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 惊鸿“一”瞥大千世界 文题深度分析及范文点评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个字。“一”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自古至今,“一”字的字形始终未变,均为简单的一横。“一”同时也是中国汉字意蕴最丰富的一个字。“一”可以象征创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想法、一个举动、勇敢迈出的第一步,缤纷世界源于质朴的初始;“一”可以象征团结,“万众一心”“一呼百应”,无数个体因为同一个信念聚成一堆火,拧成一股绳;“一”还可以象征力量,“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一往无前”的身影彰显着内心的强大与坚定……
假如你是中国汉字博物馆的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解说词。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在 20 大报告中,勇于创造、团结奋斗、踔厉奋发……这些关键词被多次提及反复强调。本作文题以 汉字“一”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一”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力求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国汉 字之美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现实问题,汲取精神力量。
本题是一道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由材料、写作任务与要求三部分构成。。
作文材料
这则作文题的材料一共由七句话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句为第一个层次,指出中国汉字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统领整一则材料。第二、三句为第二个层次,指出“一”的造型十分简单,且始终未变。第四至第七句为第三个层次,指出“一”的意蕴最为丰富,并从“创造”“团结”“力量”三个角度来 阐释“一”的意蕴。
通过分析材料可知,这个题目要求考生:以对“一”这个汉字意蕴的解读为切入点,在充分理解“外 形简单”与“意蕴丰富”之间辩证关系的同时,深入剖析“一”所凝聚的精神价值。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因为材料最后是“……”,意味着“一”的意蕴解读不止局限在材料提及的“创造”“团结”“力量”上,也可以结合“一”的其他意蕴写作,如:“一”是万物起始,是汉字笔顺;是汉字变化来源的根基,“二”“大”、“旦”等;“一”可以表示节气节操“从一而终”“始终如一”;“一”在文化创作中的表现,一字联、含“一”的诗词句等来体现传统文化的精巧;“一”还能有政治意蕴“统一”,“和”的概念。
“一”还可以是古代先贤追求的思想境界(天人合一)和家国情怀(天下一统),也蕴含着古人对整体的哲学理解,正所谓“大道至简,九九归一”;更是当今百年大党的“一心为民、人民高于一切”的博大心胸、社会主义道路上扶贫攻坚”一个也不掉队,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的铮铮誓言;新长征路上的“行程万里,专注一事”的初心不改……这些思考“一”的时代精神内涵更是符合题意。
写作任务
(1) 假如你是中国汉字博物馆的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
题目创设一个现实生活场景:汉字博物馆.
明确写作者身份:博物馆导游。
明确了读者身份:游客。
考生在写作时必须考虑汉字博物馆这一场景,表达上体现一定的互动交流特点,才算完成了相关写作任务。
(2)结合材料写一篇解说词。
“材料”即题目中的一段材料 (楷体字部分)的全部内容。
“结合”就是说,在写作时必须充分实现对材料的分析,即在文章写作中应该体现出材料的内在逻辑,叙述脉络,提炼出核心意思;材料中关于“一”意蕴丰富相关表述的末尾用了省略号,意味着考生可以挖掘除材料给予的三个角度之外的其它意蕴。但是,对其它意蕴的挖掘必须建立在汉字“一”看似简单但却 是意蕴丰富的这一基础之上。
“解说词”对考生提出了文体要求 (即可为现场的导游解说词,也可为供游客阅读的文字解说词)。
写作要求
自选角度:选好一个角度切入。
确定立意:立意紧扣材料。
明确文体:要有文体意识,文体特征要鲜明。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立意
1.于惊鸿“一”瞥见大千世界
2.问道汉字大智如“一”
3.于“一”字观“万象,于“一”字窥中华
4.从一而始,贯一始终
5.观“一”之美,赏汉字之美
评分标准
考虑到作文材料已经从“创造”“团结”“力量”三个方面细致分析阐述“一”的字形与意蕴的联系,考生应该会“顺”着这个材料扩充写作,所以,评价作文分数高低就落在考生能否将字形与意蕴的“联系”说清楚、道明白,也就是论证深刻全面与否了。
55-60 分
审题:从字形简单却意蕴丰富两个方面介绍汉字“一”,落实“汉字博物馆导游向游客介绍汉字‘一’” 的情境要求。在意蕴揭示、材料支撑上充分、丰富,体现“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的特点,深入挖掘“一” 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在品味中国汉字之美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现实问题,汲取精 神力量。
行文:观点深刻,语言优美,结构严谨,论据妥帖、丰富,论证严密、有力,字迹美观。
汉字的特点
50-54 分
审题:从字形简单却意蕴丰富两个方面介绍汉字“一”,“汉字博物馆导游向游客介绍汉字‘一’” 的情境要求有所体现。对汉字“一”的意蕴有所揭示,材料支撑有力,既有精神意蕴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有现实当下的思考勾联。
行文:观点清晰明确,语言晓畅,结构严谨,论据恰当、丰富,论证严密,字迹工整。
45-49 分
审题:对汉字“一”的字形、意蕴丰富有所揭示、解说,有一定的材料支撑,能结合当下赋予汉字“一” 现实意义。
行文:观点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论据恰当,论证严密,字迹工整。
42-44 分
审题:介绍汉字“一”,或字形特点,或精神意蕴,但不够具体、明确,有材料,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 系不够紧密。
行文:观点清晰,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论据恰当,字迹工整。
36-41 分
审题:介绍汉字“一”,但不够集中,材料支撑不足。
行文:观点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能运用论据论证观点,字迹清晰。
不提材料,偏离题意,36 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