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所在学校语文教材识字写字课的编写特点:
在识字的编排方面都注意紧扣新课 标,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特,提高识字效率。
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 认 70个字;二是在低年级归类识字部分识字;三是全套教材中的随课文识字。 在低年级归类识字部分,采用了多种形式,体现汉字规律,体现汉字表意 的特点,体现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
(1)体现汉字造字规律识字
如第一册安排了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 字特点,粗浅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
(2)韵语识字
第一册安排了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学习最简单的十个汉字, 安排了《比一比》,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
(3)事物归类识字。
如第一册安排了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 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 《在家里》 , 反映学校生活的 《操场上》 , 反映时代生活的 《自选商场》 , 反映农村生活的 《菜 园里》。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了。
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任务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 增加汉字的量是为了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
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一些识字方法。如结合汉字的识字,学习一些最 常用的偏旁。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如阅读活动,如竞赛活动等,儿童通 过与汉字反复见面,逐步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环境也能认识。
第一册要求写的字,在拼音部分没有安排。从识字(一)开始,在归类识 字和课文部分,每一课安排 3-4字,全册共 100个。本册中要求写的字,都是 笔画最简单的字。 每一课要求写的字, 都有一些共同之处。 如识字 (一) 第一课, 要求写的字是“一、二、三”,练习最基本的笔画横。识字(一)第二课,要求 写的字是“十、木、禾”,练习基本笔画竖、撇、捺,三个字在字形上有相近之
处, 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 巩固识字成果。 课文第 2课, 写 “七、 儿、 九、 无” , 主要练写笔画竖弯钩和横折弯钩;课文第 3课,写“口、日、中”三个字,主要 练写笔画横折。 这样按照汉字的字形规律编排写字教材, 教师通过指导书写这些 笔画最简单的字, 有利于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有利于学生把字写 对,写好,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从一年级起步阶段,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 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教师教学用书后面附有基本笔画表和常用偏旁表,供教师指导认字写字时 使用。
二、我所在学校语文教材识字写字课的实施要求。
①学习汉语拼音:要求 “学 会汉语拼音” 。 汉字的特点②学习普通话:要求 “能说普通话” 。 ③识字:“认识常用字” , 达到 “ 3000左右个”。④写字: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目标对识字与写字, 包括汉语拼音、 普通话学习的基本要求和精神是:“学会” , “认识” , “能写” , “能说” ,
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和实际运用。 这些要求,既明确适当, 又具有弹性,比较符合学 生
学习和认知规律。
(2)阶段目标从三维角度贯穿和落实总目标的任务和要求。如:第一学段共提出 6项 目标,其中包括了识字的兴趣、习惯、能力、方法、态度等。这些目标正好体现的是知识与 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设计,有很强的操作性。
“识字与写字” 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是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就总体而言,它 表现出学习阶段的九年一贯设计, 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的和谐发展, 学习领域的有机交融, 课 内外的相互紧密联系。就阶段性来说,它表现为合理的分段要求, 自然的渗透衔接,有序的 内容安排。 这种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促进了纵向的知识能力发展与横向的综合素养提高, 形成的是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实施框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