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P3)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P3)
3.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P4)
4.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P4)
5.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P4)
6.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P5)
7.复合工步:用几件刀具或者用复合刀具同时加工同一工件上的几个表面,称为复合工步。(P5)
8.进给:在加工过程中,有些工步需要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从被加工表面上每切下一层金属即称为一次进给。(P5)
9.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P6)
10.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P8)
1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P11)
12.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P14)
13.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P14)
14.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15.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P15)
16.定位基准: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P15)
17.测量基准: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P15)
18.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P16)
19.定位: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于工具占据某一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P16)
20.夹紧:工件在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P16)
21.粗基准:以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P17)
22.精基准:用已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P17)
23.工序集中:如果在每道工序中安排的加工内容多,则一个零件的加工可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工序少,称为工序集中。(P30)
24.工序分散:如果在每道工序中安排的加工内容少,则一个零件的加工分散在很多道工序内完成,工序多,称为工序分散。(P31)
25.工序余量:工序余量是指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即被加工表面在一道工序中切除的金属层厚度。(P32)
26.加工总余量:指毛坯尺寸与零件图设计尺寸之差,它等于同一加工表面各道工序的余量之和。(P32)
27.尺寸链:是指机械制造中的互相联系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寸组合。(P37)
28.(尺寸链的)环:组成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P37)
29.组成环:在加工过程中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组成环(P37)
30.封闭环:在加工过程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尺寸链的封闭环(P37)
31.增环:在尺寸链中,当某个组成环增大时(其他组成环保持不变),封闭环也随之增大,则该组成环称为增环。(P37)
32.减环:在尺寸链中,当某个组成环增大时(其他组成环保持不变),封闭环反而减小,则该组成环称为减环。(P37)
33.原始误差:工艺系统中的种种误差,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反映为加工误差。因此,把工艺系统的误差称为原始误差。(P50)
34.原理误差: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P50)
35.误差复映:切削加工中,由于被加工表面存在几何形状误差或材料硬度的不均匀引起了切削力的变化,由此导致的工艺系统变形的变化会使得工件加工前的误差以类似的规律反映为加工后的误差,这一现象称为误差复映。(P53)
36.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是指加工表面的完整性,它包含表面的几何特征和表面层的力学物理性能两个方面的内容。(P56)
37.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由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围观几何形状特征,它主要是由机械加工中切削刀具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P56)
38.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个参数与理想几个参数的符合程度,其符合程度越高,加工精度就越高。(P50)
二、填空题:
1.若零件上几个待加工表面用几把刀同时进行加工,则将这种工步称为__复合工步_。(P5)
2.零件的加工精度通常包括_尺寸精度_、_形状精度_和_位置精度_。(P50)
3.在安排切削加工顺序时,需要遵守的原则是_先粗后精_、_先基准后其它_、__先主后次_和_先面后孔_。(P31)
4.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工艺基准分为_工序基准_、_定位基准_、_测量基准_和_装配基准 。(P15)
5.在机械加工中,由于加工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不均匀、夹紧力时大时小等原因引起的加工误差属__复映_误差。(P53)
6.选择粗基准时,为保证某重要加工表面余量均匀,应选择_该重要表面_作为粗基准。(P18)
7.由于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而产生的误差称为__原理__误差。
8.零件在加工、测量和装配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统称为__工艺__基准。
9.在工艺过程中,每道工序安排的加工内容较少,而整个工艺过程的工序数较多,这样的安排方式称为_工序分散_原则。
10.工艺尺寸链中最终由其它尺寸所间接保证的环,称为_封闭__环。
11.工件表面粗糙度越小,工件的疲劳强度就_越大__。
12.凡采用近似的加工原理进行加工,由此产生的加工误差称_原理误差__。
13.毛坯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称为表面的_加工总余量__。
14.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_基准重合_原则、__基准统一__原则、__互为基准__原则和_自为基准__原则。
1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次排列的_工序__组成。
16.铰孔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提高加工精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_位置_精度。
17.加工轴类零件时,通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这符合_基准统一__原则和_基准重合_原则。
18.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包括零件的__机械加工精度__和__加工表面质量__两大方面。(P50)
19.__工序___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生产计划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
20.生产类型包括:_单件生产__、__成批生产__、__大量生产__。(P7)
21.磨削齿面经高频淬火淬硬的精密齿轮时,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__互为基准原则_。(P20)
22.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包括:_表面层的加工硬化机械加工工艺系统_、__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__和_表面层的残余应力_。(P56)
23.浮动铰刀铰孔、圆拉刀拉孔以及用无心磨床磨削外圆表面等,都是符合精基准选择的__自为基准__原则。(P20)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1.凡是用加工过的表面做基准,不论该表面精度如何,都称为精基准 ( √ )
改正:
2.工件毛坯孔有椭圆度误差,则扩孔后仍有椭圆度误差 ( √ )
改正:
3.供粗加工工序定位用的基准就是粗基准。供精加工工序定位用的基准就是精基准。( × )。
改正:用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基准是粗基准,经过加工的表面作为基准就是精基准。
4.箱体零件的加工顺序一般应遵循先孔后面的原则。 ( × )
改正:箱体零件的加工顺序一般应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5.凡是用加工过的表面做基准,不论该表面精度如何,都称为精基准。 ( √ )
改正:
6.机械加工过程中,除第一道工序使用粗基准外,其它各工序一律不得使用粗基准。( × )
改正:粗基准一般只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但当毛坯的制造精度很高时,也允许重复使用。
发布评论