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治理
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因其基础服务、系统性风险管理、辅助监管等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现代金融治理和推动金融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监管分散、架构制度空白、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更好发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作用,完善制度环境,本文将从金融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入手,针对当前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法律、架构和机制建设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架构;风险管理
一、引言
金融基础设施是指为各类金融活动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系统及制度安排。它主要承担金融市场支付、清算结算、记录等金融市场基础性、关键性功能,在金融市场运行中居于枢纽地位,是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是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和强化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2012年国际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联合发布的《金融市场基础
设施原则》(PFMI)是当前国际通行且具有广泛权威性的国际标准。根据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我国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包括开展集中清算业务的中央对手方)、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六类设施及其运营机构。
二、发展现状
(一)金融基础设施存管、结算功能不断夯实。存管与结算功能是促进证券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伴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我国中央证券存管与结算功能逐步夯实。中央债券登记结算公司通过构建招标发行系统、无纸化登记托管体系、实时全额券款结算机制,提供担保品管理服务,编制人民币国债收益率曲线,积极促进银行间市场发展,对支持实体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构建了全面无纸化的结算登记体系,为各类参与者参与场内外、公募、私募以及跨境证券现货和衍生品投融资提供规范、灵活、多样的服务。2020年12末,其投资者数量达到17777.5万,托管证券25992只,市值达96.8万亿元,全年结算金额达167.2万亿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清算所”)作为登记托管清算基础设施,业务品种主要覆盖信用债、金融债、货币市场工具、结
构性产品,致力于服务债券市场创新,不断提升登记托管服务质量。2020年12月末,其托管债券达28785只,市值达24.5万亿元。
(二)金融基础设施中央对手方清算规模持续上升。中央对手方是国际标准确认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也被国际社会公认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工具。上海清算所是人民银行认定的合格中央对手方,可向美国清算会员自营交易提供清算服务,是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执委会委员。自成立以来,其严格按照《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国际标准,建立了覆盖债券、利率、外汇和汇率、大宗商品、信用衍生品等场外中央对手清算服务体系,通过多边净额清算机制,不断推动我国场外交易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2020年1-12月份,上清所中央对手清算量累计达到126.9万亿元。
(三)多元、多层交易所体系日趋完善。交易所主要指为汇集买卖双方而提供相关市场或设施的组织、协会或团体。交易所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市场活力的重要基础设施。一是先后创设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目前已打造成为拥有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等多个交易品种,监管规范透明、运行安全可靠、服务专业高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二是成立外汇交易中心,为银行间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提供交易系
统并组织交易,同时履行市场监测职能。对于培育银行间市场发展,服务货币政策传导和宏观审慎监管,丰富汇率、利率等金融要素基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先后成立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组织安排衍生品、黄金、保险、票据等上市交易、结算和交割,以“公司化、市场化、专业化”为原则,搭建交易平台,配套构建账户管理、清算结算、信息披露、信息服务等综合服务体系。
(四)交易报告库建设不断探索前行。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易报告库是指收集、存管及发布金融产品交易记录的电子数据库。目前,我国尚未成立专门机构作为交易报告库,但各金融子市场的交易数据较为完整,各监管主体数据的收集分工较为明确,已具备建立交易报告库的客观条件。2018年,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场外报告库正式上线,该报告库主要包括场外衍生品交易数据子系统和财务数据子系统。2020年,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已在研究推动在上海设立中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集中整合金融市场的交易信息。建设银行卡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