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名单 | |||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
1 | 陈瑞晶、沈斐敏、房曰荣、郑雪琴、陈明仙、范自盛、李新年、蔡富松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
2 | 打造国家示范校职业指导课程五大“升级版” | 张艳、李斯杰、黄必义、陈燕玉、陈亚鹏、李金莲、郑育仁、方振政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3 | 基于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林业类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郑郁善、刘文开、叶世森、 廖建国、黄勤坚、谢金生、黄云玲、严绍裕、李肇锋、 洪福兴、廖世建、黄华明、 黄丽霞、郑达华、黄东星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4 | 高等职业院校全员育人机制与路径的创新与实践 | 林松柏、庄一民、陈宝、黄泉星、吴永春、刘平、陈金聪、梁华炜、蔡益兴、傅燕萍、骆旭坤 | 黎明职业大学 |
5 | 文化引领建设 闽商素养育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素养教育实践与创新 | 黄克安、庄惠明、张信容、郑艳芳、曾慧萍 |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
6 | 基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本地化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詹碧卿、林承超、饶绪黎、胡昱、魏明桦、奚祖强、练沛强、韩江、司建亚、洪涛、章丞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福建金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7 | “三业联动、三导并进”——全人教育视角下高职就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黄斌、谢琼、陈建、郑引、俞发仁、纪孝清、杨艳、陈火荣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
8 | “专业技能测试标准”引领的医药卫生高职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林春明、朱扶蓉、庄海林、廖伟坚、刘登蕉、郑翠红、倪峰、马少宁、郭礼坚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9 | 以国际公约为引领,校企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轮机人才的实践 | 翁石光、李德珊、林金华、付乾坤、黄云江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
10 | 民办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改革与实践 | 林东、郭惠惠、高连库、雷宇飞、陈海彬、陈辉、陈宗旭、吴宗波 | 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名单 | |||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
1 | 煤矿类专业订单培养、校企共育的校企合作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 陈贞健、戴文鹏、章达宾、朱庆斌、何积义、吴顺勇、陈晶铃、黄小叶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2 |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系统研究与实践探索 | 刘继芳、田剑、林文杰、姚俊、韩宇红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3 | 校企联动,产教融合,电子类专业全方位“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廖传柱、陈丹阳、方惠蓉、蔡绿茹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4 | “产学研培”立体合作的光电技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 孙学耕、林火养、谭巧、陈世伟、谢斌生、张震奇、陈志敏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时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州三创电子有限公司 |
5 | 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刘文开、廖建国、谢金生、 黄云玲、郭智华、刘紫青、 郑金兴、孙华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6 | 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纵深改革与实践 | 陈淑增、王庆林、邱丹缨、林迳苍、许险艳、罗婉妹、陈丽霞、林佩璜、李容、许秀秀、李振喜、李德水、陈慧勤、陈文标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7 | 依托新农合 深化教学建设与改革 | 王翠玲、张文杰、朱世泽、吴健明、魏东红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8 | “嵌入式”工作站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谢源、匡德花、侯恩光、郭玲、陈建萍、孔艳艳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
9 | 创新产学研协作模式,培养高分子行业技术技能人才 | 李云龙、张青海、李大刚、林松柏、欧阳娜、袁淑芳、曾安然、王晖、陈汝盼、吴天赐、吴志刚 | 黎明职业大学 |
10 | 供用电技术专业“一轴三翼”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创立与实践 | 黄庆丰、郑志萍、林朝明、赖举添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 |
11 | 商科类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与成效 | 吴贵明、章月萍、陈智、陈增明、游贵荣、陈美端、林姚嵩、郑旺泉 |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 |
12 | 政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 林承超、庄晓钟、林艺芳、刘松林、黄朝波、詹碧卿、饶绪黎、林贤福、念航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
13 |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标准及配套实训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 | 廖伟坚、朱扶蓉、林小兰、肖健、庄海林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14 | 园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应用 | 袁亚芳、陈康、张盛旺、王会全、欧高政、黄靖、冯冬林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系 |
15 | 构建一体化支撑平台,创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实践 | 郑健成、陈凤玉、陈志强、杨佳、管琳、鲍钰清、吴丽芳、彭琦凡、王先达、叶圣军、楚艳民 |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16 | 《学前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参考书、综合练习)(教材) | 姚丹、李章华、黄芳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17 | 依托行业优势、校企深度融合的电力类专业改革与实践 | 郑国华、李梅兰、林超平、曾尚德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18 | 发挥“福建民间舞”课程作用 培养民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 | 林松伟、郭金锁、郭锋 |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
19 | 《婴幼儿文学教程》(教材) | 陈世明、戴力芳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
20 | 以中药、助产专业为引领,探索与实践开放式办学 | 郭素华、蔡扬帆、王二丽、付达华、杨峥、王琼珺、杨丽珠、吕立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21 | 科研助教学,实践强技能——《陶瓷工艺技术》课程领域教学改革与实践 | 池至铣、陈瑞文、何志平、 卢丹丽、陈秀琴 | 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
22 | 基于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 蔡维灿、林克明、陈由辉、罗春梅 |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
23 | 依托行业“英才计划”,实施校行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彭文宇、王伟明、郭继光、王伟宏、黄智萌、蔡元忠、陈凯、方丰霞、郭旭、陈娟、郑华钦 |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轻工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
24 | 对接闽东主导产业集,创新实践区域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傅高升、潘玉成、赵仕宇、张文光、何承苗、钟灼仔、陆志平、林有智、钟玉洪、魏炜、王彦军 |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
25 | 通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张贤澳、林勇、朱发财、金大明、王龙村、郑劲松、郑仁雄、卢冰、陈懋、林月备 | 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6 |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下高职教育服务现代支柱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 韩旻、曾轩招、吴风云、杨雄、陈锋、李海波、高玉军、黄吉聪、蓝荣东、孙佳、张惟良 |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
27 | 民办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 沈承楠、李小兰、赵玉杰、邱海强、周杰全、林丽娟 |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教研室 |
28 | 基于“模块化、导师制、项目化”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 钟石根、李春桃、张振军、杨柳青、张光华、游陈盛、胡敏、邹少琴 |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厦门翼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钟信软件科技限公司 |
29 | 以跑步育人为载体拓展学生素质的创新与实践 | 吴滨如、杨津平、符谦、蔡金佩、郭霏霏、任莉娟、林文艺、吴博厚、连三彬、熊凤枚、黄世强 |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
30 | 印刷包装类专业“厂校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张建国、陈港能、卢志扬、陈加民、陈赞祥 |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名单 | ||||||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 |||
1 | 创新国际航海人才实践技能培养研究与实践 | 陈宏、唐寒秋、陈福金、张明、江衍煊、董斌、林忠文、黄希光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
2 | 以“基础能力与专业应用并重”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 梁华蓉、陈瑞娟、陈捷、沈晨虹、李鸿娜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
3 | 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向阳、李碧桃、李琳、李翼、陈勇、陈清彬、宋伟伟、徐莉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
4 | 机电一体化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杨平、许铁、汤振周、陈天炎、刘克、王显彬、郑晓斌、沈培辉、王麟珠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
5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分层分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 章忠宪、郑东生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
6 | 高职食品类专业“双系融合、两证推动、三段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余奇飞、王文成、谢建华、李志明、林常青、陈健旋、李术艳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
7 | 产教融合推动高职实践教学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 沈文馥、戴延寿、李志勇、邱春龙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
8 | 基于任务导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项目课程模式的教学设计研究报告 | 陈辉、何小青、张锐鸿、徐旭珊、唐秋根、方学勤、黄修文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
9 | “梦想起航创意工作室”实践教学 | 张秀玉、谢石城、刘向晖、张俊、黄跃琛、林道贵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10 | 实施实务专题制作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 姜平、李宏达、魏正珠、江南、孙学耕、王翠凤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11 | 职业导向、德能并重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 王翠凤、徐宁、张伯楠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州新光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
12 | “能力进阶、项目导向”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胡锦丽、江南、刘素芳、赵雨境、刘芳、陈琳、黄雀芳、林丽芬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13 | 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黄建飞、李英、杨晓凌、张慧林、罗达英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永辉集团 | |||
14 | 园林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 黄云玲、唐必成、陈宗宁、李利君、钱叶会、成榕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
15 |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 | 谢金生、华建祥、成榕、 张晓璐、张毅、刘张榕、 范有福、蔡尊煌、瞿霞、 林志鹏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
16 | 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模式建设 | 刘晓云、彭勇军、孙吉杰、张茗、陈秋云、曾翠清、谢敏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
17 | 病案教学法在儿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周建林、苏成安、张月珍、杜翠琼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
18 | 创新校院合作模式、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 陈丽霞、李辉、洪迎迎、陈芬菲、郭彩云、邹佩珍、陈志艺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 | |||
19 | 药学专业“深度校企合作 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郭幼红、黄幼霞、许嵘、李培昆、梁荣生、陈惠芳、陈剑雄、林水森、谢娜娜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东南医药集团 | |||
20 | 基于职业标准物化的卓越技师培养计划改革与实践——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 张源峰、滕碧红、胡新福、苏李果、彭复生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 |||
21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系统性整合 | 吴新业、曾平、傅生生、涂永红、董东明、涂海英、谢木深、林振东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 |||
22 | 对接行业、融通企业、双渠道深层次创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李冬梅、郑志明、姚丽梅、蔡德顺、杨秋娜、翁小云、林志坚、邱庆云、陈加荣、康盾 | 黎明职业大学 | |||
23 | 《税务流程与纳税申报(第二版)》、《税务流程与纳税申报实训(第二版)》(教材) | 杨京钟、杨秀敏、叶福泉、吴秋红、傅元金、颜艺 | 黎明职业大学、泉州金碧礼品有限公司 | |||
24 | 顶岗实习动态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软件) | 江勇、黄瑞梅、郑志勇、王世策、祁建斌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
25 | 思想政治理论课“行为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张盛文、邹雄伟、刘玉萍、洪舜华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 | |||
26 |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改革研究与实践——福建商专财贸类专业毕业论文改革实践 | 梁小红、洪连鸿、陈增明、陈柏良、林舒航、陈美端、陈志明 |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 |||
27 | 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陈天凡、张芸、林清池、吴亚麟、林峰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 |||
28 | 工学结合实践项目创新设计与系统实施 | 林贤福、欧阳少鸣、饶绪黎、谢斌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 |||
29 | “集散通达”校企合作育人的创新与实践——破解外贸类小微企业人才需求难题 | 吴美焕、江剑敏、曾靓、陈敏、包娟、陈春玲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 |||
30 | 外语三年不断线,多语境、生态化育人——突破高职学生被动学外语的困境 | 范云霞、洪菁、童成寿、陈沧渊、何文贤、梁晓玲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 |||
31 | 护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与训练指导”丛书及实施方案(教材) | 刘登蕉、李红、郑翠红、王宪宁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立医院 | |||
32 |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建设(教材) | 李碧全、黄瑞、李林春、胡石柳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 |||
33 | “SEA”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 林珊仟、郭碧环、杨阿妮、陆旭成、张欣、王惠军、何悯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 |||
34 | 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吴云辉、苏秋芳、林武杰、余蕾、叶丽珠、陈慧斌、邱松林、叶江雷、林旭吟、蔡真珍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 |||
35 | “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乡村医生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李黎明、刘庆国、杨伟、姚跃英、饶线明、黄继义、唐国宝、韦炜、王斌 |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厦门市第二医院 | |||
36 | 以“任务引领”构建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罗琼、林秧、孙建玲、苏惠玉、余惠琴、邓丽娜、孙立明、吕一婷、马洁、林虹 |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
37 | 小学艺术专业教师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创新实践 | 王福阳、王萍萍、翁星霞、吴乐勤、颜艳、薛少红、何青、王程芳、罗曦、刘静波 |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
38 | 幼儿科学教育“一二三四”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 许琼华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
39 | “视唱练耳与乐理”课程改革与应用 | 林东波、邓雯、郭栋靓 |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 |||
40 |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的创建 | 林俊涵、邱东凤、陈建青、谢琳娜、陈梁军、孙丽娟 |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 |||
41 | 发挥专业优势,构建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培养高端保健品专业人才 | 林宣贤、缪存信、马永、 郑孝勇、林真、周昀 |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保健营养学系 | |||
42 | 服务区域经济,创新园艺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 林晓红、罗水木、林三睦、林小苹、徐奇涵、林新萍、黄木花、吴敏兰、陈进树、陈虹、燕一波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 |||
43 | “校校合作,全程实践,一专多能,综合发展”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杨丽英、周文瑾、白碧慧、周勤、吴全荣、林峥、张潮、陈慕贞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 |||
44 | 融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张阿芬、杨灿荣、郭志荣、吴国胜、李展宗、颜春华 |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 | |||
45 | 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陶瓷产业升级——雕塑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 张南章、赖双安、周金田、赖荣伟、许庆裕、张丽芬 | 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系 | |||
46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应用 | 陶榕、陈成吨、唐琍琍、谭新华、池秀丽、陈振、褚智江、吴子明 |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务处 | |||
47 | 高职食品专业教材开发与建设(教材) | 范 俐、周星、魏常锦、叶彩珠 |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 |||
48 | 校企共建科教并举打造茶产业特专业品牌职业教育模式 | 郭剑雄、潘玉华、黄先洲、黄承彪、何承苗、杨晓滨、钟灼仔、林学茂、刘顺春 |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 |||
49 | “五环相扣”高中职衔接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洪清泉、林东、陈宇翔、刘福荣、郭惠惠、陈海彬、吕月惠、孟新红 | 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50 | 高职制造类专业校企双主体实施、互动共赢“133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吴元凯、赵衍青、王智峰、周泗进、兰猛、何燕阳、高善平 | 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成功机床有限公司、泉州佳泰数控有限公司 | |||
51 | 校企共建高职翻译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黄飞、岳峰、林世宋、赖黎、董秀萍、吴瑗瑗、乐荣妹、叶林 |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 |||
52 | 博雅学堂——女性特教育及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 | 任建红、王旭冉、田苏习、吴允萱、卓燕 |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 |||
53 | 爱的教育点亮学子人生 |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 ||||
54 | 基于2+1校企合作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汤虹、陈明明 |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系、教务处 | |||
55 | “订单育人、实践创新” 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 冯宇蕾、王文杰、颜国辉、高达、喻海东 |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 | |||
56 | 《校企深度合作促进计算机类专业内涵建设》 | 张念、聂菁、文婕英、景宏磊、杨珊、崔宝礼、 李向东、张召强、吴辉煌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
57 | 《闽台协作构建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 潘飞南、庄小兰、邢海燕、胡焱、孙炜芳、张媛、曾岚、李向东、周卉、朱国庆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
58 | 吕一 汽车类专业“厂校一体、产教结合”一体化办学模式 | 陈其生、吴金营、陈明福、杨培琛、李秀全、张文协 |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 |||
59 | “学赛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霍英杰、黄波达、苏绿园、叶仲和 |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 |||
60 | 《闽文化概论》一体化教材(教材) | 李正光、边建军、何绵山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 |||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主动公开)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4年4 月 9日 印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