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两级降速传动链,首、末级传动比分别为i1和i2,在总的传动比和传动元件误差不变的情况下,()时,对减小传动误差更有利。
A.i1<i2
B.i1>i2
C.i1=i2
答案:B
2.如果某加工过程中,误差服从正态分布,但是样本平均值与公差带中心不重合,可以判断该加工过程存在()。
A.随机误差
B.常值系统误差
C.变值系统误差
答案:B
3.()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
A.零件
B.组件
C.套件
答案:A
4.使用计算法确定加工余量时,对于本工序加工余量大小没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是()。
A.上工序的表面质量
B.上工序的加工精度
C.本工序的加工精度
答案:C
5.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
A.工步
B.安装
C.工位
答案:B
6.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属于()。
A.设计基准
B.辅助基准
C.粗基准
D.精基准
答案:D
7.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
A.直接生产过程
B.辅助生产过程
C.直接或者辅助生产过程
答案:A
8.薄壁圆环零件用三爪卡盘装夹,在车床上车内孔,下列图形中()能描述由于夹紧力变形而产生的加工误差。
A.
B.
C.
答案:A
9.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如果采用普通加工方法的单件小批生产,一般只需要填写()。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B.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C.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答案:A
10.对于装配尺寸链,当某一组成环是不同装配尺寸链公共环时,其公差大小和位置根据()的那个尺寸链确定。
A.对其精度要求最高
B.对其精度要求最低
C.不确定
答案:A
11.连续加工一批工件时,如果工艺系统存在显著的热变形,会使工件的尺寸呈()。
A.正态分布
B.双峰分布
C.平顶分布
D.偏向分布
答案:D
12.精基准选择时的“基准重合”原则是指选用被加工面的()作为定位精基准。
A.工序基准
B.设计基准
C.测量基准
答案:B
13.零件上某重要表面要求加工余量小且均匀,应采用()的原则方法来定位。
A.互为基准
B.自为基准
C.基准统一
答案:B
14.下列刀具中,()的制造误差能直接带来加工误差。
A.铰刀
B.端面车刀
C.平形砂轮
答案:A
15.符合“大多采用通用夹具、标准附件、通用刀具、万能量具的工艺装备”生产特点的生产类型是()。
A.单件小批量生产
B.中批量生产
C.大批大量生产
答案:A
16.下列装夹方法中,可以获得最高装夹精度是()。
A.夹具中装夹
B.直接正装夹
C.划线正装夹
答案:B
17.对于大批量生产精度要求特别高,组成环数又比较多的产品,应该用()进行装配。
A.分组选配法
B.修配法
C.固定调整装配法
答案:C
18.()是机器装配时的最小装配单元。
A.零件
B.组件
C.套件
答案:C
19.工件定位时,()是不允许的。
A.欠定位
B.过定位
C.不完全定位
答案:A
20.浮动镗加工不能提高工件的()。
A.尺寸精度
B.形状精度
C.位置精度
答案:C
二、判断题
1.工艺系统刚度是恒定的,与切削位置无关。
答案:错
2.工艺系统刚度越大,误差复映现象越不明显。
答案:对
3.精加工用夹具公差一般取工件公差的1/2~1/3,粗加工用夹具公差一般取工件公差的1/5~1/10,因此精加工用夹具公差大于粗加工用夹具公差。
答案:错
4.机器测试过程属于直接生产过程。
答案:对
5.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属于系统误差。
答案:错
6.完全互换法的装配精度比修配法要高。
答案:错
7.对于机床部件来讲,联接表面的接触刚度将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对
8.精加工时,为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应以中等速度切削,以避免产生积屑瘤和鳞刺。
答案:错
9.工件采用统一的精基准进行定位,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但会增加夹具的制造成本。
答案:错
10.车细长轴的外圆时,单纯的工件变形会使得车出的外圆呈两端粗、中间细的马鞍形。
答案:错
11.与互换装配法相比,选配法效率低,所以该方法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答案:错
12.机床部件中薄弱零件的受力变形对部件刚度影响不大。
答案:错
13.相对于动压轴承,静压轴承对轴承孔或轴颈的圆度误差能起到均化作用。
答案:对
14.加工一批零件时,如工件尺寸服从正态分布,可认为其误差分布范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