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分层训练(二十八) 古诗词诵读
一、语用小题夯基练
1.下列诗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C.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解析:选B A项,“爱”同“薆”;C项,“说”同“悦”,“女”同“汝”;D项,“归”同“馈”。
2.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古来万事东流水
C.只是朱颜改 D.宫女如花满春殿
解析:选C C项是借代,代指宫女。A、B、D三项为比喻。
3.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李煜生于江南,山清水秀孕育了他多愁善感的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
②因此,他往往能在看似平常的句子里包藏丰富的内容,善于概括出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在位期间享乐优游流连于感情的旋涡,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对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特的感受。
④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贬官谪吏、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都能引发感慨或借他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⑤读者却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
A.③①②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①③②⑤④ D.③①④⑤②
解析:选C 此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应当注意确定中心话题,明确首句,抓住关键词,理清句间关系;其次通读,确定合理的句序。对于此题来说,通读全部句子,可以确定中心话题为“强调李煜的气质特点及其词作的风格影响、读者的感受”,再加之由词人到词作的逻辑关系及②③④⑤都出现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关联词语,故可确定首句为①;抓住关键词即可确定顺序为①③②⑤④。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诗句是“ , ”。
(2)《虞美人》一词中,作者以季节更替发出追问的句子是“ , ”。
(3)李煜的《虞美人》中由“明月”与“东风”这两个意象引发故国之思的句子是“ , ”。
(5)《静女》中的“ , ”两句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未见恋人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7)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 , ”两句,运用两个精妙的比喻写尽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与此意境相似的两句是“ , ”。
答案:(1)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2)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6)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7)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8)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5.请根据《涉江采芙蓉》中的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2020的愿望说说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个字。
答: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围绕“还顾”“望”“长路”三个关键词展开描述;②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多用修辞性语言,力求语言生动形象,能够营造出盼归焦灼的意境;③字数要符合题干要求。
参考答案:艰难跋涉的旅人,停驻沉重的双足,回首遥望故乡,烟云渺渺,长路漫漫,迷茫的眼里写满焦灼。
二、类文阅读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
无 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6.根据重章叠唱的这一艺术特点,我们可以推断第二章节中的“泽”应与“ ”和“ ”同义;第三章节中的“偕”应与“ ”同义。
参考答案:袍 裳 同
7.战士们为什么可以“同袍”“同泽”“同裳”,积极修整好武器装备,迅速投入战斗,其原因是什么?请用诗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也可用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作答: 。
参考答案:同仇 同仇敌忾
8.《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这首诗中主要运用了其中的哪种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浪 淘 沙
李 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说说李煜《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表达作用。
答:
解析:分析此句的表达作用,要结合上阕中作者对当时所处情景的描述——春寒五更听雨,抓住作者此时的情绪——内心的悲凉。同时指明此句运用的表达技法,以梦来写现实,表达现实中的自己孤寂凄凉的情怀。
参考答案:虚实结合,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之感。
10.生活中正常顺序应为“梦欢”“春寒”“梦醒”,而词中却为“春寒”“梦醒”“梦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以“梦欢”反衬、突出现实的孤寂凄凉。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
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
三、仿真高考提能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①。
攀条折其荣②,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 ①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滋,繁盛。②荣:花。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开头两句是以树起兴。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最后两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已流露出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些许责备。
解析:选D “此物何足贵”并无“责备”之意,应是“自我安慰”。
1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
答:
参考答案: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的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清 平 乐
李 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开篇即借景抒情,委婉地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
B.“砌下落梅如雪乱”突出一个“乱”字,既写出了主人公独立无语却又心乱如麻,也写出了触景伤情景如人意的独特感受,用生动的比喻把愁情说得明白如见。
C.“拂了一身还满”的“拂”字,可见主人公有克制思念的想法,但一个“满”字,却把主人公那种无奈之苦、企盼之情、思念之深刻画得至真至实。
D.“雁来”两句把思念具体化,写出主人公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
解析:选A A项,词的上片,开篇即直抒胸臆,直接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
14.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化用了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试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
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