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武力排名之我见
喜欢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会关注英雄武力之排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也各有其依据。大家可能发现作者对这一问题写得并不明朗,而且还有很多前后矛盾、某人武力时强时弱、甚至似乎有“一物降一物”之感!难道是作者或批者(以毛批版三国演义》论事)笔误?还是故意为之?总之读者很晕!
先说“武圣”关公,出世以来,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等等战绩是何等强悍!可武圣人好象也有不灵光的时候——1、三英战吕布成就了吕布以一敌三、虽败犹荣的美名;2、战长沙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倒显得黄忠老而弥坚;3、战庞德百余合未能拿下,直说后生可畏;4、徐晃能坚持八十回合,但挑战颜良时二十合就败归本阵。这些都显得那么的矛盾!……
还有一代表性的战例就是张飞、张郃、马超三人之间的相互对决:在潼关张郃迎战马超,二十回合便败下阵来;葭萌关张飞战马超几乎一昼夜未分胜负;瓦口关张郃战张飞三五十回合旗鼓相当。这难道不矛盾吗?
类似这样矛盾的地方,书中还有多处,在此就不一一列表了。
试想《三国演义》(毛批版)作为流行最广的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备受民间尊崇,尤其好多名人学者视为圣书,伟大领袖熟读三国,尤为喜爱。怎么会存在这么多明显的错误和问题呢?人们会把一部存在很多笔误或问题的书视为四大名著之一?想来这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这些所谓的“矛盾”其实似是而非,并不矛盾!只是大家没有完全读懂而已!
大家普遍议论的三国英雄之武力或武艺,大概包括力量、技巧、经验、速度等等方面。这些都可归结为“物质因素”,单以这些因素论武力显然太片面!那还有什么影响武力的因素呢?在此我借亮剑中的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来作个启发——对了!武力之“精神因素”就是:勇气、斗志、信心!也就是“潜能”!
项羽通过“破釜沉舟”,激发了士气,以四万人马一举击溃三十余万精锐秦军;之后又在“彭城之战”中,以三万精兵大破诸侯五十六万联军;韩信利用“背水一战”,把三万老弱新兵激发成熊虎之师,从而战胜了二十万赵国强兵;再看看现代的战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靠小米加步战胜了八百万装备精良的国军;之后携余威赴朝鲜战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军队,从而保障了我国和邻国的安全。类似这样的战例还有很多,在此不再叙述。以上诸多战例均
是在武力之“物质因素”悬殊,靠武力之“精神因素”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一点足以证明“精神因素”远比“物质因素”更为重要!因此,我认为英雄之武力应该是“精神因素” 和“物质因素”的综合表现!
综合武力精神因素物质因素    或 
综合武力精神因素х物质因素
在潼关,马超身负国恨家仇,又是挑战方(挑战方精神因素远比应战方高)。而张郃身处应战方出战,也就是试探马超深浅,主观上是尽力了,毕竟没到生死一搏的境地,背后还有曹营诸将,况且其“物质”武力也不敌马超。因此,二十回合就败下阵来。在葭萌关,马超又处挑战方,而张飞虽处应战方,但被诸葛亮智激之下,“精神”武力倍增,何况张飞“物质”武力也并不弱于马超,所以二人几百回合未分胜负,实属综合武力相当。后来的瓦口关之战,张郃孤军奋战,不再有依靠,大大激发了“精神”武力,才会与张飞大战五十回合并未落败。
咱们再来看看关公,三国演义是极其尊关的,这一点可以从整部书只尊称关公为“公”,其他人很少有此称谓看得出来。关公被后人尊为“武圣”(请参看本人之另一篇文章——“‘武
圣’的真正含义探讨”),三国演义》又作于关公被尊为“武圣”之后,理应大肆渲染褒扬一番关公,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尊夸之意才对!但似乎并不是这样,这岂不又是矛盾?让人感觉吕布、赵云、孔明等人物更出彩。我觉得这又是“似是而非”,这也是《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也是民间产生《三国演义》研究学会的原因。小说叙述某人某事不能直白见底,要韵味无穷,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不像现代好多作品直来直去,平铺直叙,等你读完掩卷之时,才感到没有内涵、俗不可耐!
1、先从“威震乾坤第一功”说起,在十八路诸侯连损几员大将、人人惶恐、无人敢出战之时,为了显示刘关张三兄弟之非凡地位,关公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2、白马坡前在颜良斩杀曹营两员大将、二十回合战败徐晃、曹营诸将栗然、无人敢于应战之时,由于报答曹操厚恩之后才能离去,关公“精神”武力大增,毅然轻取颜良首级,献于曹操麾下。好多读者为颜良鸣不平,说关公有偷袭之嫌。试问:身为大将,在战场上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使敌人放冷箭都不应被射杀,何况关公一人一骑这么大的目标,而赤兔马也不会比箭更快,怎么能说关公偷袭颜良呢?只能说颜良综合武力此时差关公太远,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3、延津渡口,文丑发誓要为颜良报仇,可谓斗志昂扬,气势汹汹,“精神”武力颇高,所以以一敌徐晃、张辽二将。正当张辽摔倒,徐晃败退之际,关公出现在他面前,战不三合,文丑就心怯了,“精神”武力丧失殆尽,因此也就难逃被诛的命运了。
4、过五关斩六将。一般能被任命为戍边守关将领,也都不会是孬种,只因关公寻兄心切,急于赶路,凡阻挡者皆被斩戮。最后还捎带了一个赶来送死的蔡阳,但单单没对夏侯惇下杀手,主要因为斩了六将,关公对曹操已心有愧疚,对于曹操的这一族弟是万万不能再杀了。君不见黄忠斩了夏侯渊,曹操是多么暴跳如雷,痛哭流涕,发誓要为夏侯渊报仇!关公很明白:夏侯兄弟、曹仁、曹洪等人是曹操的股肱之臣,动了他可真要结大仇的啊!
以上案例,关公均处于应战方,但仍能自我激发潜能,把综合武力发挥到极致,以致所有敌人均被瞬间“秒杀”,连颜良、文丑、华雄这样高水准的战将都不例外。纵观整部三国演义》还有第二个人能做到吗?因此,本人在慎重考察之后认为:三国英雄武力排行榜之第一名——关公!
有人说了:虎牢关前,吕布以一敌三,应该是吕布武力排行第一吧!我估计绝大多数读者都这样认为。为此本人有一篇专题文章加以叙述,请大家参看“‘三英战吕布’之真相探讨”。在
此,不再赘述。
至于战长沙时,刘备集团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这时候的总战略应该是以广纳贤才、收复人心为主,而杀戮为辅。张飞、赵云在攻取武陵、桂阳时都不战而屈人之兵。既扩大了领土范围,又增强了自己队伍的力量。关公作为刘备集团最主要的军事将领,对这一战略一定坚决贯彻执行。因此在战黄忠时压根儿就没想杀他,而黄忠作为长沙之保障,责任重大。从而勇气十足,斗志满满,才会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进而有了“关云长义释黄汉升”的千古美谈!
庞德作为不被信任的降将,义愤之下,抬榇决战关公,抱必死之心,真可谓“精神”武力达到顶峰。但关公却对这个“愣头青”心怀喜爱,不忍杀之。直到水淹七军,生擒庞德,仍善意劝降。岂知这“愣头青”不知好歹,百般辱骂,誓死不降,自招祸端!关公很惋惜,只能厚葬庞德,表示敬意!这样大家就完全理解关公一百回合未能拿下庞德的原因了吧!
徐晃是仅次于许褚的曹营第二号武力战将,更兼足智多谋。曹操派他来解樊城之围,是最合适的人选,还能顺便考验一下这位关公挚友对自己的忠心。徐晃在深思熟虑后,只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与关公之深厚私交,尽全力打败关公。不然,他就没法在曹营再混下去了,而且为避免做假戏的嫌疑,只能胜,不能败!毕竟曹操难以哄骗。所以这时的徐晃绝非试探
颜良时可比,“精神”武力激增。但关公仍视其为朋友,以为徐晃只是逢场作戏,不会动真格的。直到战场上徐晃突然反目,大大伤了关公的心,“精神”武力难以迅速提高,再加上右臂受伤少力,才会八十回合仍战不倒徐晃了。
曹操借天子名义命刘备攻打袁术,以达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目的。当时袁术实力强大,而刘备实力弱小。刘备不想上曹操的当而得罪袁术这个强敌,但又不能“抗旨”,只得逢场作戏。关公知道纪灵是袁术集团非常重要的上将,绝对不能被杀,只想他能知难而退也就罢了。交战三十回合,纪灵直叫少歇,关公便静候他休息之后再战,以便让他心服口服。不想这厮失信派副将荀正出马,还污言秽语藐视关公。因此关公也只能杀鸡(荀正)儆猴(纪灵)了。到后来袁术势衰,也就不需再有所顾忌。凭纪灵的本事,也只能招架十个回合便命丧张飞下了。
三国演义》中“精神”武力值之最当属当阳桥上的张飞了,仅凭三声霹雳般的断喝就吓退曹家百万兵,当然这与当年白马坡关公的铺垫不无关系。当时曹操誓要追杀刘备,岂能因一人阻挡而停滞不前,但在当阳桥前就是无人敢应战。张飞凶神恶煞般立于桥上,人人都感受到他凛冽的杀气,深知上前便是死,谁也不愿当出头鸟。人都有从众心理,众将不敢应战,恐
惧之心蔓延全军。军心动摇,也就只能溃败了!张三爷靠非凡的勇气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奇迹!
三国演义》是一部鸿篇巨著,在大方向上一定是尊重史实的。据《廿二史札记》卷七: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  。关公和张飞在当时在后世都成为勇猛善战的代名词
1、《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2、温恢:“关羽骁锐。
3、吕蒙:“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4、诸葛亮书与关羽:“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
5、郭嘉程昱称关羽、张飞:“万人敌!”
6、刘晔称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7、周瑜称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8、傅干称关羽、张飞:“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
9、晋刘遐每击贼,陷坚摧锋,冀方比之关羽、张飞。《晋书·遐传》)
10、苻秦遣阎负、梁殊使于张玄靓,夸其本国将帅有王飞、邓羌者,关张之流,万人之敌。
11、秃发辱檀求人才于宋敞,敞曰:“梁崧、赵昌,武同飞、羽。”
李庠膂力过人,赵廞器之曰:“李元序,一时之关张也。(皆《晋书》载记)
12、宋薛彤、高进之并有勇力,时人以比关羽、张飞。(《宋书·檀道济传》)   
13、鲁爽反,沈庆之使薛安都攻之。安都望见爽,即跃马大呼直刺之,应手而倒。时人谓关羽之斩颜良,不是过也。(《南史·安都传》)
14、齐垣历生拳勇独出,时人以比关羽、张飞。(《南史·文惠太子传》)
15、魏杨大眼骁果,世以为关张弗之过也。(《魏书·大眼传》)
16、崔延伯讨莫折念生,既胜,萧宝寅曰:“崔公,古之关张也。(《魏书·延伯传》)
17、陈吴明彻北伐高齐尉破胡等十万众来拒有西域人矢无虚发,明彻谓萧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摩诃即出阵,掷铣杀之。(《陈书·摩诃传》) 
以上皆见于各史者。 上单英雄排名
可见二公之名,不惟同时之人望而畏之,身后数百年,亦无人不震而惊之。威声所垂,至今不朽,天生神勇,固不虚也!
有兴趣者可参考赵翼著《廿二史札记》卷七关张之勇的部分,详细整理了古人以关公、或关张皆用作为勇将代名词的资料。
相关三国史籍中并无任何超越关张之勇将的描写,这也是关张武力首屈一指的佐证。有兴趣者可查阅相关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