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该退到什么地方等你——“简易方程”单元学生自我纠错个案研究小学数学教育
【题记】
记录下个体生命的履痕,从某种意义上,比记录重大事件更有价值。
——八月长安《你好,旧时光》
【内容摘要】
“自我纠错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错误,主动纠正错误,进而形成知识技能、方法习惯与情感态度的数学素养。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纠错能力”?我归纳为“三句话”:疑难问题不放过、举一反三规律、回顾反思常总结。为了较好地说明这一教学策略的运用,笔者采用实证研究方式,对五年级学生“纠错学习”进行个案研究。文章分研究背景、研究过程与研究启示三部分进行阐述。 
【关 键 词】
自我纠错 三句话 引导 个案研究 实证
   
本文发表于《小学数学教育》2019年3月)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是在错误中学会成长的,如果每位老师都学会了“容错”,让错题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就能变“错”为宝,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什么是“自我纠错能力”?是指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错误,主动纠正错误,进而在在纠错中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形成“知错—悟错—改错”的态度、方法和习惯,在改错中积累淀学习经验和思想方法,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并能迁移到其他学科,促进他们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在我看来,“自我纠错能力”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主动纠错能力。即 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肯与老师、家长配合,主动发现错误,主动纠正错误;
二是独立纠错能力。即有自我意识,能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养成主动纠错的习惯,掌握纠错的方法,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补偿;
三是灵活纠错能力。即能灵活独立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下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善于识疑、质疑、解疑,进而养成深刻而批判的思维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纠错能力”?我归纳为“三句话”:疑难问题不放过、举一反三规律、回顾反思常总结。为了较好地说明这一教学策略的运用,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五年级学生引导进行“自我纠错学习”的个案研究。虽然这一研究只针对一名五年级学生,但我相信它对教师课内外指导学生进行“纠错”、形成课内外“纠错文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以下分研究背景、研究过程与研究启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研究背景】
五年级学生,女,爸爸在做生意,妈妈帮人看店,外来人口。平时,她自己多数是自顾自,有较强的自理能力。由于该女生对数学教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中等偏下。
我大约花了1个小时,和她聊天,一起纠正单元练习中的错误,一起合作与探究学习。在此订正过程中,我慢慢引导她感悟、理解“学好数学三句话”,以促进她的可持续地发展。
为了便于叙述,我把某女生简称为“夏同学”或“小夏”。
【研究过程】
【片断一】订正填空第1题
师:小夏同学,这次《方程》单元练习你得了70分,上次只有64分,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刚刚看了一下你做的这一单元的填空题,21分中你得12分,扣了9分,算是比较多了。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挑两道错题进行重点订正。好吗?
夏:好的。
师:我在班上说过,学好数学三句话,你还记得吗?能否说一遍。
夏:学好数学三句话是:疑难问题不放过,举一反三规律,回顾反思常总结。
师:真不错!我们先来看第一题,我发现这道题你已经订正好了。这道题是: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  )千米。你原来填的是(x÷2.4),订正时改成了(2.4÷x),疑难问题不放过——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改吗?(如下图) 
夏:因为题目求的是“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什么是自然数
师:嗯,说得不错。那么,你原来填的是“x÷2.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夏:是每天的千米……不是……x2.4的几倍……
【即时感悟】因为这个女孩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表达也相对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如果单单
通过“告诉”的方式来引导她,而她自己没有足够的体验与经验支撑,还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
师:看来,你不能准确地说出“x÷2.4”所表示的意思?这样吧,我们先来看另一道题:一个修路队3天修了6千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夏:每天修了多少千米?
师:应该是“平均每天修了多少千米?”
夏:嗯,平均每天修了多少千米?(女孩口头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