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建筑的⽊⽂化
【关键词】汉字建筑拼⾳⽊语⾔
【内容提要】语⾔⽂字是⼀个⽂化圈⽂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字体现了⼀个⽂化的最主要特征。汉⽂字的
特点与中国建筑的⽊⽂化有着深层次的共同本源。本⽂从⽂字出发,试图探讨⽂字形式与建筑形式内在关系。
⽅块字堆建的巴别塔
城名叫巴别。
——《圣经·旧约·创世纪》
巴别塔的倒塌出于西⽅⼈对于上帝的敬畏,从另⼀⽅⾯也体现出了西⽅对于语⾔的态度。瑞典语⾔学家索绪尔在区分⽂字系统的时候,将⽂字系统区分为主要的两种:⼀是通常所说的表⾳系统;另外⼀个就是表意⽂字系统。相对于⼴泛存在的表⾳⽂字系统⽽⾔,成熟的表
意⽂字系统却很少,甚⾄可以说现存唯⼀成熟的表意⽂字系统就是汉⽂字。
区别于拼⾳⽂字1,汉字的功能实现不是建⽴在语⾳的表现上的,确切的说应该是建⽴在⾳形意共同表达基础之上的。现在通⾏的⼀种观点认为,⽂字是语⾔符号的符号,语⾔形式决定了⽂字形式,虽然这种观点不⼀定完全正确,但从很⼤程度上体现并强调了⽂字与语⾔的休戚关系。汉语的单位是语素,相⽐于拼⾳⽂字语⾔的⾳素单位,汉语并没有强烈突出语⾳的主导地位。因此相应的汉⽂字更加弱化了语⾳的影响,更多的从⼀种类似于抽象符号的⽅⾯产⽣⾃⼰传导信息的作⽤。
公元前四世纪前后是⼈类思想爆发的⼀个时代,西⽅⽂化的代表希腊与东⽅的中国差不多同时诞⽣了⾃⼰⽂化思想的精华,这就是被公认为“轴⼼时代”的伯⾥克⾥斯时代和战国诸⼦时代。⼆者在很多⽅⾯有很⼤的相似性,但是就语⾔⽂字⽅⾯⼆者却⼜很⼤的不同。柏拉图是极其推崇甚⾄崇拜语⾔,认为语⾔是世界和真理的本源。⽽战国的庄⼦却极其不信任语⾔,⽽更加偏向于⽤⼀种抽象的⽅式去阐释⾃⼰的思想。
拼⾳⽂字的作⽤基本就是从空间上去再现语⾔,对于主体的语⾔,它只是⼀个客体。因为语⾔时间的⼀维线性性,空间存在的拼⾳⽂字也仅仅只能以⼀维的线性⽅式去展现⾃⼰的载体作⽤。柏拉图对于语⾔的崇拜跟这也有关系,真理的唯⼀性决定了它的表述的⼀维线性1与表⾳⽂字相同,包含了⾳素⽂字和⾳节⽂字。
性。⾮⿊即⽩的⼆元对⽴思想在这就已经有所体现。汉⽂字的抽象性正好切合了汉语及中国⼈的字思维——意象思维、整体思维等等。“汉字有道,以道⽣象,象⽣⾳义,象象并置,万物寓于其间。”(⽯虎1996a )。可以说希腊字母是逻辑性的,⽽汉字却是诗性的。
因为拼⾳⽂字的逻辑性,西⽅⼈永远想不到巴别塔倒掉以后该怎么办。强调⾔⽂⼀致的结果是当⾔因地域或时间的隔离⽽变化时,作为⼆级从属符号的⽂就很难起到作⽤了。⽽汉⽂字却渐渐脱离⾔的控制,独⽴发展为⼀套⾃⼰的视觉交流体系——⽂⾔,虽说不能完全脱离语⾔的影响,但是从很⼤程度上保持了信息承载体的空间与时间的连续性。甚⾄于⽂⾔慢慢变成⼀种⽂化的内在核⼼,将整个中华民族维系在⼀起。上⾯提到汉字的诗性、整体性,这也是汉字拥有包容功能的⼀个前提,从⽽促进了汉字成为⼀种核⼼。因此,如果中国⼈去建巴别塔当是另⼀种情形,然⽽中国⼈必然不会想到去建⼀个如此的通天⾼塔,因为于中国⼈是不存在那么⼀个唯⼀的⾼⾼在上的天神的。
汉⽂字与建筑的⽊⽂化
总结中国⽂化的软传统⼤概有以下这么⼏点:求平衡的观念;重现实的观念(不追求形⽽上的东西);爱⾃然的情趣;含蓄尚意的笔法。2这⼏个观点可以总结为⼀种⽊⽂化观点。⽊之⽣长,必求平衡,⽣长不可偏废⼀⽅;⽊之⽣活,必重现实,⽣活不可脱离实际;⽊之⽣存,必好⾃然,⾃然乃⽊之本性;⽊之⽣造,必求尚意,⽆意⽽⽊不成材。汉字以其本⾝的特点正好体现了这⼀种⽊⽂化——字形的平衡、⾃然的象形、抽象的寓意等等,⼜或者说这两者之间其实有⼀种⼀体的关系,都是中国⼈思维的⼀种构成。
中国古代建筑都以⽊结构为主,⽽且即使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建筑形式以及构成⽅式都有很⼤的统⼀性与延续性。这是⼀种基因本性的体现。⽊的⽣物性决定了它拥有的基因本性,⼀种传承与变化相统⼀的进化性质。⽽这种进化性质体现在建筑上便是中国建筑的永恒性特点。永恒对于建筑来说是⼀个避不开的话题。西
⽅⽯质建筑的永恒是⼀种晶体性的体现,逻辑不变性
是它的内在核⼼。⽽中国的⽊质建筑所追求的永恒却
有很⼤不同,于中国⼈看来永恒并⾮持之不变。“所
谓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正是⼀种变中⽽统⼀的永恒,是⼀种变化中统⼀向前进的过程。“天
圆地⽅”是中国⼈的世界,圆象征天上万象变化不定,⽅象征地上万物各有其形,⽽“天⼈合⼀”便成了中国⼈的追求。天象变化⼈⽆定形,对于变的追求决定了中国的⽊质建筑不会成为永远伫⽴不倒的碑⽯。但是变的核⼼却是不变,基因进化性从微观上看是不变
的延续性。⽽汉字正是这种不变核⼼的⼀个体现与载
体。⾃秦始皇统⼀⽂字以来,中国历代统治
者都奉⾏“书同⽂”这⼀政策,使“⽂”在
汉语⾔⽂体系中有⾄⾼⽆上的地位。这种地
位确保了汉⽂字作为延续核⼼的存在。另外,
⽊的⽣长特点是对称的变化,这是⼀种⾃然
的内在哲学,体现在⽊质建筑上就是⼀种对于对称的偏离,特别明显的就是园林。⽽汉
字书法特点也是如此,没有绝对的⼏何对称, 2 《建筑设计⽅法学》张钦楠柯布西耶在《⾛向新建筑》中从数学逻辑美⽅⾯对帕特农神庙的赞美正是西⽅晶体性哲学的体现,是⼀种对晶体真理永恒的追求。对联,⽂字与建筑融合的绝佳形式,⼆者相同的内在⽂化决定了⼆者结合时的共鸣。
汉字的特点追求的变化的对称和谐。
汉字与拼⾳的⽐试⽊与⽯的交锋
或许没有西⽅列强敲开中国⼤门的利炮,中国就永远沉浸在⾃⼰的这⼀块⽅树林⾥了。当世界⼀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时,汉字与拼⾳、⽊与⽯的过招就在所难免了。
这⾥简单说⼀下汉语⽂的现代化过程。
100年来汉语⽂现代化过程中有四次⼤的争论:
⼀、为了减轻汉字学习的繁难,⾟亥⾰命以后,在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当时的北洋
政府在1918年11⽉公布了“注⾳字母”。
⼆、五四之后到建国初期,关于汉字的前途问题有过⼀些⼤的争论。有⼈提出废除
汉字,全部采⽤罗马字母,将汉语的对应⽂字改为表⾳⽂字,以适应时代的发
展。
三、建国后,汉字简化⼯作⼤规模展开,同时汉字的拼⾳化⼯作也在同时进⾏。
四、改⾰开放以来,对待汉字改⾰问题渐渐趋向谨慎,且以规范简化字的⼯作为主。
其实不难看出汉字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个让汉字适应现代⾼频度信息交流的过程。新⽂化运动中废除了⽂⾔从很⼤程度上已经预⽰了汉字将要被改⾰命运——脱离了⽂⾔汉字将变成汉语的⼆级符号,它弱势的表⾳属性注定了它相较于拼⾳⽂字在⾔语交流上的不⾜。同时计算机的⼤规模普及也对汉字的存续造成了很⼤的影响。但是,在曲曲折折的过程中汉字仍然⾛到了今天,甚⾄于近期还有⼈提出恢复实⽤繁体字,这不能不说是汉字本⾝强烈的延续能⼒,从内在说则是汉字于中国⼈思想的核⼼性质。
⽽中国的建筑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慢慢前
⾏,可以说它现在仍然在继续着探索的道路。柯Array布西耶在《⾛向新建筑》中提出的“机器美学”
在很⼤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化对建筑的要求(即使
后来会有很多变化)。“在对机器的感情中有对道
德的感情”体现的正是西⽅的晶体性哲学,⽽以
此建⽴起来的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化来说就
是⼀个不⼩的挑战。
经济法则主导的社会要求效率、变化的迅速,
⽊虽富含⾃⼰独特的变化,但显然这种变化是不符
合现代社会的要求的,正如汉字的信息交流能⼒因
为现代化进程需要改进⼀样,⽊⽂化也需要根据时
代的特点进⾏进化,只不过这时的进化已不是如以
前⼀样可以在漫长的时间岁⽉⾥⾃我演变,⽽是在
外部刺激下产⽣基因突变——我们所希望的是辐
射量不要太⼤。
作为⽊质建筑的标志性特征的⼤屋顶在这个期间表现的特别突出。结合钢筋混凝⼟等现代材料以及现代的建筑形式诞⽣了⼀个⼜⼀个的戴⼤帽⼦的房⼦。不同于汉字现代化中出现的拼⾳,⽊建筑的现代化似乎没有到这么⼀个现代化的辅助⼯具。拼⾳于汉字始终还是辅⾳⼯具,汉字从来没有失去⾃⼰语⾔⼆级符号的地位,⽽戴在混凝⼟上的⽊头帽⼦显然已经
不是主⼈的⾝份。
不过中国⾃古以来就是⼀个重⽂的国家,⽂曾经是衡量⼀个⼈才学⽔平的最主要标准。这造成的影响就是,对于⽂字中国⼈有⼀种内在的敬畏,这也正好符合了⽂字在中国⽂化的⼀种核⼼存在。知识分⼦对于⽂字的态度是相当重视且审慎的,因此汉字的现代化过程受关注的程度就远远⼤于建筑。另外,在中国真正开始现代化进程之前,⽂字还是掌握在少数⼈的⼿中,⽽⼤规模的⽂字普及其实是⼀个话语权的下放过程。⼀个递进的扩⼤过程总能够吸引更多的注意。参与过程中汉字占据了主场地位,使得拼⾳⽂字的⼊侵没有动摇汉字的核⼼地位。相⽐⽽⾔建筑的现代化并⾮这么幸运。⾸先,中国建筑的营造者在古代的地位就远不及西⽅。西⽅的建筑是architecture,是⼀种最⾼技艺,⽽在中国,⼯却仅仅只在商之前。再者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时常直接受到⽂⼈的影响,很多⽂⼈甚⾄兼做营建的设计者,但是要注意的是,他始终还是个⽂⼈。正是建筑在中国的这⼀种历史地位导致了很多⼈不能从⾃⾝⽂化本源上去看待建筑。建筑⾛⼊⼈们的视野时往往是有着西式⾝份的,西⽅的⽯质建筑似乎占据了主⾓地位,以⾄于⼈们提起建筑想到的⾸先是哥特或巴洛克。因此,在⽊与⽯的交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参与。
这⾥再提⼀下汉字的电⼦输⼊进程。曾经汉字的信息化⼀直是⼀个很⼤的难题,涌现出各种编码⽅案,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永民的五笔字型。但是它们都渐渐淡出了⼈们的视野,如今拼⾳输⼊已经在汉字输⼊⽅⾯占据了主要市场。对于建筑⽽⾔,⽊的现代化中与⽯的交锋或许可以借鉴汉字于拼⾳的做法。
结语
语⾔是⼈类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特征,也是⼈类思维的最好体现。⽂字作为语⾔的标志性符号(当然,汉⽂字不仅仅是汉语的⼆级符号——虽然它的其他作⽤已⼤⼤减弱了),从它⼊⼿必能窥见⽂化间的区别所在。我想从语⾔学的⾓度研究建筑也正是如此。西⽅拼⾳⽂字是晶体性的,⽽东⽅——特别是以中国为主的汉字确是⽊性的。区别于⽯质建筑的⽊质建筑所代表的是中国⼈的⼀种⽣存⽅式与⽣存思维。在从西⽅掀起的现代化浪潮中,我们应当注意⾃⼰⽣存思维的延续。从汉⽂字的存续当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待建筑⽊⽂化的存续。
【参考⽂献】
1、《建筑设计⽅法学》张钦楠清华⼤学出版社2007
2、《⾛向新建筑》[ 法] 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学出版社 2004
3、《北京⼀座失去建筑哲学的城市》王博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4、《⼴义⽂字学研究》黄亚平⽩瑞斯王霄冰主编齐鲁书社 2009
5、《现代汉字学》杨润陆北京师范⼤学出版社 2008
【⽹络资料】
1、所指、受指、能指——公孙龙《指物论》奥义
www.doczj/doc/5d540142f121dd36a22d826b.html /3213097_d.html
2、语⾔学
www.doczj/doc/5d540142f121dd36a22d826b.html /view/9995.html?wtp=tt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