史实的讲解进行渗透。
3. 情意方面
本课讲述通过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成就来印证中国走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完善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探究,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分析,了解苏联三位改革者的改革内容和带来的影响,并简要叙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课堂学习,明确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具体表现,并说出三个国家的发展成就与问题。(历史解释)
3、通过教师引导,掌握社会主义阵营的变化图。(时空观念)
4、通过合作探究,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说出一点。(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苏联的改革发展与解体以及东欧的剧变。
2.教学难点:中国特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生命力。
(六)教学方法/策略
1. 教师教法
(1)问答法:本课中的不少史实在初中时已经学习,同时在课本中也有呈现,如苏联解体和东欧表现得具体原因等。因此采用问答法处理一些史实性知识能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回答情况能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2)讨论法:本课涉及一些考验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问题,如苏联模式有无生命力以及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为何没有成功,需要学生多维度地思考,使用讨论法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发挥自己的力量,集思广益,使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合作中成长;
(3)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在本课中使用表格教学,使用图片使学生能从时空角度全面认识苏联三位领导人改革内容和影响。并且,以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复杂历史现象的理解,使课堂更加形象,富有画面感;
(4)讲授法:教师讲授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历史脉络,因而贯穿于其他方法之中。
2. 学生学法
(1)自主学习:本课的历史叙述较为清晰,并不涉及过多深奥的概念,且部分内容学生初中时已经学习过。因此,教学时应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从教材和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建构起对苏联三位领导人改革内容的相关认识。
(2)探究学习:在分析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设置探究学习: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善思,乐于探究,在思考和探究中感受中国对走出中国特社主义道路的认识。
(七)教学立意/逻辑结构
1.本课的教学立意:通过莫得罗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2.本课的教学逻辑:
通过民主德国最后一位总理莫得罗的回忆,串联起苏联三位领导人的改革以及东欧的解体,最后通过莫得罗任务单的形式让同学们思考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启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那些成就。
二、教学实施计划
(一)教学导入
教师:这是民主德国的最后一位总理汉斯莫德罗,他在两个月前去世了。他的一生可谓是见证了苏联的辉煌,东欧的巨变以及中国的腾飞,在他死前这一幕幕的画面就犹如走马灯一般,在他眼前不断的闪现。那么今天我们就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观察员,在莫德罗的带领下重探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并一起回顾历史,一起展望未来,并完成莫德罗派给我们的一个任务。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此次观察之旅的路线图,从苏联出发向东去看看当时裂变的东欧,再向东亚出发,看腾飞的雄鸡中国。
【设计意图】以民主德国最后一位总理莫得罗的一生导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赋予学生新的身份并给予各位观察员一份任务单,让学生顺利进入本课学习。
(二)新课呈现
一:苏联的改革、发展与解体
1.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教师:我们先来到当时的红巨人苏联的领土之上。二战结束后的苏联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其辉煌背后的危机也逐渐显露出来。我们通过这则史料来观察一下,当时苏联取得了哪些成就,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学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和,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教师:这体现了什么模式的弊端。
学生:斯大林模式。
教师: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斯大林逝世之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第15课已经系统学习了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采取了“略”的手法,通过学生回答苏联取得的建设和成就以及背后隐藏的问题,突出苏联的改革迫在眉睫,引出三位领导人对于苏联的改革。
集思广益打一国家2.赫鲁晓夫改革
教师:莫德罗带领大家走向景象。在这一个时期,在赫鲁晓夫的带领之下,苏联的工农思想等一系列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总结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学生: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这些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教师:但是这个解冻后的苏联。究竟有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长足发展呢?我们继续往下看。这是当时的著名的玉米运动,当赫鲁晓夫拿着黄灿灿的玉米向苏联人民展示的时候,他心中可谓是无比高兴
在赫鲁晓夫看来,摆脱苏联农业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畜牧业,而“牲畜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粮食”,玉米的奇迹效应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良药。他就开始效仿美国去种植大面积的玉米,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赫鲁晓夫以玉米救苏联农业落后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从这个图表和这段文字史料中,各位观察员们从这里可以观察出存在着哪些信息呢?
学生:赫鲁晓夫这样强行的要求大面积种植玉米其实就是一种脱离了市场的畸形,暴露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弊端。
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