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一)
《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
2020的愿望说说一、说教材
《出塞》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作品,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忠勇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
《夏日绝句》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将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
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塞外
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说教学建议
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感悟古诗内容,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六、说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板块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诗人?你对这些诗人了解多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首先学习的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板书诗题)
2.读诗题。“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塞”是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出塞”是出征到边界的意思。)
3.课件出示边塞图片。你想去边塞看看吗?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4.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课件出示王昌龄简介。
板块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后,教师指名读并纠正读音。
2.学生读,师范读。
3.师作手势,学生读。
4.学生读,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5.指导书写。
重点字指导:“塞”“秦”。
板块三、再读古诗,探究诗意。
1.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1)学生听课件中的音频范读。
(2)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2.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3.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1)在这两句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2)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离家万里外出征战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回来。)
(3)交流反馈:“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在说两件事,其实说的是一件事,明月是秦汉时代的,边关也是秦汉时代的。
(4)指导第一句的修辞手法“互文”。它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基本形式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是说两件事,实则是这两个部分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5)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出诗句的意思)
(6)指导体会诗人情感。(板书:同情将士)
4.交流学习三、四两句。
(1)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龙城飞将”是谁?(汉朝名将李广)
(3)秦汉至唐,将军无数,诗人为什么单单提到汉朝的李广将军?让我们看一段资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