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传播方式,让国内及国外公众了解并熟知中国国家政策方针、中国经济发展、文化底蕴等,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国家形象通过公众的解读与认识被逐渐扎根于心。在国际交往中,语言是交流的基础。语言本身是一个国家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语言为媒介产生的话语具有建构功能,话语将影响其他国家对它的了解和认识,决定它在世界上的位置。因此合理提出国家政策方针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一、“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的提出有益于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然而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随着中国全面融入现有国际体系,对话与合作取代对立与对抗成为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基调,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中国与西方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国家政策是国际话语权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一国制定与实施的合理合法、互惠有效的内外政策,对于提升该国的国际话语权的效果最易显现,也是国家谋求国际话语权较容易有所作为的领域。所以,中国在大量引进西方话语的同时,也应具有创建“自己的话语”的意识和能力并输出自己原创而富有影响力的概念和话语,避免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陷入“人云亦云”的尴尬局面。
“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是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已有的双多边机制及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
历史符号,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其充分考虑我国和其他国家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述易于被其他国家理解,避免了由于语言、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话语意义缺失和理解差异,从而切实地提升了中国国际话语权并树立了良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不仅对东亚地区的国家拥有巨大的感召力,对十七八世纪的西方文明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历史上,西方对古代中国形象的美化和认同,主要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向往之上。因此,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
在国际社会推而广之,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因此借用古代“丝绸之路”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在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巧妙地与中国国家政策方针融会贯通,让世界更清楚明晰中国和平发展路线并快速接受中国所提出的外交新概念。
二、针对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消极评价提出合理建议
尽管沿线国家对中国“一带一路”理念表现出了积极参与的愿望,但随着具体项目上的持续推进,“一带一路”理念也招致了国外媒体和学界的质疑。
把“一带一路”曲解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有外媒将其冠之“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热炒中国“野心”。事实上,“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从实施背景来看,“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从一开始就带着意识形态的浓厚彩和分庭抗礼的对立气氛,而“一带一路”理念的提出则正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从实施目的来看,美国“马歇尔计划”是为了获得世界霸主地位,而“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在于加速实现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从参与方来看,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受援国为附属地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外,而“一带一路”理念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欢迎任何国家加入。显然,将“一带一路”曲解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只会让国际公众误认为中国试图趁机向全球扩张,控制那些亟待完善基建又缺乏资金的贫穷国家。这不仅有违客观实际,也将危害该该理念的实施。
什么是一带一路概念把“一带一路”歪曲为“能源掠夺”。2013年12月,“中吉乌铁路”被取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国担心通过建设这条铁路,中国获取吉尔
吉斯斯坦国的资源更加便利。最近,以列海尔兹利亚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提出,“海上
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中国通过在西亚投资基础设施,为获取中东石油并运回国内铺路。不可否认,“一带一路”沿途确实涉及多个重要能源资源国。但是,能源产业虽是亚欧大陆能源资源国的支柱产业,但这些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和内陆国家,资金、技术匮乏,海上运输困难重重。而中国通过建设“现代能源丝绸之路”,不仅可为这些资源国能源产业的现代化改造及产业链的延长提供重要支持,而且还能为内陆能源资源国进军亚太市场提供重要帮助。因此,从理念实施的本意看,“一带一路”不是也不可能成为西方国家鼓吹的“能源掠夺”。
把“一带一路”误读为“遏制美国”。从“一带一路”理念的最初提出,关于“遏制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等中国“威胁论”就不绝于耳。例如,2014年1月18日,美国“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指出“一带一路”真正的意图是要削弱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经过阿富汗的贸易和能源通道,以抗衡美国的亚洲轴心战略。
基于以上消极因素的分析,在对外传播时,我们应根据变化的世界格局及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对已有的传播理念、方式、策略进行适时转向。
弱化崛起理念,强化共享理念。在最近十几年里,“和平崛起”一直是我国在国际上表述自我身份的重要叙事框架。应该说,这种表述改善了中国一直以来所处的“沉默的他者”的话语处境。但同时,这种表述也以一种抗争性的崛起成为西方世界所恐惧的“强大他者”。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依然坚挺的现状,让西方国家的衰退感和对世界霸权主地位身份的焦虑感进一步扩大。因此,在这种语境下,我们应
该摈弃既有的宣传思路,尽可能地弱化“崛起”理念,强化“共享”理念,尽可能少使用“桥头堡”“西进”等概念,多使用“倡
议”“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软性词汇。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美政界、学界、商界等公共外交,强调“一带一路”是“经贸之路、和平之路”,所倡议的是合作性、开放性、非排他性和互利共赢性,淡化零和博弈及对抗彩,让世界知道中国的发展是一种正能量,对世界各国来说将是长期的利好消息。
弱化政治彩,强化文化吸引。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他的软权力理论
中谈到,把思想文化渗透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力量加以利用,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换言之,“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才是对外传播的最高境界。反观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报道,我们发现,“‘一带一路’所潜在具有的文化功能被人为地割裂与剥夺,沦为一个硬梆梆的带有强烈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阻碍了它在全球的传播认同度”。丝绸之路本身是一个“文化符号”,理应在对外传播时摆脱“唯政治论”的态度。一方面,我们可加强各种形式的
文化对话,不断挖掘并发现中西文化中的共通之处,强调“世界文明”的共生理论,扩大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共识,并在人类的共有价值上争取他们更多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我们可在与其他国家共同的体验中寻和探索“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形态、挖掘历史上的“丝路故事”和“丝路人物”,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话语权。
弱化同一传播,强化差异传播。“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44亿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利益需求,决定了此次传播的复杂性、综合性。为此,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上,我们应摒弃原有笼统的态度,尽可能实现差异化传播、精准化传播。
总之,我们要在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理念实施的过程中,多强调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增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相互信任;增进各方对“一带一路”的规划和一些具体项目的了解,拉近双方民心,从而减少“一带一路”建设障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