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课”的娘炮危机:先误孩⼦后误国!新华社:“娘炮”之风当休矣!⼈民
⽇报半⽉谈有话说!
9⽉1⽇开学⽇,本应是学⽣们喜迎新学期的好⽇⼦,没想到迎来的却是朋友圈⾥家长们的吐槽声⼀⽚。
原来是央视的⼀档叫做《开学第⼀课》的节⽬,点燃了⼤家的怒⽓值。
《开学第⼀课》
变成《⼴告/明星第⼀课》
8⽉22⽇,教育部办公厅发的⼀篇名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中⼩学⽣上好2018年《开学第⼀课》”的通知,要求学校通知到每⼀位学⽣及其家长,让其在家与家长共同观看。
于是,家长们都收到了这么⼀份通知:
既然是学校布置的任务,央视举办的“⼤型公益节⽬”,还伴有“写观后感”和“拍摄学⽣观看节⽬的照⽚检查”等指标,家长们领着孩⼦,8点钟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精彩节⽬的播出。
——等来的却是整整13分钟的⼴告。
更有甚者,⽹传开学第⼀课制⽚⼈发声,痛⼼疾⾸地斥责那些连13分钟⼴告都熬不过去的家长没有素质,“只会跟风”。
教育部也发了声明,表⽰⾃⼰只参与了《开学第⼀课》节⽬制作的⼀部分,⾔外之意“这事⼉不赖我”。
如果说,前13分钟的⼴告,与节⽬的录制⽆关,那么,⼀档教育类节⽬上满屏的⼩鲜⾁⼜是怎么回事?
⼀开场,四个抹着厚粉、涂着⼝红、画眉画眼线的⼈上来⼜蹦⼜跳,如果这就是我们⼴⼤青少年的“励志偶像”,那么这孩⼦的未来,真的不敢想象!
这不叫《开学第⼀课》,应该叫《⼴告第⼀课》或者《明星第⼀课》!
这样的节⽬,这样的⼴告,还要学⽣们写观后感?看看疯狂的弹幕就知道⼩学⽣们是多么绝望:
少年娘,则国娘
中国男⼈的⾎性何在?
世界杯期间,⽹上出了⼀张对⽐图,19岁独进两球的法国球员姆巴佩,和中国三个差不多⼤的偶像明星。
配上“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娘则国家娘”↓↓↓
或许,拿运动员和娱乐明星⽐,并不公平,但中国⽬前的“娘炮⽂化”已经不可忽视。
4⽉23号,范冰冰的弟弟范丞丞,po出两张照⽚,如果要看⾼清图,需付费60,⼀夜之间,8万⼈付费,两张照⽚,⼊账480万!
账480万!
有⼈在⽹络上调侃蔡鲜⾁,就有粉丝扬⾔,要是敢惹蔡鲜⾁不⾼兴,有9.57亿⼈来你的事。
前⼀阵,“汪海林炮轰⼩鲜⾁男星”在⽹络上迅速发酵,说鲜⾁们“不男不⼥”,威胁国家审美
叶⼤鹰直接发问《建国⼤业》为什么要⽤腿都站不直、⼥⾥⼥⽓的⼩鲜⾁来饰演他爷爷,“这是羞辱谁呢?”
这⼀桩桩⼀件件的事情,给我们传达了⼀个清晰的信号:娘炮,已经逐渐发展为市场风向。
⽽⼀个民族,如果男⼈没有“⾎性”,⼀旦“娘炮”成为主流,那未来如何,难以想象。
如果教育都向流量谄媚
那将是多么可悲
如果说,媒体、影视、市场都在倾向鲜⾁和流量,是全民娱乐的结果,那《开学第⼀课》,给我们展⽰了更⾎淋淋的事实:
就连最基本的教育,都⽆法守住底线,要向流量谄媚!
现在“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超过⼀半的⼈,选择了⽹红!
是啊,当⽹红多么轻松,不需要努⼒学习,不需要刻苦奋⽃,只需要“长得漂亮”,只需要“吸引眼球”,便能收⼊百万,快乐⽆忧。
原来的《开学第⼀课》,还有许多刚健的奥运明星出场,⽽现在,已经被⼩鲜⾁霸屏。
如果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教育,那⽆疑是可悲的。
⼀位家长说出了⼤家的⼼声:
⼉⼦刚刚六岁,⼀年级,⽼师要求家长陪同观看开学第⼀课!
开场四个⼩鲜⾁,再来个抛妻弃⼦的功夫“喜剧”明星在那⾼谈阔论。
我就想问问央视导演你想教咱孩⼦第⼀课啥东西?中国男⼉⾎性何在?男⼈责任感何在?满屏⼩鲜⾁,举国⼩⽩脸!
可悲可叹?
请不要毒害我们的孩⼦,我们要我们的孩⼦有的是铮铮傲⾻,有的是顽强⽃志,男⼉当⾃强!
多播些咱⼦弟,科学家,警察,企业家,各⾏业精英们的事迹!这些才是我想我孩⼦看的!
靠⼏个明星,⼏⾸歌能实现四化?
真正的《开学第⼀课》
到底该说点什么
那么真正的《开学第⼀课》,到底应该说点什么?
正如那位妈妈说的,“多播些科学家,警察,企业家,各⾏业精英们的事迹!这些才是我想我孩⼦看的!”
中国军⼈的⾎性
抗战胜利73周年,太多的烈⼠留下献⾎、⽣命,为中华民族奋不顾⾝,却没有留下姓名。只留下庄严肃穆的⼈民英雄纪念碑,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抗洪救险,每次都是中国军⼈冲在最前⾯——绝不放弃⼀个⼈!绝不松下⼀⼝⽓!这是对国家和⼈民的承诺!
科学家的奉献
当年钱三强、郭永怀、钱学森、赵忠尧等数百名科学家,冲破重重阻⼒,坚决回国,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
正是因为有他们,神州11号、国产航母、⼤飞机等⼀个个⼤国重器震惊世界!
体育健⼉的拼搏
两年前的⾥约奥运会上,多少⼈因为这个镜头,哭成了孩⼦,哭成了泪⼈。
⼥排精神从不是胜利,⽽是永不服输!是⼏代⼥排姑娘不放弃的顽强拼搏!
医者圣⼼的仁念
还记得那个医⽣连续做了⼗⼏个⼩时的⼿术,累到在地上睡着的照⽚吗?对于⼤多数⼈来说,他们只是普通平凡的⼈,对于病⼈来说,千万个他们,组成了⽣的希望。
默默⽆⾔,眼神专注,为素不相识的⽣命倾尽所有。
平凡⼈的真善美
⼀名司机为夜⾏的孩⼦亮着灯光照路20分钟,直到孩⼦的前⽅出现了灯光。让司机意外的是,孩⼦突然下车,深深弯腰鞠躬!
他们不是名⼈,只是普通⼈,没有丰功伟绩,却在⼼中根植了最重要的信念:善良和感恩,这样的精神,可传万代。
除此之前,还有很多——
消防官兵最帅的逆⾏、勇搏⽍徒的警察、还有⽩⼿起家的企业家、⼼系天下的慈善家……
哪怕是最朴实,最有⼒的话语——教孩⼦,做⼀个真正⼤写的⼈。
新华社:“娘炮”之风当休矣
清代名⼠龚⾃珍曾借助“病梅”的隐喻,对病态审美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表达忧思。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互联⽹时代的流⾏⽂化中,类似“病梅”⼀般的审美趣味依然很有市场。
“油头粉⾯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鲜⾁”偶像令⼈错愕的形象与做派。
“油头粉⾯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鲜⾁”偶像令⼈错愕的形象与做派。
当越来越多的“娘炮”及其⾔⾏刷屏霸屏,成为⼀些⼈热捧、哄抬的对象,⼈们对这种“辣眼睛”的反常现象不断表达担忧和反思。
与出于艺术表现考虑的“反串”“异装”不同,当下流⾏的“娘炮风”,是⼀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设”:
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拳拳捶你胸⼝”挂在嘴边;
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在综艺节⽬和⽇常⽣活中也同样“⼊戏”……
由“嫩”到“美”进⽽“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寻味。“娘炮”不是⼀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娱圈⼦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借助各种匪夷所思的造星运动,“花样美男”被捧成了“流量⼩⽣”,“靠脸吃饭”变成了“颜值正义”,资本冲动和浮躁风⽓推波助澜,硬⽣⽣把“⼩鲜⾁”弄成了“⼩鲜花”,把“孟特”裁成了“孟特娇”。
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向反⾯——不是审美,⽽
是“审丑”。
热捧“⼩鲜⾁”、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担忧的倾向:男明星照片
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我修养”显得⽆⾜重轻,⼀些⼈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
在“娱乐⾄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些影视作品、⽹络平台、综艺节⽬刻意迎合低俗⼝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颓废的⽓息。
以⽂化⼈,更在育⼈。“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化对青少年的负⾯影响不可低估。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戏谑,但⼀个社会和国家的流⾏⽂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任的时代新⼈,需要抵制不良⽂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化的滋养。
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其著作《娱乐⾄死》中告诫⼈们: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对眼花缭乱的各种“泛娱乐化”现象,重温和思考这种理性之声,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
《半⽉谈》谈“娘炮”
有⼀种美,叫雌雄莫辨
“肤若温润之⽟,⽬含秋夜星⾠,眉似远⼭之黛,唇吐三⽉桃花”
这可不是古代绘本中形容的曼妙⼥⼦,⽽是当下新⽣代视野中颇为流⾏的⼀种男性形象。
当都市花美男⽤颜值就能轻松打败实⼒派硬汉、暖男时,⼤众中便有⼈开始焦虑:
“男⽣危机”是否隐藏着刚健之风⽇下的危险?审美阴柔化背后深藏何种社会⽂化肌理?
有⼀种美,叫雌雄莫辨
胡⼥⼠是⼀位70后母亲,⼀段偶然的经历让她哭笑不得:
“那天正在吃饭,电视⾥放到某个明星参加综艺节⽬,⼥⼉尖叫⼀声扑了过去。我开始以为她喜欢的明星是个清秀的姑娘,结果⼈家⼀说话,男的……”
70后⽗亲蔡先⽣最近也被⼥⼉搞懵了:
“她喜欢在⽹上看⼀些直播视频,我看她很投⼊的样⼦,就凑过去看看,结果发现是⼀个男的在那⼉教别⼈怎么化妆,后来居然还把⾃⼰化成个⼥的!”
如今,不少家长都有同感,孩⼦偏爱“眉清⽬秀”的偶像明星,甚⾄痴狂到雌雄莫辨的程度。不少新⽣代青少年,对⾃⾝的审美偏好颇为理直⽓壮。
“男孩⼦画眼线、戴美瞳、修指甲眉⽑,我都可以接受。这是⼀种精致的⽣活态度,更何况不是有‘男⽣⼥相富贵命’的说法吗?”
⾼中⽣⼩茹说。
“我挺喜欢⼥相的男⽣。不是那种作死的伪娘,⽽是能给⼈安静、优雅的感觉。”⽹民“⾻头⾥的⼩花”说,“这只不过是⼀种审美罢了,欣赏、倾慕,带⼀点怜爱。”
于是,美得⼥⽣⽢拜下风,美得男⽣也忍不住多看⼏眼,便成了漂亮男性的新标志。“⼀见XX误终⾝”,多是新⽣代眼中的“男神”。
社会学家们说,随着⽣产⽣活⽔平的提⾼,⼈们总是越来越讲究。
“好⽐饭碗、茶具越做越精致,设计、装饰越来越优雅。在⽇益富⾜的⽣活条件下,⼈们对审美的追求会出现变化——精致的、中性的、婉约的、柔美的更受热捧。”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教授杨建平说。
⽽美学家们认为,“男⾊⽂化”作为⼀种视觉审美样态,与⼥性意识的崛起、男性⾃我认知的变化等,都有莫⼤关系。
在中国,对清秀、俊逸的阴柔审美追求,甚⾄可以追溯到古代,在许多⽂学作品中都能到相应的描述。
明清时期,冯梦龙《醒世恒⾔》形容杨延和的长相:
“⽣得肌如雪晕,唇若朱涂,⼀个脸⼉,恰像⽺脂⽩⽟碾成”。
曹雪芹《红楼梦》⾥的宝⽟之貌:
“⾯若中秋之⽉,⾊如春晓之花”,⼜有秦钟“举⽌风流似更在宝⽟之上”。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理想的男性外貌美,同样不外乎“风采过于姝丽”、“丰仪秀美”、“美如好⼥”之类。
所以,与其说新⽣代雌雄莫辨的审美偏好是异军突起,倒不如说中国传统⽂化中那⼀部分崇尚阴柔、注重情感、强调中和的美学观念,在当今时代到了新的爆发点。
阳刚荷尔蒙遗失了吗?
雌雄莫辨的审美倾向与⼈格范式,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男性的⾃我认同与社会⾓⾊产⽣冲击。
在审美多样化、彰显个性的社会风潮下,以⼥性消费为主体的“男⾊经济”正在崛起。有⼈欢喜⾃然也有⼈担忧。
“外表就是⼒量”的潜意识下,外表越阴柔,是不是意味着⼒量在消逝?
教育界⼈⼠认为,在学习、成长、就业等⽅⾯,男⽣缺乏阳刚之⽓出现“男⽣危机”、受⽇本动漫⽂化影响的“伪
娘”Cosplay等,正逐渐成为⼀种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男⽣愿意尝试像⼥⼈⼀样装扮精致地出现在公众⾯前。
于是,在担忧和焦虑中,寻遗失的阳刚之⽓成了⼀些地⽅教育改⾰的创新课题。如武汉某⼩学设⽴“男⽼师⼯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