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爱这土地》这首歌曲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陆在易先生所创作,也是陆在易先生的巅峰之作。与此同时,这部作品在音乐界有着极其深厚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影响力。因此,本文以《我爱这土地》这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并从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抒情性与戏剧性交融、钢琴伴奏的精雕细琢三个特征进行简单分析,以总结出这部作品的创作特征和风格,希望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作曲家;音乐;诗歌;创作特征
1 引言
陆在易先生,浙江余姚人氏,他是我国最著名的乐坛作曲家之一。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其表达的内涵更是尤为深刻。经过多年地辛苦创作,已经有许多典型的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好评,如:《我爱这土地》、《祖国·慈祥的母亲》、《桥》等早已在世间广为流传。
陆在易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无论在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上还是在其创作的特征上,均将欧洲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的特征与中国民族的特征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音乐风格,即在他创作的歌曲中,“大爱情怀”是歌曲的核心思想,同时借助美妙的旋律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深深地表达出来,例如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就是其经典代表作。
2 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创作背景
2.1歌词的创作背景
关于爱的歌曲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浑厚质朴,调子深沉犹豫。抗战时期的诗作,则格调昂扬。建国后,其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深沉,富于哲理。
1938年的抗日战争后期,广大人民对日军的侵略,进行了顽强抵抗与不屈不挠的斗争。伟大诗人艾青在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警方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同时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我爱这土地》这首爱国抒情诗。
2.2歌曲的创作背景
艾青所表达的爱国之情深深地打动了陆在易,由此二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和历史使命共鸣。因此,陆在易先生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将《我爱这土地》中的诗词进行改编并二次创作成歌曲,于2001年定稿。这部作品不仅将艾青诗歌中的情感与音乐有效的融合起来,而且还鲜明地反映了陆在易先生对祖国的“大爱”之情,而且使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情感通过原诗得到升华。其篇幅之长、演唱技巧和伴奏之高、所表达的内涵之深,均在音乐界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部作品问世的第二年就荣获了中国音乐界的最高奖项——金钟奖。
3歌曲《我爱这土地》的创作特点
3.1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我爱这土地》这部作品中的音乐旋律与诗句的语言完美的结合。例如在诗歌的第二段中使用四个排比句:“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深刻地描述出四个不同的意象所表达的不同的意象。如“土地”代表着遭受日军侵略和掠夺的国土,“河流”预示着广大人民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如同河流意象汹涌潮牌,“风”则表达了人民众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黎明”则代表着人们取得最终胜利和自由的曙光。同时,为了将这些诗词所反映出的深刻内涵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陆在易先生使用了丰富的音乐手法。
在这段旋律中,陆在易在每一句的开头均采用了弱起的节奏方式,充分表达了歌唱的语气对表现音乐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前三句的乐律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音乐情绪也不断变得激昂,从而使得作者对那些日军的侵略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变化也层层深入。最后一句乐律则变的缓慢起来,使得作者的情绪也由激烈转为舒缓,表明了广大人民众经过顽强的抵抗,终于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同时,陆在易增加了后两句的重复。将“吹刮”二字的音区高度在第一次的音区高度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拉升。同时,将“来自”两音的旋律由原来的二度音也扩张到了八度音,使全曲出现了第一个高潮。表达了人们内心渴望胜利和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3.2 歌曲曲式结构的采用
陆在易在《我爱这土地》歌曲中,采用前奏、间奏、尾声和尾奏的并列三部曲式结构,其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三部曲式结构
从图3.1中可以看出,乐曲的各段旋律在长度上的结构并不是对称的,A段采用的是5+5的非方整性乐段,第一句在F大调的属一七和弦上结束,紧跟着下一句在F大调的主和弦上结束,形成相互对应的结构,原诗的前2句是歌词;B 段的构成由6个乐句,长度多达21小节,主要是乐句的变化反复及其重复构成,中间4句是原诗的歌词;C段的构成则是由两个规整的乐句,最后的4句是原诗的歌词,与A、B段在速度、伴奏织体、节拍上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最后一拍并运用了主音大调和弦,最终转入到同名大调上。
本区的作家率先利用A段的乐曲描写出不同愿望的关于鸟的形象,并以此来表达作曲家心中对祖国的热
爱,并采用抒情委婉的手法中融入着作曲家本人真挚的感情和最深切的感受;随后,利用B段所组成的多个乐句来描述作曲家内心的一组意向:悲愤的河流、激怒的狂风、暴风打击着的土地、温柔的黎明,再根据作曲家联系到该乐曲写作的年代,使广大公众感觉到自己好像展示在面前的是一个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悲壮年代。难能可贵的是作曲家在黑暗中仍然满怀着希望,而并没有因这样遭遇的国家而彻底绝望,所以说黎明对于他来说是温柔的;最终,在音乐形象上C段与A、B段之间的对比,主要是表达作曲家“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而”,这一句以一种很巧妙借用鸟儿自然、被动的结局来表现诗人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这一手法很自观地抒发了作曲家的爱国之心和对祖国的忧国之情,不但使题意更加明了,而且在逻辑上与前的那一部分不言而喻地形成因果的关系。如果说前八句是感情的蓄积,那么最后两句便是急冲而下的洪流感情。
以作曲家的角度来说,仅仅通过一次歌词的音乐化创作,则很难表达出作曲家情感,便通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间奏(即转调、来自前奏的节奏形态、五声性华彩段)然后将音乐引入主调的f小调上,使得音乐的旋律充满更多的悲壮,进而再经过上三度模进(bA大调)使歌词的第一、第二句的所包含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最后转到F大调上面。最后,乐曲又通过“啊”这个衬词,将这首艺术歌曲引向了尾声,达到全曲的高潮,使得情感得到再次的升华。这一尾声对全曲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史是对原诗的音乐性再创造。
3.3钢琴伴奏的特点
有人认为对于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为“钢琴与歌声的二重唱”。德国的一个艺术作曲家沃尔夫称自己的作品是“为嗓音与钢琴专用的歌曲”,由此可见钢琴伴奏的地位在艺术歌曲中有着与人声同等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对于歌曲不仅能够烘托出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诗词背景的刻画、演唱气氛的营造等,而且好的钢琴伴奏会给予作品新的生命力。因此,陆在易先生通常将伴奏与歌曲一起构思,尤其是要对钢琴伴奏部分经过深思熟虑,使伴奏与歌曲尽量达到完美结合的效果。钢琴伴奏的几个特点如下总结。
(1)六连音密集音型的使用
在九小节的前奏曲中,开始双手奏出几个强有力的和弦在高声部分,立刻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仿佛人在唱歌时的声音。第二小节紧跟在后面奏起,左手就改弹为连续六连音的外形,营造出一种涌动不止、生生不息的感觉。从歌曲伴奏自身上看,全曲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六连音的使用。显而易见,前奏的出现已经表明了这一主题的演唱。当音乐家开始弹奏时,双手间接奏出流动、密集的六连音型。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小鸟,虽然只有渺小的身体,但是心中却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真诚的爱,六连音伴奏积极地衬托出了作曲家的真情流露,涌动不止的节奏感渲染了作曲家的复杂心理和悲情彩。
(2)动静有致的鲜明对比
当歌曲的第一段即将结束时,连续不断的六连音型逐渐变慢并且减弱下来,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即“然后我死了……”,第二段的相对第一段的速度稍慢且自由,伴奏变化的部分是非常大的,在这个时候没有
太多的旋律,对于演唱的衬托,作曲家只是用几个简单排列稀疏的柱式和弦与琶音式和弦相间来奏出,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