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短剧审片意见
关于剧本审读员的情况外人所知甚少,而且他们常常被视为体制内微不足道的人员,因为他们所做的只是给剧本或其他潜在的故事素材打分而已。尽管如此,他们仍十分重要,因为他们充当着过滤器的作用。在“经典好莱坞时期”,即20世纪30至50年代,每个大制片厂都设有小型的专业剧本审读部门,他们什么都不干就负责读剧本。他们隶属于某个公会,报酬不高但还说得过去。他们常常有着数年的从业经验,因此也就知道制片厂的头头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且,由于制片厂的老总也常常一干就是好几年,他们的口味也就不难预测出来了。
专业审读小组的阅读范围很广,包括小说、戏剧、杂志文章、新闻报道等等,为的是寻适合改编成影片的素材。编剧要么是审读小组成员,要么会等到小说、戏剧、杂志或报纸文章等电影剧本改编所依据的原始材料版权被购买后加入到小组中来。在这一时期,编剧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只有最成功的编剧才会接到大制片厂的签约。这一情况在50年代发生了改变。到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编写剧本的人员数量要远远超过制片厂巅峰时期的编剧数量,而与此同时,制片厂生成的影片数量却只是此前的若干分之一。因为此时,任何人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都可以坐在文字处理器或电脑前面写剧本了。这些剧本有一些能成功地抵达代理人、经纪人、明星、导演或其他管事的手中,进而再由他们将剧本送至大制片厂或其他制片公司的办公室。此前因管控严格而数量有限的剧本现在却如洪水一般涌了进来。
明星电影现今,制片厂仍在使用专业的审读员,但与“大制片厂时期”相比,现在剧本被阅读的层面更多,剧本的阅读者也更多。由于剧本的数量在猛涨,剧本研发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也便随之增多,他们包括初级和中级行政人员、代理人、经纪人等等。不难预测,参与研发的人员越多,真正被研发出来的剧本也就越少,因为食物链中的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地要表达自己对于人物、情节、场景、主题、对话、布景和任何电影故事中数不尽的所有复杂元素的观点和意见。在处理数以千计的剧本时,代理人、制片人、明星和电影公司都会雇佣青年男女充当审读提供审读意见。其实,“雇佣”这个词有时并不准确,因为审读员体的构成常常是当地电影学院的学生和经纪或管理公司的新手,而他们要么因为实习而得不到任何报酬,要么也是酬劳很低。
如果剧本真如行业中的每个人所说的那么重要,为什么还要经过最底层的毫无经验、报酬低廉的人员筛选呢?因为绝大多数高管和制片人并不相信审读员真的能大海捞针似地到
他们想要拍成电影的剧本。不然的话,他们会多花点儿钱去做调研,使用更有经验的人去读剧本了。我所说的审读意见是对剧本的精炼总结和评价。通常情况下,制片人或高管对于提交的剧本所知道的一切仅限于此。这也就是审读意见的关键点所在:滤除大部分内容,只留下精粹的部分供高层人员阅读。
在审读意见表上,审读员常常被要求按照商业潜力给每个剧本评分。审读员还会对剧本的类型或类别进行鉴定,然后用“情节概要”总结出自己所认为的故事精髓所在,这有时能激发出高管或制片人的好奇心。虽然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情节概要归功于剧本,但有时这可能更多的是剧本审读员的功劳。剧本审读员会对你的写作成品发表评价,但为了审读而写作的想法在我看来是无益的。但同样无益的是为制片人、明星、导演、制片公司高管或体系中的任何人写作。剧本,要为观众而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