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迅速崩溃
摘要:作者从浅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迅速崩溃出发,从国内国际形势、国民党自身等方面究其原因。最后得出了结论,国民党的崩溃是有历史必然性的,只有能代表广大人民众利益的政党才能领导新中国,那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文章立足于客观,加以主观意见,层层阐述出了文章的主旨,揭示了历史长河是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的。
关键词: 国民党 抗日战争 形势 崩溃 腐败 民心 历史必然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也是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着我们共同迈进了如今的新生活。但是谁又真正的清楚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呢?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国民党曾一度在中国占据着显要的地位。抗日战争前后,国民党军队较抗战前无论是人数或是装备上都是有较大的增强,抗战后的共产党部队的数量虽然较抗战前增长较多,但在部队整体人数和装备上仍无法和国军相提并论。那么为什么手握八百万之众的国民党政府反而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迅速地陷入全民的包围并走向崩溃呢?这就不得不说到历史偶然里的历史必然性了。其实通过探究国民党抗战后溃败的原因,就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崎岖曲折的发展过程了。
首先,先看一下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名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势力已经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了,苏联、美国等国家都表示希望中国能够实行和平建国。在国内,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国民皆盼望民主,愤恨独裁,渴望民主政治。所以在这两大形势的迫使下,国民党提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但其实谁都知道,这不是国民党的真正意图。我想学过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不顾个人安危,三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所签署的双十协定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的。从这就可以得出国民党崩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了,那就是它不顺应历史的必然趋势,违背了民意,坚持其所谓的独裁统治。早在抗战的中后期,蒋介石就开始采取了避战观战、以便保存实力、准备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了。抗战中期国民党作为中国政府的主要抵抗力量,在实际的表现中却连连败退,更是主动放弃东北,使民愤四起。而一等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就在积极谋划准备全面发动内战。一面打着和平谈判的口号,一面暗地部署,将远在西南、西北后方的军队运往内战前线。随后就撕毁了政协协议,并残杀大量革命众,最后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这样,国民党统治集团就完全扼杀了全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也就是彻底地将自己放在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
当然,除去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我认为,国民党迅速崩溃的根源还是在于它自身。事实上国民党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其仅仅只是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内战期间,内部的各方势力互相内耗,就使得许多中坚力量开始游离出国民政府的核心。并且,在抗战后期,国民党内部极其腐败,官员们竟竞相大发国难财。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巨额敌伪资产转归官僚资本集团控制的部门占有,其中很大部分被官员个人侵吞、隐匿、变卖。其次,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国民党的四大家族是长年的战争,耗费巨大的人员以及物力,使各方势力盘踞一方,造成各地民众居无定所,民不聊生。官场腐败,四大家族控制了整个中国的金融和财政,过度的苛政和敛财使的国家财政空虚,民众更是生如水火。自此,国民党迅速失去了民心,国民经济的濒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限上。所以,这就迫使全民团结起来,与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了。频频发生的民主运动及学生运动的高涨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国民党的对立面,高举民主大旗的中国共产党就理所应当地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可谓是民之所向。相对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共产党则是努力争取和平与民主。共产党团结了各阶层的人民,而国民党则是使各个阶层的人民离开了它。用一句话来说,就是
国民党不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及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它必然走向崩溃。倘若从纯军事角度来说,国民政府是占绝对因数的,至于失败,这是双方在军事指挥中的智慧和技巧不同,或者说是自身集团的立足点和基础的不同。前面的必然性已经造成了双方集团的立足之本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舟已无水何成行”,历史的长河已将国民政府的“河流”干涸,那自然这种偶然性也就自然的转换成了某种必然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