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教学概述
识字教学教学概述
通榆县团结学校  张国栋
识字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基础的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要求。
一、课程标准的目标与要求
(一)总目标
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有两条要求是针对识字与写字的,分别是: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二)阶段目标
语文教学分为四个学段,这四个学段中分别提出的目标要求如下: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汉字的特点
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三学段(56年级)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第四学段(79年级)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从课标的目标要求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对学生识字的要求主线是:有识字愿望——有识字兴趣——有独立识字能力——独立识字。
(三)教学建议
课标中对于识字教学的建议是: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二、识字教学的要点
汉字的特点及自身规律也就是它的构字理据,亦即字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成员陆志平先生在其新著《语文课程新探》中亦指出:“要把符合儿童心理与符合字理结合起来,探索提高识字效率的新路子。”根据学生心理和汉字字理进行教学是最合理的识字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语文课程标准》)。当代许多优秀教师的识字教学实践也证明,只有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才能形成自能识字的能力,进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与量。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即使是诗文的教学,也应当理解为仍然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只不过是随文识字而已,所以,这些课例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仍然着力于在语境中识字析词。
依据字理进行教学不仅可用之于识字,还可以用之于析解词语,一般的方法是先将词语分解为词素,对难解的字进行形义析解,尔后再将词素组合成词析解,基本模式为“分解一组合”。概言之,依据字理进行识字和析词应是学习语言文字最主要的方法。由于汉字的演化和简化,一些汉字已经不便于依据其本来的字理析解形义了,对这部分汉字我们可以灵活地地析解,或引导学生按照生活的实用义依据自己的理解灵活地自主识记。此外,我们还可以辅以趣味游戏、猜谜、增减部件等方法进行教学。
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因汉字80%以上是形声字,所以,主要应掌握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用形声字形旁时表义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能“无师自通”创造性地学习汉字。掌握了一偏旁的形义,就能串起以它为形旁的一大类的字,虽然讲解这个形旁时会多用些时间,但是,正所谓“复杂”是为了简单,“慢”是为了更快。概言之,掌握了字理,才能形成识字的能力,有了识字的能力,才能不待老师说就能很有创意地学习汉字。学生能依据字理自主地学习汉字,他们眼前出现的汉字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这就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
三、几种成功的识字教学方法
1.集中识字 
集中识字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育的经验,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基本做法是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每册都分作几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再读若干篇课文,“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如长春语文教材中的汉字家园。
在归类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如,由基本字“青”,带出“清、蜻、情、晴、请、睛”;由基本字“方”带出“房、访、放”。这里的基本字,是指在字形相近的一组字中共同含有的能够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而带出的字,多为形声字。由于在一组字中形、音、义有一定联系,易学易记易掌握。此外,基本字带字还采用部首带字的形式。如“氵”带出“河、滴、洗、游”;“穴”带出“空、窗、穿”。基本字组字,如“禾──火──秋”“门──口──问”,会意字、反义词归类等也常采用。
总之,集中识字主要依据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形声字的规律,以字形为中心组织识字。为了使基本字带字顺利进行,在识字起始阶段先学一批构字率高的基本字,打好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识字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集中识字的优点是:
①由于带出的形声字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大多成串地学习,因此便于掌握。
②由于字串中有一个共同部件(基本字),所以有利于识字过程的迁移。
③由于带出生字的基本字大多是熟字,在识字时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已经掌握
的基本字为支点,因此能够化难为易。
集中识字的缺陷是:
①学生大量集中学习意义上互不关联的汉字,有没有课文的依托,因而学习过程比较单调乏味;
②学的生字比较多,若不及时巩固、运用,容易回生。 
⒉分散识字 
1958年由江苏南京的斯霞老师实验成功的一种注重音、义联系,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识字教学方法。它与集中识字以字形为核心不同,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分散识字先教学汉语拼音,采取看图识字等方式教学一些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而后采取“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随课文识字,两年学习课文近180篇,识字2000多个。
在识字教学时,具体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①依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读文边识字;
②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学,其他的随课文讲读时再学;
③先学字词后读文;
④在理解课文以后再学生字词。
分散识字的优点是:
①这种识字方法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
②注重激发识字兴趣,强调打好识字基础,主张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分散识字的缺陷是:
①教学目标比较多元,识字量往往受到限制,识字进程较为缓慢;
②生字随课文分散出现,不能充分利用汉字的规律进行教学,对学生自学生字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⒊注音识字 
这种识字方法一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力求加快识字的做法,旨在从发展语言入手,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使初入学儿童不至于因为完成繁重的识字任务,而中断了语言的发展。具体地说,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帮助阅读的功能为前提,以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之中为原则,在儿童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汉语拼音,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相互促进,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同步识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