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背影阅读题答案
12岁,我念小四年级的样子,春节刚过,父亲就拾起行囊,要到外地去务工了。
母亲从小有胃病,痛到极处,她时常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断呻吟,双手捂住肚子,
嘴里不停地打饱嗝。母亲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离开村庄,何况自己一身病痛。但,我
和弟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决心砸锅卖铁也要送我们念书。家里几亩地养家糊口可以,但要送出两个大学生是不可能的。父亲决定出外打工,母亲执意要一起去,父亲不同意。他们吵了起来,到了摔破碗筷的地步。父亲妥协了。
父母第一次外出的那个早晨,母亲两眼通红,脸苍白,唯独头发梳理得好看,后脑母亲阅读答案
勺翘起橡皮筋扎好的黑发。母亲左肩挎着大包,右手提着小包,含泪离乡。年还没过完的
村庄,炮仗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我和弟弟一路跟着父母,弟弟不听话,死也不愿意父母离开,最后索性在村子的黄泥巴路上打起滚来,被外婆强行抱回家。
我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走几步她就转过头来看看我。母亲说,回去吧!但我还是走
了几百米。母亲又转过头来说,回去吧!她开始有些哽咽了。我又送了父母一里多远,母
亲转过头来说,回去吧!她哭出声来。我站着不动,母亲转头跟在父亲后面。我含泪望着
母亲背影越来越远……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从农村娃到大学生,再到留在城市工作,十多年来,我兄弟俩在父母的背影中一年又一年成长。
最难忘的是,在浙江义乌,我偶遇母亲的一次背影。
那年,父母没有回家过春节,高考后,我去看望离别一年半的父母,就直接到了母
亲的厂子。当时,母亲左手正拿着一个干巴巴的馒头,右手扭着水龙头,弯着腰,嘴对准
水龙头喝水。见到我,母亲显然有点不知所措,她转过头看见我,脸上露出了无法掩饰的
惊一慌。她连忙解释道:“馒头干得要死,没水冲冲,根本没法咽下去。”
“让妈看看你。高了,高多了,还是那么瘦,东西吃到哪里了。”母亲有意转移话题,她把剩下的半个馒头咽了下去。我望着背稍微佝偻的母亲,头发早已花白,额头的皱纹也
显而易见,母亲老了,我突然感觉她老了。我放下行李,借口到卫生间去一趟,还没来得
及关上门就大哭起来。这就是我的母亲,我亲爱的母亲。她老得如此突然,仿佛转眼之间的,毫无告知似的。
现在,我每天行走在城市里,上班下班,时常想起乡下的母亲。白天有时想起母亲的
背影,老走神。
1.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顺序进行记叙的?
2.请你按记叙的顺序在括号里填入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
父亲决定出外打工——————时常想起乡下的母亲
3.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4.对母亲的头发进行了两次外貌特写,请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5.文章的第二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6.文章第7段的画线文字中用了哪几种描写?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描写的文章内容,分
析其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1.是以时间为顺序进行记叙的。
2.第一次出外打工的离别情景;回忆母亲打工喝自来水吃干馒头情景。意对即可
3.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母亲。
4.母亲为支持我和弟弟读书,外出打工,黑发都熬成了白发,表明母亲为我和弟弟艰
辛付出,母爱深似海。意对即可
5.母亲有严重胃病,家境贫困。为下文出外打工铺垫,突出母亲伟大。意对即可
6.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示例:见到我,母亲显然有点不知所措,她转过头看见我,脸上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惊慌。这段话通过神态描写,生动刻画出母亲当时尴尬的神态,表明母亲不希望我知道她的
艰苦生活。
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
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
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
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
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4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
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
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
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5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6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7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8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9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作者肖复兴,原文有改动
13.文章第6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是“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14.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6分
1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2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15.第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
13.不矛盾。“新闻”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的,“平淡无奇的小事”是从子女的角度
来说的。母亲成天站在窗前,所见所闻非常有限,所以在子女看来是平淡无奇的小事,在
母亲看来就是新闻了。这样写,突出了母亲生活的单调、寂寞。
14.1表现出了人物面对窗外自然风景被新建的楼房破坏和遮蔽的无奈、痛苦之情。2
比喻。生动形象地将失去母亲的窗比作没有画幅的镜框和没有牙齿的瘪嘴,突出了母亲在
子女心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15.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文意。
16.1因为母亲不能下楼,她对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窗”,“窗”是联系母亲和外界的纽带。2“窗”是母亲目送子女出去、盼望子女归来的地方,“窗”是联系母亲和子女
的纽带。3“窗”还连接着母亲的现在和过去,窗前的一切,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