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针线王辅臣阅读答案
母亲阅读答案____ 王辅臣 ①最近几年,母亲每一次离开故乡来上海小住,行囊中碎布粘好的鞋垫半成品是必带的物件。 ②记得读中学的那几年,临近年关,我从学校回到家里,母亲安放着缝纫机的房间里总是人来人往,大多是村里和邻村待字闺中的们和已经成家的年轻媳妇们,她们拿着花花绿绿的布,上门请母亲裁剪、缝制过年的新衣,屋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③我少小离家,许多关于祖母生命里最后二十年和母亲相处的往事都是从亲友口里听说的。据我二妹讲,每到春天,母亲就为祖母做月白的衬衫,搭配黑的衣服和裤子,冬天做绸緞的棉衣,上面套上黑的外套,把祖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同村的老太太中,祖母的穿戴是最体面,也是最干净利落的。 ④村里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十五都有庙会,要连唱三天大戏,这在当时可是一件比一般节日都重大的事儿。大约是九十年代的一个农历五月初,祖母突然想穿一双绣花的鞋子去听戏,这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母亲身上。一周后,一双绣花的新布底鞋就做好了,面料是黑华达尼的,绣花的式样是红、黄兼有的碎花,搭配翠绿的叶子,庄重而不失典雅。 ⑤2005年5月,我的弟媳生小孩,需要母亲去照料一段时间。母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让父亲一个人照料祖母,怕父亲粗心,照顾不周。母亲在乌鲁木齐住了五个月,既舍不得离开襁褓中的小孙女,更放心不下家里的祖母,心中的矛盾可想而知,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祖母身边。到家里,祖母
看上去依然康健,母亲空悬了五个月的心总算安下来了。可世事难料,两个多月后的一天,祖母突然就粒米不进了,母亲赶快出早已做好的寿衣和绣花的寿鞋准备好,但此时祖母的脚已经浮肿,原来的鞋子无法穿上,母亲就请同村的我的小姨帮着赶做鞋底,自己连夜绣鞋面,三天后一双绣花的新鞋就赶出来了。祖母穿上后,见过从数里外赶来见最后一面的娘家的几个侄子、侄媳妇,就溘然长逝了,没有任何的痛苦和遗憾。如果人真的有灵魂,祖母一定会到九泉之下,去寻离别近半个世纪的爷爷,秀一秀她那漂亮的绣着莲花的鞋子。 ⑥母亲的热心善良是出了名的。听我的大妹说,有一年母亲从乌鲁木齐赶到克拉玛依,专门为大妹的公公、婆婆缝制寿衣,在给她婆婆做的寿鞋上,特地绣上了一朵象征富贵幸福的牡丹花,让人爱不释手。 ⑦母亲开始大量地衲制鞋垫,大概是在十年前,她不再下地劳作之后。孙子、孙女们也渐渐长大,都上学了,衲制鞋垫,成了她寄托情怀,传达关爱的方式。家里人人都穿过母亲衲制的鞋垫,亲朋好友也得到过母亲慷慨的馈赠。 ⑧鞋垫上,或是一针针衲出的精美的图案,或是用各种丝线绣出的漂亮的花草,有时也会写几个吉祥或寄托期望的字,诸如“马到成功”“一帆风顺”“岁岁平安”之类的四字成语。我曾经数过,鞋垫上一个“马”字就有近两百个针脚,粗略算下来,一双鞋垫至少有上万个针脚啊,一针针,一线线,需要极大的耐心,也饱含无限的关爱。 ⑨日复一日,岁月在五彩丝线的延展中流逝,母亲眼角的皱
纹多了,上楼的脚步慢了,可飞针走线依然热练如初。为了不影响运针的速度,线不能太长,要恰到好处,一双鞋垫需要几百根各的丝线,母亲的眼睛早已花了,每天那么多的线不知是怎么穿入针眼的?小时候,曾在昏暗的油灯下,帮母亲穿过针,现在她反而怕麻烦我们,宁可自己慢慢地穿针,也不再要我们帮助。也许她穿针只凭感觉,就像鞋垫上精美的图案,早已印在她的脑海里了。 ⑩在母亲的眼里,我们好像是永远没有长大的孩子,依然需要每天叮咛,需要时时关爱。而母自己,似乎什么都不需要,她的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一家人平平安安。 ⑪对于母亲,我无以为报,只能努力工作,用工作的成就给她以慰藉。我写了一首七言绝句送给母亲:窗前孤坐运飞针,红线绿丝绣美纹,鞋垫一双万般爱,愧无尺寸报慈恩。 ⑫我想哪一天她要是读到这篇文章和这首诗,手里的绣花针会轻轻放下,脸上一定会露出小孩子一般天真与羞涩的神情吧? (有删改) 1、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的鞋垫 B.祖母的新鞋 C.母亲的针线 D.母亲的爱 2、文章记叙了哪些母亲和祖母相处的往事?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怎样理解文章结尾部分写七言绝句的用意?
答1、C2、(1)给祖母做新衣裳,把祖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2)庙会期间为祖母做新鞋子。(3)照顾小孙女期间放心不下祖母,选择回到祖母身边照顾。(4)祖母去世前给祖母
赶制新鞋子。(答出任意两件事即可)3、围绕“孝顺、热心善良、乐于助人、为人慷慨、心灵手巧、无私慈爱、勤劳能干、关爱家人”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4、围绕“描写母亲做鞋垫的情形;表现母亲勤劳能干、心灵手巧;表现母亲对亲人的爱;表达对母亲的赞美;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对不能报答母亲而感到愧疚;点明中心;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等回答任意两点即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