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处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轨道交通类各专业学生掌握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轨道交通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专业类课程指导
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安全隐患轨道交通专业排查、应急设备使用、突发事故处理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客货运服务、车站设备安装调试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轨道交通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认知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轨道交通安全隐患风险、熟悉轨道交通应急设备使用方法、运用现场急救知识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为主线,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应急设备使用的基本技能具备安全隐患风险识别、火灾事故处理、外伤现场急救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职业习惯。
1.了解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理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条例,熟悉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2.了解轨道交通危险源的分类以及特点,能对照安全检查表识别各类安全隐患风险,会运用有效手段控制或减少安全隐患。
3.掌握轨道交通应急设备使用方法和常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能有效处理车站突发事故。
4.了解常规现场急救方法,掌握外伤急救包扎、伤员搬运技术,具有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术的能力,能开展现场急救。
5.具有强烈的轨道交通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能做好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安全理论
1.了解生产安全、安全生产、运营安全的概念,知道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2.了解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特点,知道轨道交通员工安全作业守则,能分析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
10
安全管理
1.了解行车安全管理方法,知道行车常见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2.了解轨道交通施工作业中的安全管理措施,熟悉新设备调试、安装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法;
3.知道各类电气事故成因,熟悉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隐患识别与风险管控
隐患识别
1.了解隐患风险源种类和特点,知道常见隐患导致的安全事故;
2.掌握隐患识别方法知道隐患识别的步骤,能正确划分隐患类型;
12
风险管控
1.了解风险评价方法,能根据风险等级初步进行风险评价;
2.了解常见风险管控措施,熟悉安全标志、安全与安全线的表示意义
车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处理原则
1.了解车站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掌握车站突发事件处理原则,能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进行报告;
2.熟悉站台门系统控制模式,掌握站台系统故障处理流程;
3.了解列车撞人、撞物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
4.知道车站大客流的安全风险点、大客流的组织原则
14
处置措施
1.掌握车站突发事件客运组织流程,能处理站台门常见故障;
2.了解意外伤亡事故处理措施,能配合处理列车撞人、撞物事故;
3.熟悉车站大客流应对措施,掌握大客流控制应急处理程序
火灾应急处理
消防系统
1.熟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控制原理、运行流程等基本知识;
2.了解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灭火原理适用场所,掌握气灭系统操作流程
3.了解消防水系统的组成灭火原理适用场所,掌握消防水系统操作流程
10
火灾处理
1.了解轨道交通火灾的特征和危害性,知道火灾的分类、等级和灭火原理;
2.掌握轨道交通站厅、站台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置原则和措施;
3.了解轨道交通车站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理程序,掌握车站火灾的防范与处置要点
急救常识
创伤急救
1.掌握外伤急救的四项技术,知道急救流程,会使用四项技术开展外伤急救
2.了解失血量的评估方法,能判断内出血和外出血,掌握常见的止血方法
3.了解骨折特征,知道骨折伤员的移动方法,能配合完成伤员的转移;
4.了解伤员搬运基本原则,掌握单人、双人和器械搬运方法,能正确安放伤者的体位
14
意外急救
1.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定义、使用场所和使用时机,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手法;
2.了解基础生命支撑(BLS)含义,能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判断是否心脏骤停;
3.了解现场救护的原则,知道现场救护的注意事项和关键要点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行车类突发事故
1.了解行车事故的定义和分类,能正确划分行车事故等级;
2.掌握行车事故的救援方法,会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
3.了解典型行车事件,能进行事故分析、查事故发生原因
12
设备类突发事故
1.了解车站设备的分类,熟悉车站设备常见事故的种类;
2.了解典型设备突发事故,能进行事故应急处理,并分析、查事故原因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故
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熟悉自然灾害对轨道交通运营的影响;
2.了解轨道交通运营应对自然灾害的处置方法
六、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1.充分挖掘本课程工匠精神、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安全意识等思政教育元素,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学实施全过程。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变革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梳理、总结和归纳知识点。
3.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遵守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等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安全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事故分析防范能力的培养。
4.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模具、教学学案等教学设备和资源辅助教学。注重引入真实的轨道交通突发事故案例,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一线,深入探讨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5.鼓励学校教研团队集体备课,学校可以推行“双师协同”教学,以提高本课程的授课效果。
评价建议
1.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
2.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评价重点。如:典型学习任务的完成质量、阶段作业质量。
3.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要注重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对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既要评价设施设备的正确使用情况、操作的规范性,还要兼顾其爱岗敬业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养成。
4.注重将评价结果及时、客观向学生反馈,指出被评价者需要改进的方面,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标准。
2.教材编写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和岗位实践能力。
3.密切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吸纳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教材编写。
4.教材内容应引入行业、企业和课程领域中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与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有关内容紧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